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69
次編輯
變更
清徐县
,無編輯摘要
公元1912年,即民国二年,恢复清源县建制。民国四年又降为镇,属[[徐沟县]]。民国六年又恢复清源县。
1952年7月,清源、徐沟合并为 ''' 清徐县 ''' 。
清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陡向东缓展布,依次分为中低山区、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和冲击平原,山区和平川分别约占总面积的1/3和2/3;没有明显的丘陵区;土壤分为山地褐土、草甸土两个类型。境内海拔差异较大,山区800米以上,北部最高点庙前山高达1841米,平原780米以下,南部最低点汾河出境口常丰一带仅753米,相对高差1088米。
==经济概况==
2013年, ''' 清徐县 '''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3.2亿元,同比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1.1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3 亿元,同比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同比下降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实际完成4.95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903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52元, 同比增长12.2%。
==风景名胜==
[[罗贯中纪念馆]]:是由清徐罗氏第二十一代传人[[罗二栋]]先生融资,于2000年建成的。纪念馆坐落在[[中隐山]]麓,[[清泉湖]]畔,与[[清徐三国城]]在一条中轴线上。占地四千五百平方米,青砖碧瓦,雕梁画栋,为仿明清时代的园林式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有山门、罗贯中石雕站像、主殿、厢房、曲廊、方亭、碧池、花园、玉带桥、九龙壁、麒麟吐玉书影壁等<ref>[http://www.sohu.com/a/204109684_100023122 罗贯中故里——葡乡醋都:山西清徐] ,搜狐,2017-11-13</ref>。
[[宝梵寺]]:位于 ''' 清徐县 ''' 城西南10公里的[[东于村]]北隅。是太原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宝梵寺宋代名“[[宝林禅院]]”,辽、金时期称“[[宝安寺]]”,明、清两代为“宝梵寺”。据寺院现存“宝林禅院新公塔铭”记载,宝梵寺在宋宣和元年以前就已经香火鼎盛了。之后,明成化十一年重修,清光绪十八年重建。寺内有壁画、塑像、砖雕。现存宝梵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
[[清泉寺]]:清泉寺位于清徐县城西北七华里的中隐山小峪沟,俗称“[[小峪寺]]”。因寺前清泉汩汩,昼夜长流,故又名“清泉寺”,是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泉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后经明清多次修葺。
[[马鸣山森林公园]]:(俗马鬣寺)地处白石沟中游[[马峪乡]][[ 碾底村]] 东北面,系中隐山支脉,距榆古干线公路2.4公里,距[[太祁高速]]公路4公里,距县城12公里,距[[ 葡峰山庄]] 、[[贯中祖茔]]6公里。[[马鬣寺]]始建于 [[ 唐朝 ]] ,位于素称清源古景之一的白石云松--[[马鸣山]]上,唐代建筑“文殊石塔”屹立山顶,还有汉唐佛教圣地--[[马鬣寺遗址石拱窑洞]]。
==文化遗产==
2006年,山西省清徐县申报的“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入选第一批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名录,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类别,序号411。
2008年,山西省清徐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清徐徐沟背铁棍)”,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08年,山西省清徐县参与申报的“砖雕(山西民居砖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337。
2010年,山西省 ''' 清徐县 ''' 申报的“清徐彩门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6。
==著名人物==
[[File:罗贯中(1331-1400).jpg|有框|右|<big>罗贯中</big>[http://www.lanzhou.cn/pic/003/000/813/00300081374_dd0efa28.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n/article/18314967_520838902.html 来自个人读书馆 的图片]]]
[[罗贯中]](1331-1400),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中书省河东山西清源县(今太原市清徐县)人,中国古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 三国演义 ]] 》、《水浒传》(与[[施耐庵]]合作)的作者。
[[马泉]](1937-),字清源,别名博熙;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诗人,一九三七年生,山西清徐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其业绩曾收人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名人传》、《艺术家传》、《文艺家传》等二十多部辞书、辞典中。
