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永县

增加 9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江永县2.jpg|450px|缩略图|右|[http://img1.gtimg.com/hn/pics/hv1/196/122/2265/147312931.jpg 原图链接][https://hn.qq.com/a/20180305/014581.htm 来自腾讯网图片]]]
'''江永县''',隶属于 [[ 湖南省 ]][[ 永州市 ]] ,位于湖南省南部,东南与 [[ 江华瑶族自治县 ]] 接壤,南与 [[ 广西 ]] [[ 富川瑶族自治县 ]] 相连,西南与广西 恭城县交界,西北与广西 [[ 灌阳县 ]] 毗邻,北部紧靠道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56′,北纬24°55′~25°28′之间,属 [[ 亚热带 ]] 季风气候。全县辖6镇5乡,2个国有农林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285293人(2018年)。
江永县拥有“女书文化”、“中国香柚之乡”的称号。著名景点有:女书风景区、瑶族古都千家峒风景区、上甘棠千年古村风景区等<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N35G81N0524TPT6.html 湖南这个地方 整个县都伸进了广西],网易 2018-07-19 </ref>。
==地名由来==
[[ 唐玄宗 ]] 天宝元年(742年)以境内永明岭定县名为 [[ 永明县 ]]
==位置境域==
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东南与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相连,西南与广西 [[ 恭城县 ]] 交界,西北与广西 [[ 灌阳县 ]] 毗邻,北部紧靠道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56′,北纬24°55′~25°28′之间。南北长63千米,东西宽55.5千米。
==地形==
江永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中部地势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 [[ 喀斯特 ]] 地貌,大体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
(一)平原
(二)岗地
江永县境内岗地主要分布于松柏、黄甲岭、回龙圩、夏层铺、兰溪、允山、源口、桃川、粗石江等镇部分地区。地面起伏和缓,切割微弱,地面坡度少于15度,相对高度小于60米,地表以残积物坡积为主,面积337.61平方千米,折合50.6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0.68%。其中:低岗面积12.54万亩,占岗地面积的24.76%,以 [[ 灰岩 ]] [[ 砂砾岩 ]] 为主;高岗地面积38.1万亩,占75.24%,以 [[ 红土 ]] [[ 砂页岩 ]] 高岗地居多。
(三)丘陵
(五)山峰
江永县境内山峰甚多,北、西、南面属 [[ 都庞岭 ]] 山脉,东南边陲属 [[ 萌渚岭 ]] 余脉,共有大小山峰730座。其中:低山297座、中低山211座、中山222座。溶洞已发现37处。
==气候==
江永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年内雨季明显,但降水分配不均,多年前涝后旱;光照充足,但温光水配合不协调。据1991~2004年资料统计,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8.4℃,无霜期302天,年均降水量1586.7毫米,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6~73%,年日照时数1453.6小时,年蒸发量1522.8毫米。境内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常受变性大陆冷高压控制,多北风,气温较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南风,气温较高;春、秋两季是冷暖空气过渡季节,温度适中,故四季分明,但长短不一。境内春季自3月16日~5月15日,为期61天;夏季自5月16日—9月30日,为期138天;秋季自10月1日 —11 ~11 月28日,为期59天;冬季自11月29日—次年3月15日,为期107天。
===日照===
(一)降水量分布
