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北辛遗址
,無編輯摘要
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东队与[[滕县]]博物馆沿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冬和1979年春,又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2583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出土的[[盖鼎]]、[[指甲]]印纹钵、红顶钵 为[[北辛文化]]的典型器物、在一件器皿底部,发现了酷似鸟足的刻划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文字]]的起源”和“文明的曙光”。经[[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文化的最早时期,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由于北辛遗址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并编入国家教科书。
1992年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992年3月,官桥镇政府在遗址处建起了“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官桥镇党委政府正在按照规划设计、保护建设 “一核两带三区”(即[[北辛文化纪念馆]]和[[北辛文化保护区]]) <ref>[http://zaozhuang.sdnews.com.cn/xnc/201501/t20150117_1834208.htm 官桥镇四个坚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新闻网 2015-1-17</ref> 。
基本信息
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对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其工艺较为原始,陶质有夹沙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手工业在北辛时期也出现了萌芽。遗址中还发现了家猪型的头骨,刷新了中国的养猪史。由于北辛[[文物]]独特的文化面貌,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向全世界公布并编入历史教科书 <ref>[http://news.iqilu.com/qlzk/wenhua/20130906/1656185.shtml 滕州博物馆里的故事],齐鲁网 2013-09-06 13:50:09</ref> 。
北辛遗址的发掘与“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海岱文化区,[[新石器时代]]的一次重要发现,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她将山东的始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瓮棺葬
瓮棺葬 <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577827871&ver=1&signature=KzzSXuVCRNRCV8HWP3cY91iX1i9p1nEQNI-TwED1daz5DhphVplfYc85GX5yaIeMf3Sd1I855SF0TwGzaTYQ9K*kUn7i7W5nv3MW27lRtdZThngvyX-vFRbGZGTKcL-E-Q0buXR5l5XXwG7HfaA60Q== 瓮棺葬、船棺葬、树葬],中国国家历史 2016-04-08</ref> 只发现两座,两墓相距约1.7米,均在耕士层下露出墓口。墓坑都是东西向,平面略呈椭圆形。
==遗物==
5.自然遗物
发现有兽骨、鱼骨和贝壳,经鉴定,有家[[猪]]、[[牛]]、[[梅花鹿]]、[[獐]]、[[四不像]]、[[貉]]、[[猫]]、[[鸡]]、[[鳖]]、[[龟]]、[[青鱼]]、[[丽蚌]]、中国[[圆田螺]]等。此外,还发现有兽类的粪便。粪便中包含有相当数量的碎骨残渣,大概是属食肉类动物,可能是[[狗]]或[[貉]]的粪便;龟甲片有现生种[[乌龟]]的腹甲和鳖属肋板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f82bf990102z9pv.html 【历史遗迹】山东滕县北辛遗址],新浪博客,2019-11-06 18:44:31</ref> 。
==文化意义==
五、从出土的[[骨器]]、[[牙器]]、[[蚌器]]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中截、劈、削、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型,制作石器、陶器已有专门分工,手工业已较为发达。
六、从出土的[[盖鼎]]、[[红顶钵]]、[[指甲印纹钵]]、[[红陶壶]]来看,当时的制陶烧陶技术已比较先进,这些器物不仅讲究生活的实用性,而且还讲究审美的[[艺术]]性。特别是红顶钵,据考古学家说,为东方的彩陶找到了渊源;在一件陶器的底部还发现了一对酷似鸟足的刻画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 <ref>[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105715.html 寻走中华路(18)北辛文化] ,草根网 2019-2-25</ref> 。因此说,北辛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文明。
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及江苏淮北地区,目前已发现60多处。作为北辛文化的发祥地——北辛遗址。1982年春,官桥镇政府在此建立纪念碑亭一座。此后,滕州市政府将原城郊乡更名为“北辛街道办事处”,将北留路更名为“北辛路”。建设北辛遗址博物馆,开发原始部落民俗村旅游区,让更多的人来此参观学习,感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