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伏龙芝军事学院

移除 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该学院主要培养团至军级的、具有广泛知识的合成军队指挥员。学员入学条件极为苛刻,必须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学校,担任过 2年以上营级指挥官职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战斗素养,年龄在38岁以下,军衔为大尉或少校。招生办法是领导推荐、逐个审查、择优录取。统考科目为俄语、数学、物理、文学、战术、技术装备等。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合成军队学院走过的83年的历程中,当红军总参军事学院成立后,它才改为只培养中级指挥和参谋人员。尽管如此,它一直招收的是苏联陆军中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营以上军官,然后将它的毕业生输送到部队担任师、团级指挥岗位和参谋职务。在前 [[ 苏联 ]] 时期,伏龙芝军事学院被称为苏军指挥军官的摇篮,为社会主义苏联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官。而且,无论过去和现在,它都是前苏军和今天俄军的军事科学研究中心之一,主要担负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研究任务。因此,它的影响力不仅是部队指挥官方面,更主要的是它的军事思维影响力方面。一方面,它通过大量的对抗性教学,使学员在具备相当军事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指挥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它的科研环境和教员的理论素质对学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使他们在“伏龙芝学院”军事思维的指引下,终生受益。我国的学员到该校后,竟然发现俄军中的许多第一线的军长都愿意到这儿任教当教员,可见这里的“影响力”和“受益力”。
==名称来由==
合成军队专业学制为三年。第一年学习基本战术理论和团攻防战术,第二年学习师战术和指挥,第三年学习集团军战役理论和指挥,毕业前两三个月还要学习方面军战役等有关知识。函授系课程设置和进度与基本系相同,但以自学为主,学满6个学期后准予参加毕业考试。学院强调全面提高学员的战役、战术和军事技术素养,培养学员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学院的教员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许多教员都是经过战争考验,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将军和军官,并都具有博士学衔。
该院设有基本系和函授系,学制均为3年。基本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合同战术、战役学、战争史、外国军队、经济学、外语、军事心理学、军事教育学、军事后勤学等。函授系课程设置和进度与基本系相同,但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学员自学。学员毕业后,实行全军统一分配。在校期间,学员一般要晋衔一级,晋职1-2级。毕业生下到部队后,职务不低于团参谋长,有指挥经验的可以直接担任团长。成绩优异并荣获金质奖章者可以在全军范围内任意挑选单位。
该院的教学方法较先进,训练中特别强调综合运用讲课、课堂讨论、自学、各种作业、各类演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员的战役、战术和军事技术素养,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强调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诸如模拟指挥所、实验室、教学中心等,帮助学员通晓武器和技术装备,训练掌握现代化器材,学会运用自动化指挥系统指挥部队。其中最突出的是伏龙芝担任院长以来所倡导的兵棋对抗<ref>[http://www.docin.com/p-1715124452.html 从兵棋的前世今生看现代兵棋指挥对抗],豆丁网</ref>、野外旅行作业和集团作业教与学的作业形式。这种作业形式为研究新的战役战术问题提供了可能,并可以为训练和撰写军事理论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凡是该院出来的俄国军官,大多理论功底扎实,通晓1-3门外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优秀合成军队指挥员。
[[File:学院编制.jpg|缩略图|右|[http://img3.yododo.com.cn/files/blog/2016-08-17/015697A829390004FF8080815697A732.jpg 原图链接][http://www.yododo.com/area/guide/015697C4F8820073FF8080815697A732?isMobile=y 来自今游多多 的图片]]]
(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战役战术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苏共党史和党政工作教研室、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教研室、外语教研室,训练部、科研部,各种实验室,伏龙芝科研陈列专修室,以及其他分队。图书馆藏书约200万册。学院优先招收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
高级指挥学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在战斗训练和政治素养方面达到了高标准的军官;同时还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培训指挥干部。科教干部的培训和深造,通过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职参加专业应考的方法实施,应考专业有:合同战术、战役学、司令部勤务、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等。
==突出贡献==
30年代开展对大纵深战役新理论的研究,是学院军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阶段。战役战术教研室和战役系为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起出版了论述苏联军事学术型论和实践各种新问题的学术论文集。苏德战争年代,军事科研工作主要是总结作战经验,以讲义、战例汇编、情况通报和单行本参考材料等形式向学员和部队介绍。战后,出版了《 [[ 苏德战争合同战术战例(团—师) ]] 》(1—6卷)、《 [[ 苏德战争时期苏军战术的发展]](1941得~1945)》,以及9种教科书、120种教学参考书。还积极参加了条令和教令的拟制工作,撰写写了210余篇有关战役学和战术学的科研著作。
在军事各领域发生根本变革、新的作战兵器出现、各兵种和专业兵发生质变的时期,对战术和战役学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论证战役战术对新式兵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要求、对教育训练问题、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的研究,成为学院全体科研人员的中心课题。
===著名校友===
''' [[ 崔可夫''']]
''' [[ 格列奇科''']]
''' [[ 朱可夫''']]
''' [[ 沃罗诺夫'''''']] 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
'''刘伯承'''[[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
'''左权'''[[刘伯承]]
'''[[ 毛岸英左权]]'''
'''四大军校'''[[毛岸英]]
'''[[四大军校]]  [[黄埔军校]]''' ''' [[西点军校]]''' '''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 [[伏龙芝军事学院]]'''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Category:军事学院]]
129,3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