据记录统计,江永县年均降水量为1586.7毫米,一天最大降水量达172.9毫米(2002年7月1日),主要作物生长期的4~9月,降水量达710.5毫米。1454.2毫米,占全年降水的56~73%,而7~9月降水量为190.7 —671~67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3 —32~32%。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最多的达2110.2毫米(2002年),最少的是1149.2毫米(1999年),年际差为961.2毫米。各月实际变化更大,6月降水量最多的达294.2毫米(2001年),最少的只有89.8毫米(2000年),月际差达204.4毫米。全年分配不均匀,5月最多,平均达249.0毫米,最多达417.7毫米(1993年),12月最少的为2.9毫米(1999年)。由于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年份出现前涝后旱。
(二)雨日分布
(三)雨季
境内雨季乎均开始于4月1日,终止于7月1日,雨季雨量平均占全年雨量的49%,一般夏、秋多干旱,但由于7 —8 ~8 月受南亚季风和台风影响,降雨量很不正常,其降雨总量多者可达650.0毫米,少者不足106.0毫米。
===气温===
江永县平均气温18.4℃,一年中以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6℃,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5℃,低于0℃的气温多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每年有9天,全年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平均12天,多在7~9月出现。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热量的垂直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带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特点。平均气温27.5℃,低于0℃的气温多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每年有9天,全年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平均12天,多在7~9月出现。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热量的垂直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带有 [[ 中亚热带 ]] [[ 北亚热带 ]] [[ 南温带 ]] 特点。
江永县全年以东风为主,频率27%,全年风速平均2.1米/秒。由于受地形影响,大风出现次数较少,平均1.2次,大风多为热对流天气动量下传造成,并伴有雷雨或飑、冰雹现象,时有危害。
潇水:又名潇江、永明河,发源于都庞岭山脉凉伞界,峰顶高程1383米,有坡降100%的急滩澄潭多处,上流称红石源。经井边、允山、潇浦、上江圩人道县,境内长55.22千米,流域面积占县境总面积的57.6%,沿途有大远河、油田河、马河等多条支流注入。
桃水:古称沐水、乐川、灵川,发源于广西 [[ 恭城县 ]] 三江乡黄坪村的古木源十八峰,又名恭城河,流域面积占县境总面积的39.25%。主要支流有沐水、灵川。
===(二)地下水、富水构造===
境内铜山岭 [[ 花岗岩 ]] 外围接触带富水区,区域面积113平方千米,含水层为石炭系灰岩等,有地下河9条,钻孔涌水量92.5立方米/日·750.7立方米/日,可通过建矮坝引水溉田。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截至2013年,江永县森林覆盖率为65%,森林蓄积量达681万立方米,是全国南方重点产 [[ 林县 ]] [[ 湖南省 ]] 重点 [[ 林区县 ]] ,素有“杉木之乡”、“绿色宝库”之称。境内树种繁多,其中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50多种,如 [[ 水杉 ]] [[ 银杏 ]] [[ 红豆树 ]] [[ 东方古柯 ]] 等等;还有省内唯独江华县所有的特有树种,如天料科的天料木、山榄科的 [[ 铁榄 ]] 、五亚科的 [[ 大花五桠果 ]] 等等。
地被物: [[ 乌毛蕨 ]] [[ 鳞光蕨 ]] [[ 野古草 ]] [[ 龙胆草 ]] [[ 狗脊 ]] [[ 乌韭 ]] [[ 卷柏 ]] [[ 石松 ]] [[ 假麻 ]] [[ 鸭咀草 ]] [[ 五节芒 ]] [[ 狗誊 ]] [[ 铁芒萁 ]] [[ 蕨里白 ]] [[ ]] [[ 白茅 ]] [[ 石朱砂 ]] 根等。
灌木类:县内共有荞灌木106科、335属、997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6属、28种;被子植物97科、319属、969种。
