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华大学

增加 1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職業     =
}}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 [[ 北京 ]] 清华大学的简称清华大学。 “211 “[[211 工程 ]] ”、 “985 “[[985 工程 ]]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亚洲]]大学、环太平洋大学等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其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而得名。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8年,迁至 [[ 昆明 ]] ,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about/about-2.html 学校沿革],清华大学</ref>。1949年后,更名“清华大学”。
'''中文名称''' : 清华大学
'''外文名称''' : Tsinghua University
 
'''简称''' : 清华
 
'''现任校长''' : 邱勇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独)15个
'''专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5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
 
'''校训'''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歌''' : 《清华大学校歌》
 
'''校庆日''' : 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院校代码''': 10003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党委书记''' :陈旭
 
'''本科专业''' :81个
==清华史苑==
[[File:清华学堂01.jpg|有框|右|[http://img1.qunarzz.com/travel/d3/1512/fb/16ccb29b15d81df7.jpg 原图链接][https://touch.travel.qunar.com/comment/4424400?userId=237502416@qunar 来自Z三公子  的图片]]]
====一、清华学堂====
 
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ref>[http://www.sohu.com/a/229506413_100028727 历史上的今天——1911年4月26日,清华大学建校。],搜狐网,2018-04-26</ref>。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建立背景=====
1900年6月,“ [[ 八国联军 ]] ”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 [[ 辛丑条约 ]] 》,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 [[ 美国 ]] 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 [[ 备忘录 ]] 》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游美学务处设立=====
1909年7月,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同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专办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切事宜。
1909年 —1911 ~1911 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
=====清华学堂成立=====
清华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师为主。后来,中国教师逐渐增多并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干。在教学上受美国影响较大,课程、教材、教学法等仿照美国,重视英文训练,教学严格,考试频繁,淘汰率高。学校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全而先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并与课堂学习相互促进。
高等科重视 [[ 英文 ]] 和数理等自然科学,到高等三、四年级,主要学习美国大学的若干课程。高等科毕业生一般可以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就读。
=====大学部=====
[[File: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jpg|有框|右|[http://www.rwxy.tsinghua.edu.cn/publish/shss/1839/20151102115122911704420/2015110211552.jpg 原图链接][http://www.rwxy.tsinghua.edu.cn/publish/shss/1839/2015/20151102115122911704420/20151102115122911704420_.html 来自清华大学  的图片]]]
1925年设立研究院,作为成立大学院之预备,研究院尽其始终仅设国学科,世称“ [[ 国学研究院 ]] ”。开办研究院旨在“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通”。研究院实行导师制,开创了国学研究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新风气。1929年停办。
研究院“效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
===抗战前期===
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 [[ 南京 ]][[ 国民政府 ]] 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一、学校管理====
|-
| 军事训练部 ||
|}  
====二、教学科研事业====
4、留美公费学生
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后,从1933年起,清华大学面向全国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 —1936 ~1936 年招考四届共92人,其中清华毕业生39人,约占42%。
====三、校园建设====
1934年后,学校有58个实验室,装备了一大批先进设备、仪器。
新建学生宿舍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等名取自《 [[ 大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国治而后天下平”。
====四、抗日救亡运动====
1、 [[ 九一八 事变 ]] 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清华师生通过募捐、慰问、研制防毒面具和烟幕弹等多种形式支援抗日救亡。一些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日前线。“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清华成立教职工会对日委员会,师生即开展各种抗日活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并宣布罢课。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军警特务暴徒打死四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一二·一”惨案。
1946年7月15日,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 闻一多 ]] 先生在 [[ 李公朴 ]] 追悼会上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的罪行。当天下午遭国民党特务枪杀。]
5、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毕业生
====五、院系调整====
在《 [[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 ]] 》中:
“将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方面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将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及燕京大学的文、理、法方面各系并入北京大学...”
====一、综述====
1953年8月31日,清华大学校长 [[ 蒋南翔 ]] 在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会上作报告:正确地学习苏联,稳步前进。
教学改革措施中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高校停止招生。1970年下半年,清华大学经中共中央批准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连同补习文化课共三年半),共招六届,培养本科毕业生13671人,专科生2682人。
1973年,清华大学开办 [[ 激光 ]] 、固体物理、物质结构、有机催化四个专业的研究班,共招42人。1978年四个研究班恢复学业。
===改革开放===[[File:建校100周年.jpg|有框|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4418939992&di=18871fdc12025565014e2b0730db5948&imgtype=0&src=http%3A%2F%2Fwww.gov.cn%2Fjrzg%2Fimages%2Fimages%2F1c6f6506c7f80f1cd3a4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gov.cn/jrzg/2011-04/23/content_1851138.htm 来自今日中国  的图片]]]
===创新单元===
根据《 [[ 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 ]] 》,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
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科研机构:
国家研究中心·1个: [[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 [[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 、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装置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 [[ 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 ]] [[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6个:新能源与环境国际研发中心、清华大学新材料国际研发中心、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俄航天航空创新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合作基地)·2个: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1个: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3、重点推广项目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汇集并展示了清华大学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学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由该刊发布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公共安全、 [[ 能源 ]] 环境、信息、先进制造、 [[ 新材料 ]] 、医疗卫生等领域,作为学校向地方、企业重点推广的项目,从而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持续研究。
====二、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
