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秭归县

增加 20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秭归县沙镇溪镇.jpg|350px|缩略图|右|秭归县沙镇溪镇[http://upload.ceweekly.cn/2019/0401/1554096021804.jpg 原图链接][http://www.ceweekly.cn/2019/0401/253350.shtml 来自经济网图片]]]
'''秭归县'''是 [[ 湖北省 ]][[ 宜昌市 ]] 的一个县,诗人 [[ 屈原 ]] 的故乡,全国著名的脐橙之乡。位于湖北省西部,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夷陵区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 [[ 长阳 ]][[ 土家族 ]] 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 [[ 巴东县 ]] 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属 [[ 亚热带 ]] 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下辖7镇、5乡。
==名称起源==
汉代始设县,北周改长宁县,同时置秭归郡。隋朝废秭归郡,长宁县复名秭归县,属巴东郡。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治秭归, [[ 民国 ]] 元年改归州县,1914年恢复秭归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位置境域==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 [[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 [[ 兴山县 ]] 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 [[ 凤凰山 ]] (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
==地质地貌==
秭归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 [[ 长江三峡 ]] 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 [[ 江南 ]] 南高北低,呈盆地地形。境内山脉为 [[ 巫山余脉 ]] ,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海拔800米以上高山128座,2000米以上高山2座。县境内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形成秭归县广大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气候特点==
秭归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温热冬暖;600米~1200米地带,温和湿润,冬冷夏凉;1200米以上地区,冬寒无夏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征。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春气温回升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倒春寒现象;初夏气候温和,雨水适中,盛夏日均气温一般在27℃以上,常有特大暴雨、洪涝出现,夏末湿度减小,炎热少雨,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气候比较暖和,少雷雨。县内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 [[ 江南 ]] 南部温湿区、 [[ 江北 ]] 东部温凉区,分别占秭归县总面积的20.9%、56.1%、16.4%、6.6%。
2017年,秭归县年平均气温17.1℃,年总降雨量1535.4mm,年总日照时数1271.0h,年总蒸发量810.5mm,无霜期285天,雷暴日数32天,轻雾180天,大雾8天,结冰日数3天。其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为3月25日,6月9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内区域性强降水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共出现了10次全县范围系统性强降水过程和2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出现4次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和1次晴热高温天气;春、秋两季连阴雨天气影响严重。
===水资源===
秭归县水利资源优势明显,长江横贯东西64公里,l35条溪河汇成8条水系注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主干的“ [[ 蜈蚣 ]] ”状水系。8条水系为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龙马溪、 [[ 香溪河 ]] 、吒溪河及泄滩河,流域面积1952.5平方公里。秭归县年平均径流量18.37亿立方米。县内共有水库20座,其中小(Ⅰ)型4座,小(Ⅱ)型l6座,承雨面积138.65平方公里,总库容3839.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704.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00公顷。县内地下水蕴藏量4.89亿立方米。在水能资源利用方面,现已开发建设水电站109座,装机容量8.52万千瓦
===矿产资源===
秭归县矿产资源较丰富,全县共发现有矿产地及矿点71处,已知矿种以沉积型矿产为主,有 [[ 煤炭 ]] [[ 岩金 ]] (伴生银)、 [[ 赤铁矿 ]] [[ 硫铁矿 ]] [[ ]] [[ ]] [[ ]] [[ ]] [[ 重晶石 ]] [[ ]] [[ 石膏 ]] [[ 硅石 ]] 、建筑石料用 [[ 灰岩 ]] 、水泥用灰岩、饰面灰岩、 [[ 方解石 ]] [[ 花岗岩 ]] 、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高岭土、地热、油气等25余种。已做过地质勘查工作,查明一定资源储量的矿种有煤炭、金(伴生银)、赤铁矿、铜、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饰面用灰岩、石膏、硅石、方解石、重晶石、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等,其中煤、水泥用灰岩、岩金、赤铁矿、硅石、页岩、高岭土资源量较丰富,在宜昌市区域内占居重要地位。经50多年地质普查与勘探,探明了一定的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不少的矿种已开采利用,为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秭归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是湖北省黄金主要产区之一。
==旅游资源==
秭归旅游景点有:屈原祠、九畹溪、四溪、凤凰山、链子崖。
[[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 :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毗临 [[ 三峡大坝 ]] 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景区是观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最佳区位,同时以 [[ 屈原祠 ]] [[ 江渎庙 ]] 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九畹溪漂流风景区 ]] :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距三峡大坝20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以探险为特色,以漂流为主打的旅游产品,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现代生态型旅游区。九畹溪漂流景区是国家体育总局确定的中国漂流训练基地。国家旅游局首次以漂流命名的AAAA级旅游区。2005年、2006年景区接待总量及门票收入位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华第一漂”。
九畹溪峡谷观光风景区: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距三峡大坝20公里。景区内植被丰富,猕猴成群,被游客称为三峡风光的“袖珍版”。
==地方特产==
[[ 秭归茶叶 ]] [[ 秭归夏橙]]
[[ 秭归板栗 ]] [[ 红肉脐橙]]
==著名人物==
伟大爱国诗人: [[ 屈原]]
民族和平使者: [[ 王昭君]]
革命先驱; [[ 夏明翰]]
[[ 曹秋选]]
同盟会成员; [[ 林智伯 ]] [[ 王兆翔]]
[[ 杜镇远]]
经济学家: [[ 向松祚]]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