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共中央书记处

移除 2,68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共中央书记处'''”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中央书记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央书记处的工作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ref>[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228/c353650-20045774.html 44.中央书记处是一个什么机构?],人民网</ref>。中央书记处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中央书记处设书记若干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从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开始设立 中央书记处,1966年8月,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时,又恢复了 中央书记处。
第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为:[[王沪宁]]、[[丁薛祥]]、[[杨晓渡]]、[[陈希]]、[[郭声琨]]、[[黄坤明]]、[[尤权]]。
== 历史沿革职责确定==
===以最小的官称“ 1943年3月20日,中央在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央 书记 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 为党中央 最高领导 办事机关,它在组织上服从政治局,但在政治局的方针下有权处理和决定一切日常性质 称谓===问题。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 此后 党的第七、第八次 全国 只有50多名 代表大会通过的 员。人员少,事务少, 章均有设立 中央 只设由三人组成 书记处 条款,规定 中央 局,负责人称为 书记 处在 共二大、三大 央政治局决议之下 虽然选举了 中央 执行 政治局及其常务 委员会 领导之下 处理 中央 机构仍是 日常工作。 中央 局,负责人称委员长,到四大时改称总 书记 处成员由中央 委员 长或总书记“总理各级党务”,既是决策机关,也负责日常工作。1925年1月,召开四大时, 国党员994名。虽然发展近20倍,仍不到千人。当时全国人口4亿,共 体会议选举 党所占比例很小
中共一大时,将共产 党的 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为什么[[共产党]]选择最小的官称、与老百姓最近的官职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的称呼呢?中 第九次全 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就宣布:“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要把工人 代表大会 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 第十次全 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及其类似的其他派别的任何联系”。一 代表 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党员如果不是由于法律的迫使和没有得到党的特别允许,不能担任政府的委员或国 议员。”连只有立法权的国会议员都不能担任,更不要说担任有实权的行政职务。[[中 、第十一次全 共产党]]为了 示与旧社 决裂的决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决不当官僚,决不做欺压百姓的老爷,选择 曾取消 最小的官称“ 中央 书记 ”,称呼党的各级领导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大革命时,共产党之所以没有掌握领导权,与对领导权重要性的认识有关,也与“不当官僚”规定有关。在旧社会,当官的都是官僚;带兵的都是军阀;占山为王的都是土匪。所以,共产党全力发动工农群众,组织工农群众,只有少数人参加军队,参加政权
===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 大时 中全会决定恢复中央书记处。会议公报指出:"全会经过充分的讨论 决定恢复党的 选举了 代表大会所决定并在十年间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 中央政治局 和它的常务 委员 、政治局 会领导下的 委、总书记===设机构"。
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中国共产 已发展为5万多人,成为群众性 十二 党。中央机关仅有中央局已不足以有效地领导全党。在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将决策机关与负责日常工作的机关第一次分为两个机构。6月1日,中央政治局 通过的党章对 新成立的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 书记 处职权 职责作出 规定 :“中央委员会,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一人为总书记及中央正式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织中央常务委员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政治局是决策机关,常委处理日常工作。总书记是常委之一,既领导决策机关也领导负责日常工作机关。不久,[[中共中央]]搬到上海,政治局常委分散在各地领导斗争,因严重的白色恐怖,不能自由来往于上海。11月,中央成立组织局,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局主任先是[[罗亦农]],后是[[周恩来]]。这 当时[[苏联]]联共(布)的机构分有政治局、组织局是一致的。组织局的职权 八大相 后来成立的书记处职权是一样的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 十三大通过 六大沿用五大的惯例 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仍是政治局决策,常委负责党 中央 的日常工作,从常委中选举总 书记 一人。中共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处改成为 中央 委员会由其本身委员选出 政治局 ,以指导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前后期间内党的政治工作,并选举 及其 常务委员会 以进行日常工作。”因全国各个农村根据地 建立、发展,政治局常委分散到各个根据地担任第一把手 办事机构 此时 以后 各个根据地均受到敌人 包围 十四大 “围剿”,难以召开常委会, 十五大 的领导力量显得有些薄弱 章沿用了这一规定
===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历史沿革==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各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达30万人。仅一个总书记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材料是1934年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选举的中央书记处成员有:[[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从这些同志填的干部表格中可以佐证。但是,五中全会有个通知,只说补选了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改选了政治局,并选举了中央常务委员会,并没有提及书记处。可能是这次会议没有改动书记处人员。
见诸文件,1935 1935 年1月,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议中有一句话:“同时政治局更认为过去书记处与政治局自己对于军委领导是非常不够的。”“政治局对于这一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是自己应该承认的,书记处的所有同志,在这方面应该负更多的责任,因为有些重要的决定或战略计划是经过书记处批准的。”由此可见,书记处最晚在五中全会成立。书记处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既然书记处不止一个人,那么就应有一个总负责人或总书记。这只是名称的不同,就其职权来讲是一样的。[[遵义会议]]前是博古,遵义会议后是张闻天。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决定在两次中央委员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推定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没有用总书记这个称谓,而是主席。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主席”的称谓。虽然中央书记处组成人员不断变动,但是这个机构一直存在。
大会结束后,政治局委员分散到全国各地领导战争和建设,工作繁重,不能经常到党中央所在地开会。七大选举的书记处成员有5个: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945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增补[[陈云]]、[[彭真]]为书记处候补书记。抗战胜利后,陈、彭被派往东北,毛、朱、刘、周、任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基本都住在一起([[延安]]、[[西柏坡]]、北平),只有1947年春到1948年春一年的时间分开。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研究党务国事,是党中央的中枢,人们称他们为“五大书记”<ref>[http://wb.qdqss.cn/html/lnshb/20171027/lnshb280003.html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及职权],青岛业传媒集团官方网站,2017-10-27 </ref>。
=== 中共 八大 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分开了===
1956年9月,召开了中共八大。此时,七大的“五大书记”中,[[任弼时]]早逝;毛泽东准备退居二线,八大党章规定要设名誉主席;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9年担任国家主席;朱德年事已高,1959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一直任国务院总理,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
778,9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