2、专利技术
2017年,清华大学国内申请总数2636项,国外申请总数492项;国内授权总数2019项,国外授权总数380项;有效维持 [[ 专利管理 ]] 约9200件,对专利申请前,申请中、授权后、维持中、运营中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及归档保存;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
2016年,清华大学在美国专利授权量名列全球大学第5位<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research/research-4-2.html 专利管理],清华大学</ref>。
3、论文著作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清华大学被《 [[ 工程索引 ]] 》(EI)收录论文数,自1993年起,已经连续24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
截至2017年9月,清华大学2007年—2016年被SCI收录的论文共有35960篇,计517103次被引用。2016年,被网络版《 [[ 科学引文索引 ]] 》(SCI)收录的总数为5023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5160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CPCI-S)收录的论文1764篇,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清华大学第一发文单位论文270篇;被人文与艺术引文索引(A&HCI)收录的第一发文单位论文17篇。
2017年,清华大学出版理工农医类学术著作111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189部。
===一、学术期刊===
1、《 [[ 清华大学学报 ]]
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CA、MR、РЖ、INSPEC、Zbl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
2、《 [[ 世界建筑 ]]
《世界建筑》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3、《 [[ 装饰 ]]
《装饰》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连续三届(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国家期刊奖”。
4、《 [[ 清华法学 ]]
《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LSCI十六种法学核心期刊之一。
====二、馆藏资源====
[[邱勇]] [[张希]] [[张首晟]] [[张钹]] [[南策文]] [[饶子和]] [[周炳琨]]
[[ 张楚汉 ]] [[ 陆建华 ]] [[ 陈难先 ]] [[ 陈晔光 ]] [[ 费维扬 ]] [[ 顾秉林 ]] [[ 雒建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玉明 ]] [[ 王思敬 ]] [[ 金涌 ]] [[ 陈肇元 ]] [[ 尤政 ]] [[ 龙驭球 ]] [[ 金国藩]]
[[ 朱永贝睿 ]] [[ 关肇邺 ]] [[ 范维澄 ]] [[ 周济 ]] [[ 江亿 ]] [[ 安继刚 ]] [[ 柳百成]]
[[ 孙家广 ]] [[ 李三立 ]] [[ 聂建国 ]] [[ 贺克斌 ]] [[ 李龙土 ]] [[ 李恒德 ]] [[ 倪维斗]]
[[ 李道增 ]] [[ 李焯芬 ]] [[ 韩英铎 ]] [[ 程京 ]] [[ 吴良镛 ]] [[ 吴建平 ]] [[ 董家鸿]]
[[ 吴澄 ]] [[ 张尧学 ]] [[ 戴琼海 ]] [[ 蒋洪德 ]] [[ 张建民 ]] [[ 陈丙珍 ]] [[ 钱易]]
[[ 岳光溪 ]] [[ 郝吉明 ]] [[ 李骏 ]] [[ 曲久辉 ]]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范钦珊 ]] [[ 师丽 ]] [[ 陈信义 ]] [[ 钱易 ]] [[ 袁驷 ]] [[ 孙宏斌 ]] [[ 吴庆余 ]] [[ 胡洪营]]
[[ 李砚祖 ]] [[ 李俊峰 ]] [[ 李艳梅 ]] [[ 华成英 ]] [[ 郝吉明 ]] [[ 柳冠中 ]] [[ 申永胜 ]] [[ 傅水根]]
===学科体系===
====一、授权学科·截至2019年5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中国史、 [[ 物理学 ]] 、世界史、化学、 [[ 生物学 ]] [[ 生态学 ]] 、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艺术学理论 ]] [[ 美术学 ]] [[ 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建筑学、法学、土木工程、政治学、水利工程、社会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教育学、核科学与技术、 [[ 体育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中国语言文学 ]] 、生物医学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学、新闻传播学、 [[ 风景园林学 ]] 、中国史、软件工程、世界史、安全科学与工程、数学、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商管理、生物学、公共管理、生态学、基础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力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机械工程、中西医结合、光学工程、药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医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护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艺术学理论、电气工程、美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设计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博士硕士点·1个: [[ 天体物理]]
仅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 [[ 心理学 ]] 、大气科学、科学技术史、交通运输工程、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药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硕士点·1个: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教育、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 [[ 金融 ]] 、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建筑学、工程、 [[ 城市规划 ]] 、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 [[ 艺术]]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二、重点学科·截至2018年3月====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材料科学 ]] 与工程、动力工程及 [[ 工程热物理 ]] 、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数量经济学、 [[ 设计艺术学 ]] 、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 [[ 免疫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 [[ 麻醉学 ]] 、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
====三、学科排名====
清华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54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为A类的学科有37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生物学、 [[ 力学 ]]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建筑学 ]] [[ 水利工程 ]] 、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21个学科获得A+评价,A+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 新闻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 [[ 广告学 ]] [[ 艺术史论 ]] [[ ]] [[ ]] [[ ]] [[ ]] [[ 中国画 ]] [[ 艺术设计学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 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 美术学院
|-
| 药 学 || 药学院
| 经济学原理 || 现代生物学导论 || 机械原理 || 制造工程基础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 机械制图 || 工程热力学 || 邓小平理论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思想道德修养 || 传热学 || 燃烧理论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 汽车理论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 中西文化关系史
1、博士教育
清华大学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 》,并结合清华大学具体情况制定了《 [[ 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 》《 [[ 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基金管理规定 ]] 》。
其中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基金分为:博士生出席国际会议基金、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基金。
2、硕士教育
清华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清华大学具体情况制定了《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 清华大学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原则意见 ]] 》。
3、国际化培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 [[ 梁启超 ]] 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 [[ 周易 ]] 》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二、校歌====
清华大学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贺麟先生1925年在《 [[ 清华周刊 ]] 》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汪先生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国文和哲学的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贺麟先生认为,这首校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的宗旨。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他正式提议取消当时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国家重点(20个)====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 软件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环境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英语 法学 艺术设计学 新闻学 广告学
====国家品牌(4个)====
111,4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