46,162
次編輯
變更
东北野战军
,無編輯摘要
[[File:东北野战军领导在前线指挥战斗.jpg|350px380px|缩略图|右|东北野战军领导在前线指挥战斗[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31/f4581f7d41574d8fa169b063eb4e3f94.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72349618_16219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东北野战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肖劲光]]、[[黄克诚]]、[[黄永胜]]、[[邓华]]、[[谭政]]、[[李天佑]]、[[吕正操]]、[[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 “猛将”、“怪才”。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员,[[陈云]]、[[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刘亚楼]]、[[伍修权]]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个独立师(旅)编成第1第11、第12纵队。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东北野战军冒着零下30℃的严寒,发动了为期90天的冬季攻势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8座,将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处互相不能联系的孤立地内,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全东北的97%,解放区人口占东北的86%,为全歼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File:罗荣桓111.jpg|300px|缩略图|右|<big>《罗荣桓元帅》</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4/3aa22c9b841f4056a7ab03b11879ab10.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8341290_677047 来自搜狐 的图片]]]
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二线兵团建设,从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新战士37万人。同时,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虏士兵补入部队。继续加强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各步兵纵队、师、团也分别扩建了炮兵团、营和连。全区拥有战防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00余门,高射炮116门。1948年7月,以护路军所属部队为基础扩编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共1.7万余人。至8月止,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3万人。为便于作战指挥,8月14日,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兼政治委员,[[刘亚楼]]兼参谋长,[[谭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部,[[肖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原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 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举行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 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作战原则==
[[File:《林彪元帅》11.jpg|300px|缩略图|右|<big>《林彪元帅》</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4/27837d8a955748d68540d9449596ddc7.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8341290_677047 来自搜狐 的图片]]]
东北野战军六大作战原则 ——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