[[李元茂]](1944-),字文厚,号奎霖,现任[[海南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 国务院 ]] 特贴专家。
[[贾廷诏]](1713~1765),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东高白村人。清乾隆壬戌科(1742)武状元。著有《三韬六略之解》、《孙子兵法浅释》。
乔松年(1815-1875),字健侯,号鹤侪,清徐县[[郝村]]人。著有《论语浅解》四卷、《萝摩亭札记》八卷,又辑《纬捃》十四卷、《乔氏载记》二卷,均刊行。其中《纬捃》十四卷、《萝摩亭札记》八卷,被选入1934年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汇集自唐讫清二十八位晋人学术著作大型古籍丛书《山右丛书初编》。
[[王灏儒]],字心孩,明末清源城南(今春光)人,明 [[ 崇祯 ]] 壬午(1642)举人,清顺治丁亥(1647)进士。任[[山东]]曹州知州,著有《四书音辩》。[[顺治]]十八年(1661),他主编的《清源县志》印行,这是现存清源最早的志书<ref>[http://cssn.cn/kgx/kjkg/201810/t20181016_4705112.shtml 太原地区金代建筑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10-16</ref>。
[[马建法]],山西省著名画家,毕业于 [[ 山西大学 ]] 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于北京画院。现为中国人文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画院画家 ,山西省山水画艺委会会员。
[[杨宗新]],民间剪纸艺术家、山西清徐砖雕技艺传承人。杨宗新被太原市文联命名为“杰出贡献艺术家”,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名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胡嫦娥]],女,1961年生于山西省清徐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太原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李宝森]](1911-1989 ~1989 ),曾用名[[李宝生]],清徐县[[北程村]]人,后定居于鹅池村。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北省]]委交通局长兼组织部干事,[[中共北方局]]交通科长,[[山西省水利局]]副局长,河北省[[峰峰矿区]]任二矿矿长,[[平顶山矿务局]]任第一副局长,[[广西]]省[[ 煤炭工业局]] 副局长等职。
[[李延年]](1913-1942 ~1942 ),又名[[李石清]],清徐县[[高花乡]][[南尹村]]人。1933年12月,经李宝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山西省“社联”执委、党团书记及武装自卫队党团书记。1935年后长期患病,先后在[[北京]]、[[延安]]等地治疗。[[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太行区工作,1942年春,于[[左权县]][[下口村]]病故。
[[李祥]](1921-1945 ~1945 ),原名[[王钟灵]],清徐县[[ 南营留村]] 人。1937年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12月30日晨,李祥同志为掩护同志们突围,中弹负伤,被阎军残杀,年仅24岁。
[[常忠]](1915-1980 ~1980 ),清徐县[[吴村乡]][[ 孔村]] 人。于1938年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常忠先后担任工程兵司令部军运训处处长、[[洛阳工程兵学校]]训练部长、[[南京]][[ 第一工程兵学校]] 副校长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
[[王国英]](1921-1942 ~1942 ),原名[[王安福]], ''' 清徐县[[ ''' 东穆庄]] 人。于1938年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独立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农历正月初六,王国英在[[南邵村]]开展敌后工作时,不慎被晋祠扫共队逮捕,不久英勇就义,年仅21岁。
[[高铭生]](1920-1945 ~1945 ),清徐县[[徐沟镇]][[西北坊]]人。1937年随成成中学游击队参加抗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晋绥二分区三十六团任连长、参谋等职。1945年2月,高铭生与[[五寨县]]的日伪军在风子关展开血战,掩护机关、部队、学校和群众安全转移,高铭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而牺牲,年仅25岁。
[[王立岗]](1921- ~ ),清徐县[[王答乡]][[ 龙家营村]] 人。1940年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1942年任太行二分区同蒲支队副队长兼榆(次)太(谷)祁(县)路西武工队长。解放战争中,王立岗同志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军侦察科长、师参谋长、昆明军区情报部长、十四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
==名优特产==
===孟封饼===
孟封饼是 ''' 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具有香、酥、软、甜、凉的特点。
===徐沟豆腐干===
<center>{{#iDisplay:g0164k6j1ie|650|480|qq}}</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