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洋县

增加 4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洋县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陕西省 ]][[ 汉中市 ]] 下属的一个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县政府驻地洋州镇西距汉中市56千米。洋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之汉中话类关中话,发音类似中原官话下的关中话,但同时受周边西南官话的影响,语调也趋于婉转,属汉中方言中的特殊地带。
==历史渊源==
洋县的最早人类活动遗迹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的 [[ 新石器时期 ]] {| class="wikitable" |- | [[ 先秦时代 ]] 属梁州、雍州管辖,在之后一段时间由蜀管辖,后纳入 [[ 秦国 ]] 不久后属汉中郡的 [[ 成固县 ]] |- | [[ 三国时期 ]] ,蜀汉在县东北部设立汉中郡下辖的兴势县,244年曹魏对蜀汉的一场失败的征讨兴势之战。战斗发生地在今 [[ 陕西 ]][[ 洋县 ]] 北面的兴势山,为今长青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 晋以前为城固县辖地。西晋泰始三年(267 ),始在境内置 [[ 兴道县 ]] [[ 黄金县 ]] 。其后,时局多变, [[ 郡县 ]] 频设。|- | 唐乾元元年(758 )起为洋州州治所在地。|- |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6 )划入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 明洪武三年(1370 )改洋州为洋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 |- | [[ 中华民国 ]] 元年2月10日,洋县城各界悬挂“汉”字白旗,鸣炮祝贺反正。3月,县城始设警察事务所。警察上街,强剪男子发辫,以示拥护新政,终结清朝及君主制。|- | 中华民国二年(1913 ),废府设道,洋县属汉中道。十七年(1928 )撤道,行省、县制,洋县属陕西省政府。|- | 1949年12月4日,洋县行政变更。 直至1961年9月,县域前后共有七次变动,之后迄今,县域再无变更。|- | 自1949年12月以来,一直是汉中市(地区)的属县|}
==位置境域==
 洋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 [[ 秦岭 ]] ,南靠 [[ 巴山 ]] ,东接 [[ 佛坪县 ]] [[ 安康 ]] [[ 石泉县 ]] ,南邻西 [[ 乡县 ]] ,西毗城 [[ 固县 ]] ,北界 [[ 留坝县 ]] [[ 宝鸡市 ]][[ 太白县 ]] 。介于东经107°11′—108°33′,北纬33°02′—33°43′之间,东西跨度0°52′,水平距离92.8千米;南北跨度0°41′,水平距离72.7千米;总面积3206平方千米。县城距陕西省会 [[ 西安 市317 市]]317 千米,距汉中市56千米。
==地形地貌==
 
洋县北倚秦岭,南俯巴山,东部为秦岭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和巴山向东北斜落的山丘交汇处,中部为汉江平坝地带东段。西部南北两侧高,中间平坦,隔湑水沿汉江北侧向东展开。北处秦岭山地,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为巴山丘陵地带,黄金峡镇白沙渡,海拔389.7米,为全县最低点。秦岭南坡各条山梁,受湑、溢、党、酉、金等河纵向切割,自北而南,向汉江谷坝延伸。汉江以南,巴山丘陵受河流树枝状切割,涧岭纵横,沟坝相连,坡势平缓。全境地势呈东、北高陡,南部低缓,中部低平,宜林宜农。境内共有山地总面积231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2.2%,丘陵总面积66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1%,平川面积2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7%。
==气候特征==
 
洋县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5℃,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0.1℃。年平均日照1752.2小时,日照率39%。年平均降水839.7毫米,最多1376.1毫米,最少533.2毫米,年平均降雨120天,月平均降雨10天,降雨期最多为7、9、10月份。年平均无霜期239天,平均初霜日出现于11月13日,平均终霜日出现于3月19日。年平均降雪8天,最多19天,最大积雪深度10厘米,初雪最早10月24日,最晚4月月4日。全年多为东风,西风次之。年平均风速1.2米/秒,最大风速18米/秒,最大瞬间风速25米/秒,大风始于3月,年最多风向频率东风占15%,西风占7%,静风占48%。
==植物资源==
 
