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毛羊鬍子草

增加 2,4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白毛羊胡子草'''([[学名]]:{'''''Eriophorum vaginatum''''')为[[莎草科]](Cyperaceae)[[羊胡子草属]] (Eriophorum) 下的一个种, 高约高43-80厘米。其种子成熟后分裂出状如棉絮的白色细丝,可以随风飞散,以利于传播种子。叶鲜绿,茎仅于近基部具叶;小穗有两性花极多数,数个排成伞房花序或为复伞形花序;鳞片覆瓦状排列于小穗轴的周围;下位毛状体分裂为多数、白色的细丝,状如绵絮,结果时伸出鳞片外甚长,能随风飞散,故极易识别。此毛可为枕褥的填充物;坚果三角形,平滑。 稍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耐踏性差。 白毛羊胡子草 分佈於北半球[[苔原]]  ==形态特征==白毛羊胡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状茎不存在。秆密丛生,并常成大丛,圆柱状,无毛,且不粗糙,靠近花序部分钝三角形,有时稍粗糙,高43-80厘米,基部叶鞘褐色,稍分裂成纤维状。 基生叶线形,三稜状,粗糙,渐向顶端渐狭,顶端钝或急尖,宽1毫米,秆生叶1-2,只有鞘而无叶片,鞘具小横脉,上部膨大,常黑色,膜质,长3-6厘米 苞片呈鳞片状,薄膜质,灰黑色,边缘干膜质,卵形,顶端急尖,有3-7条脉;小穗单个顶生,具多数花,长1-3厘米,花开后连刚毛呈倒卵球形;鳞片卵状披针形,上部渐侠,顶端急尖,薄膜质,灰黑色,边缘于膜质,灰白色,有一条脉,下部约10多个鳞片内无花;下位刚毛极多数,白色,长15-25毫米。 [[小坚果]]三稜状倒卵形,稜上平滑,褐色,长约2毫米,宽1毫米。花果期6月 ==生长环境==白毛羊鬍子草為稍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耐踏性差。根系发达、无茎、生命力顽强、直接由根部生长出细如羊胡子的丝状草叶,成年的羊胡子草叶长约20公分顺垂向下,随着气温下降绿叶逐渐变黄至次年春季再由根部生长出新鲜草叶,大量的草叶积压后表层较滑,人踩上去很容易摔倒,枯黄的草叶经过三四年后可逐渐腐烂;是防护水土流失的极佳植物,但繁殖能力较差。 ==分布范围==白毛羊胡子草产于中国吉林、辽宁、黑龙江;喜生长于湿润的旷野和水中。欧洲、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日本和朝鲜也见分布。 ==主要价值==白毛羊鬍子草用于园林观赏或人流较少的庭园草坪。医药用途, 根可用于治疗黄水疮
== 参考文献 ==
6,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