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郭沫若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郭沫若'''({{bd|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
[[File: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JPG|thumb|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郭沫若'''({{bd|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表字|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乐山县 (清朝)|乐山县]][[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观]]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郭若沫的学术作品、资历、品格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一系列[[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政治运动]]中的表现有着广泛争议与质疑,有人认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御用文人”。
==生平==
===祖籍===
根據[[乐山县 (清朝)|樂山]]《郭氏家譜》所載,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是為[[閩西]][[客家人]]。
'''郭沫若'''({{bd|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表字|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乐山县 (清朝)|乐山县]][[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观]]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郭若沫的学术作品、资历、品格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一系列[[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政治运动]]中的表现有着广泛争议与质疑,有人认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御用文人”。
==生平==
===祖籍===
根據[[乐山县 (清朝)|樂山]]《郭氏家譜》所載,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是為[[閩西]][[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