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04
次編輯
變更
袁庆志
,無編輯摘要
|}
'''袁庆志''',袁庆志(1921 (921 年 ——1988 ~1988 年) ) ,兽医学家<ref>[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242008-1.shtml 袁庆志:为新中国动物防疫建奇功],天涯社区, 2013-3-15</ref>。奉天( ( 今 [[ 辽宁)]])[[辽阳]]人。兽医学家。在兽医微生物定向变异及免疫方面有新见解。研制牛瘟、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猪丹毒和伪狂犬病等弱毒疫苗成绩卓著。
==个人履历==
1941年毕业于奉天兽医养成所兽医本科。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齐齐哈尔市]]开设家畜诊疗所<ref>[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xmkx2008s1013.htm 我国著名的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专家],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ref>。建国后,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曾主持牛瘟、羊瘟、鸡瘟、猪瘟、猪丹毒和伪狂犬病的防治研究,均获得成果。研制出牛瘟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1983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撰有《兔化牛瘟病毒的研究》、《亚洲鸡瘟印度系弱毒疫苗的研究》、《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疫苗的研究》、《伪狂犬病免疫的研究》等论文。
==人物生平==
袁庆志,1921年1月30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41年毕业于伪满国立奉天兽医养成所兽医本科。毕业后被分到伪大陆科学院奉天兽疫研究所工作。当时[[日本]]人把持着兽疫所的主要技术岗位。袁庆志暗自下定决心,一定把技术学到手,等到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驱逐出去的那一天,用自己的才能建立起自己国家的兽疫研究所。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袁庆志兴奋得睡不着觉。1947年, [[ 东北 ]] 家畜防疫所( ( 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前身) ) 在哈尔滨成立了, ''' 袁庆志 ''' 来到这个所工作。历任技术[[ 科长]] 、计划科长、病毒系[[ 副主任]] 、研究室[[ 主任]] 、[[ 副所长]] 、[[ 所长]] 、[[ 顾问]] 等职。他也是 [[ 哈尔滨 ]] 兽医研究所的[[ 研究员]] 、[[ 学术委员会]] 主任。
他治学严谨,为人襟怀坦荡,平易近人,廉洁公正。他长期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却从不脱离科研第一线。他主持研制成功牛瘟、鸡新城疫、羊痘、猪瘟、猪丹毒和伪狂犬病等多种疫苗,其中,“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与应用”获第一届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用牛生产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疫苗“和”伪狂犬病弱毒冻干疫苗”分别获1984 年和1986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羊瘟鸡胚化弱毒疫苗和猪丹毒弱毒菌苗”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再改变一下疫苗的生活环境,能否使毒性进一步弱化?如果把病毒从兔体转注到山羊体上,能不能传代?羊的脏器大于兔子的脏器,若能成功,可以提高产量。
通过多次试验证实,牛瘟兔化弱毒转注山羊体,不仅不因生存条件的改变而影响传代,而且可以减弱毒性;尽管对朝鲜牛和牦牛仍有较大的副作用,却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项改体传代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袁庆志进一步研究弱毒化疫苗奠定了基础。于是他又提出转注[[绵羊]]体传代的设想,以求进一步弱化毒性。经过试验,他发现病毒转注绵羊体后,活性降低。这说明会造成疫苗免疫性能减弱。为保证病毒的活性,他设计了一个快速传代的方案,从山羊体采毒的当天就转注给绵羊体,使病毒一脱离山羊体就尽早适应绵羊体。经过反复研究试验, ''' 袁庆志 ''' 等人终于研制成功绵羊化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品系。这种疫苗适用于任何牛种,免疫期长达4年以上。
