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华语流行音乐

增加 1,4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华语流行音乐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华语流行音乐/9473269/0/b7003af33a87e9503f498cc31a385343faf2b4c6?fr=lemma&ct=single#aid=0&pic=b7003af33a87e9503f498cc31a385343faf2b4c6 原图链接]华语流行音乐]]
'''华语流行音乐'''({{lang-en|'''Mandarin popular music'''}}、简称'''Mandopop'''), 即华语歌曲、国语歌曲、普通话歌曲,是用华语、国语、普通话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 ==简介== 它是中文流行音乐中商业性中文音乐类型之一。  目前泛指使用[[官话|汉语官话]](或特指[[现代标准汉语]]{{notetag|中国大陆一般称作「[[普通话]]」、台湾一般称作「[[中华民国国语|国语]]」、新马地区一般称作「[[华语]]」。}})演唱的[[流行音乐]]<ref>{{cite web|url=http://www.localnoise.net.au/site-directory/papers/tian-ci-%E2%80%93-faye-wong-and-english-songs-in-the-cantopop-and-mandapop-repertoire/|title=Tian Ci – Faye Wong and English Songs in the Cantopop and Mandapop Repertoire|author=Tony Mitchell|work=Local Noise|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803181700/http://www.localnoise.net.au/site-directory/papers/tian-ci-%E2%80%93-faye-wong-and-english-songs-in-the-cantopop-and-mandapop-repertoire/|archivedate=2012-08-03}}</ref>,为[[中文流行音乐]]的子类别之一,也是以中文为载体的流行音乐中第一个成形的子类别。   起源于二十世纪的[[上海]],之后[[北京]]、[[香港]]和[[台北]]也成为华语流行音乐产业的重要中心<ref>{{cite book|url=http://books.google.co.uk/books?id=iKolvnUOHegC&pg=PA1|title=Cries of Joy, Songs of Sorrow: Chinese Pop Music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publisher=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year=2009|isbn=978-0824834227|page=1|author=Marc L. Moskowitz}}</ref>。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地区]]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地出现流行音乐,1949年以后转到港台地区发展。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港台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内地,并逐渐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核心。21世纪形成了港、台、东南亚和内地的华语流行音乐呈现一种融合、渗透、互相影响的状态。 华语流行音乐亦催生了如[[邓丽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流行音乐明星。 在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中往往存在缺乏原创力、法律不健全、盗版猖獗、音乐格调低俗等现象;同时音乐的价值取向也逐渐趋向商业化,以追求利益为目标而缺少艺术价值。同时欧美、日韩流行音乐也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市场有较大冲击,包括在曲风上也出现了盲目模仿。 有一定数量的音乐人正探索着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发展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并尽力向全世界推广。 华语流行音乐是一项具有巨大商业利润的音乐工业,涵盖了[[亚洲]]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服装设计、舞蹈编舞、电视、包装和积极的市场营销等,对上述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均起著引导作用
==历史==
129,1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