洋县境内植物品种繁多。
乔木树种:有 [[ 铁杉 ]] [[ 冷杉 ]] [[ 红豆杉 ]] [[ 银杏 ]] [[ 香樟 ]] 等72科152属321种。
中药材:有 [[ 天麻 ]] [[ 杜仲 ]] [[ 厚朴 ]] 、枣皮、 [[ 黄姜 ]] [[ 绞股蓝 ]] 等469种。
粮食作物:以 [[ 水稻 ]] [[ 小麦 ]] [[ 油菜 ]] 为主,其次有 [[ 玉米 ]] [[ 黄豆 ]] [[ 蚕豆 ]] [[ 高粱 ]] [[ 大麦 ]] [[ 芝麻 ]] [[ 花生 ]] [[ 薯类 ]] 等。[10]
==动物资源==
 
洋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众多,有兽类20多种,鸟类30余种,两栖爬行动物10多种,鱼类15种,昆虫类30余种。其中一级保持动物有6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
一、珍稀动物
[[ 朱鹮 ]] :1981年5月在洋县境内重新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主要分布于溢水镇、窑萍乡、关帝乡、八里关乡、槐树关镇一带,平川、丘陵及低山区也常见活动。
[[ 大熊猫 ]] :分布在华阳镇的板桥、县坝、石塔河和茅坪乡的九池一带,近百只;
[[ 金丝猴 ]] :分布在坪堵、华阳、茅坪乡境内,共700多只;
[[ 羚牛 ]] :亦称“扭角羚”,分布于坪堵乡境内和华阳以北,共300多头。
二、保护动物
(1)一级保护动物: [[ 金钱豹]]
(2)二级保护动物: [[ 狗熊 ]] [[ 鬣羚 ]] [[ 猕猴 ]] [[ 岩羊 ]] [[ 灵猫 ]] [[ 水獭 ]] [[ 大鲵 ]] [[ 锦鸡 ]] [[ 红腹角雉 ]] [[ 长耳鸮 ]] [[ 雀鹰 ]] [[ 林麝 ]] [[ 勺鸡 ]] [[ 红角鸮 ]] [[ 白冠长尾雉]]。
(3)三级保护动物: [[ 黑耳鸢 ]] [[ ]]。
==矿产资源==
洋县矿产资源已探明16种。
钒钛磁铁矿分布于秧田、关帝、桑溪三乡。有哔叽沟、周家砭、崔家坪、钻大梁四个矿区,144个矿体。矿带总长约5400米,平均厚度0.7­—47.8米,深度154—253米。矿石自然类型以辉长岩型磁铁矿为主,苏长岩和斜长岩型磁铁矿次之。工业类型属钒钛磁铁贫矿。矿石矿物以 [[ 磁铁矿 ]] [[ 钛铁矿 ]] 为主。矿石品位:全铁22—38%,个别高达45%。矿石储量:C级315.2万吨;D级3965.7万吨,总储量4280.9万吨。 [[ ]] [[ ]] 伴生物二氧化钛(TiO2)品位3.5—8.5%,储量213.49万吨;五氧化二钒(V2O5)品位2.07—0.35,储量12.91万吨。
铜矿分布于酉水乡铜矿岩和八里关乡银长沟。矿体出露13处。银长沟矿体断续长700米,品位0.2%左右。矿石以 [[ 孔雀石 ]] [[ 兰铜矿 ]] 为主。茅坪、铁河、秧田等地也有矿化点出露。
[[ 沙金 ]] 的基本矿点有:沿汉江的谢村、朱刘村、净家坎、镇江庵和子午河畔的桑溪坝及酉水河、金水河、党水河。磨子桥镇杨家湾村、张赵村河滩储量也较多。党河水库坝下至与汉江交汇处有4个矿床,储量约281.348公斤。以上各处均有群众零星开采。[13]
铁河乡教化岩初查矿体长500—1000米,厚3—5米,为浸染状黄铁矿。含硫17.48—19.68%,储量3.75万吨。华阳镇窑窝沟矿体长24米,厚1米,为致密块门面及浸染状磁黄铁矿,含硫量约30%。
723,0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