牛瘟绵羊化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研究成功后,为解决防疫的急需,他立即率领课题组的同志用保温瓶装着弱毒疫苗深入牧区。他们把弱毒疫苗注射入健康的绵羊体上,经过72 小时后,剖羊取脏器和淋巴结,把它们磨碎,加[[生理盐水]]稀释,直接给 [[ 牛 ]] 注射。现场制疫苗,现场注射,一只绵羊的脏器制成的疫苗可用于5000头牛的防疫治疗,既经济又有效。在[[青藏]]、[[广西]][[ 少数民族地区]] 深受欢迎。当时没有完善的设备,没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他们凭着一颗赤诚报国之心,一切服从防疫的需要,因陋就简,凭着两条不怕累的腿,凭一双不怕脏的手,从一个牧区到另一个牧区,从1955年开始,仅用一年时间,消灭了青藏高原的最后一个牛瘟病区,从而完成了在全国全面地消灭牛瘟病的任务。迄今为止,国内尚没发现牛瘟复发的迹象。
===培育“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获得成功===
他经常和同志们一起去牧区、农村。在[[延边]]地区、[[浙江]]、[[四川]]、[[江西]]、[[江苏]]、[[河北]]等许多省市地区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为取得第一手可靠的实验数据,凡是力所能及的,他都要亲自动手,不管畜舍里屎尿泥水,他抬腿就进去:不管畜禽身上多脏,他动手就测体温。体温,这是判断畜禽感染程度和采毒的重要根据。对畜禽的体温反应,袁庆志更是一丝不苟,一旦发现测温的工作人员不负责任,他不但提出批评,而且必定要重新测定。对那些严肃认真工作的人,不管是谁,他都表示赞扬。当时,猪丹毒弱毒菌苗课题组内一位所谓有历史问题的工人,对每只禽畜的体温测量和记录都很准确,袁庆志大胆地表扬了这位工人的严细作风。为此,袁在“[[文化大革命]]”中还受了“批判”。
猪丹毒弱毒菌苗要进行区域实验了。袁庆志带着课题组的人到浙江搞试点。一次要做上万头猪的试验,试验点很分散,必须依靠当地兽医和各村防疫员的密切配合。袁庆志自己抓了一个点。他认真地和防疫员给每一头猪注上菌苗,每天还要逐户登门检查猪对菌苗的反应,老百姓开玩笑地说:“你们对猪真关心啊,一天问上好几遍。”袁庆志到下边去,总是随身携带一批 [[ 青霉素 ]] 针剂,目的是为抢救已潜在丹毒、注上菌苗后发病的猪。兽用青霉素在60年代初是很紧缺的。有一个村的防疫员在汇报注苗后的情况时说,村里的150头猪注上菌苗后都发病了。“这是不可能的,除非那个村的猪丹毒早已流行,但还没到流行季节。”袁庆志暗暗思忖。他决定“私访”一次。他租了一辆自行车,冒着南方的酷热跑了几十里路。经过调查,在事实面前,防疫员不得不承认自己说了谎。
猪丹毒弱毒菌苗扩大区域试验刚刚开始,“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 袁庆志 ''' 被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被看管起来,他主持的研究工作被接管了。1969 年4月,袁庆志在“反省室”中被通知立即去南京。当时,南京兽医生物制品厂正在利用猪丹毒FⅡ系菌种生产菌苗。同行者告诉他,菌苗在春防中出现很不安全的问题。袁庆志经过缜密思考,决定带上在“文化大革命”前他自己选好的FⅡ系菌种去南京。在南京兽医生物制品厂,他默默地查找原因,从选择菌种到生产菌苗的各个环节,一项不漏地检查。最后查明,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选送的菌种中混进了别的病菌,加强了毒性;[[南京]]厂又没有把握好认真选种这一环节,因而出现了问题。他拿出带来的FⅡ系菌种,蹲在工厂里监视生产了几十批菌苗。这些菌苗供给[[江苏]]、[[上海]]和[[山东]]等地的1969年的秋防工作使用,没发生任何不安全的问题。他与南京厂及北京中国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的同志组成工作小组到上海和苏北地区在春防中曾发生用菌苗不安全的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证明FⅡ系菌苗安全有效,从而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深入实际,勤于思考,严谨治学,要求每一个数据都必须准确无误,敢于遵循科学实验的规律而坚持真理,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