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科尔沁左翼后旗

移除 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蒙古包===
[[File:蒙古包1.jpg|350px|缩略图|<big>蒙古包</big>[https://n.sinaimg.cn/sinacn10122/98/w570h328/20191126/033d-iixntzz4316126.jpg 原图链接][https://k.sina.com.cn/article_7271222842_p1b1660e3a00101phqa.html?from=travel#p=1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File:蒙古包1.jpg|<big>蒙古包</big>[https://k.sinaimg.cn/n/sinacn20111/125/w690h1035/20191223/3a8f-ikyziqx7465731.jpg/w160h120hdp.jpg 原图链接][https://k.sina.com.cn/article_3028730175_pb486c13f02700m7vr.html?from=travel#p=1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申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徒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
718,5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