树木类:除常见的 [[ 杉木 ]] [[ 松木 ]] [[ 油茶 ]] [[ 油桐 ]] [[ 苦楝 ]] [[ ]] [[ ]] [[ ]] 等树外,还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水杉、珙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 [[ 钟萼木 ]] [[ 银杏 ]] [[ 水松 ]] [[ 连香树 ]] [[ 长柄双花木 ]] [[ 福建柏 ]] [[ 蓖子三尖杉 ]] [[ 鹅掌楸 ]] [[ 杜仲 ]] [[ 观光木 ]] [[ 水青 ]] [[ 伞花木 ]] [[ 金钱松 ]] [[ 台湾杉 ]] [[ 山蜡梅 ]] [[ 胡桃 ]] [[ 香果 ]] [[ 白豆杉 ]] 等18种;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的树种有 [[ 银钟 ]] [[ 白辛 ]] [[ 桢楠 ]] [[ 任木 ]] [[ 华南栲 ]] [[ 长苞铁杉 ]] [[ 华榛 ]] [[ 银鹊 ]] [[ 半枫荷 ]] [[ 紫茎 ]] [[ 黄枝油杉 ]] [[ 青钩栲 ]] [[ 天竺桂 ]] [[ 沉水樟 ]] [[ 凹叶厚朴 ]] [[ 厚朴 ]] [[ 青檀 ]] [[ 红椿 ]] [[ 南方铁杉 ]] 、广 [[ 东五针松 ]] (粤松)等20种。属于省级保护的树种有24种。
竹类:有 [[ 刺楠竹 ]] [[ 方竹 ]] [[ 箬竹 ]] [[ 箬叶竹 ]] [[ 粉箪竹 ]] [[ 毛竹 ]] [[ 刚竹 ]] [[ 湘妃竹 ]] [[ 人面竹 ]] (罗汉竹)、 [[ 紫竹 ]] [[ 花竹 ]] [[ 箭竹 ]] [[ 唐竹 ]] [[ 苦竹 ]] [[ 淡竹 ]] 等10余种。
果木类:主要有 [[ ]] [[ ]] [[ ]] [[ 子]] [[ 山桃 ]] [[ 沙梨 ]] [[ 子]] [[ ]] [[ 板栗 ]] [[ 葡萄 ]] [[ 猕猴桃 ]] [[ 无花果 ]] [[ 罗汉果 ]] [[ 石榴 ]] [[ 山羊桃 ]] [[ 杨梅 ]] [[ 核桃 ]] [[ 锥栗 ]] [[ 樱桃 ]] [[ 枇杷 ]] [[ 山楂 ]] 等20余种。
药材类:主要有 [[ 白术 ]] [[ 胶股兰 ]] [[ 黄柏 ]] [[ 吴芋 ]] [[ 杜仲 ]] 等423种。
菌菇类:有 [[ 黑木耳 ]] [[ 香菌 ]] [[ 野麻 ]] [[ 鸡爪菌 ]] [[ 雁鹅菌 ]] [[ 松树菌 ]] (南风菌)、 [[ 灵芝菌 ]] [[ 滑皮菌 ]] 等20余种。
草木类:有 [[ 白茅草 ]] [[ 黄背草 ]] [[ 光高梁 ]] [[ 水蔗草 ]] [[ 毛扁豆 ]] [[ 老鼠豆 ]] [[ 禾本科 ]] [[ 豆科 ]] [[ 莎草 科121 科]]121 种。
矿产资源:截至2013年,江永已探明储量的矿产36种,矿产地156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7处,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 [[ ]] [[ ]] [[ ]] [[ ]] [[ ]] [[ ]] 等,居全国前10名的有 [[ 稀土矿 ]] [[ 锡砂矿 ]] 。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铁0.5亿吨、 [[ 石灰 岩100 岩]]100 亿吨、 [[ 花岗 石5 石]]5 亿立方米。具有重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稀土、花岗岩、铁、金、 [[ 白钨 ]] [[ 高岭土 ]] 等。
江永县的主要矿藏资源为: [[ ]] [[ ]] [[ ]] [[ ]] [[ ]] [[ 烟煤 ]] [[ 无烟煤 ]] [[ ]] [[ ]] [[ ]] [[ ]] [[ ]] [[ ]] [[ 钾长石 ]] 等。
铅:主要分布在 [[ 铜山岭 ]] [[ 粗石江 ]] [[ 桃川 ]] 等地,常见与锌、银伴生。其中铜山岭矿区现在铅基础储量6051/185(铅吨/矿石、千吨),锌储量11640/202(锌吨/矿石、千吨)。大白水矿铅基础储量10034/285(铅吨/矿石、千吨),锌储量285(矿石、千吨)。
铜:主要分布在铜山岭、清溪源、小古源至 [[ 白沙湾 ]] 等地,除铜山岭的为小型以外,其他的均为矿点。其中,大白水铅矿的铜矿品为0.167%,其基础储量为452/285(铜吨/矿石、千吨)。
锰:境内仅黄甲岭乡高塘村有一处锰矿,属残积型矿床,品位高:其中Mn34%、Fe16%、Sio210%。矿石质量好,多呈致密块状,胶结状构造。该矿区矿藏资源量为23千吨。
烟煤:主要分布在桃川镇,含煤地层皆不整合于石炭系灰岩、 [[ 砂页岩 ]] 之上,煤层变化较大,结构复杂。灰份含量中等,硫份略高,净煤低位发热平均6057大卡/千克。尚有资源量834千吨。
无烟煤:主要分布于桃川镇何家冲一带,含煤岩系由 [[ 炭质岩 ]] 、灰岩、白云岩和钙质页岩组成,煤质较好,可供小型开采。
钨:分布在燕子山下小明源、白沙源、背石冲、铜山岭、龙庵冲。其中燕子山小明源为 [[ 黑钨 ]] ,品位0.5—14.4%,储量20吨,白沙源钨矿储量10吨。
锡:主要分布在铜山岭及小古源。其中,铜山岭矿区储量36.6万吨,并伴生石英、素砷、钛、 [[ 金红石 ]] 、云英等;小古源沙锡矿平均品味223克/立方米,含钨25克,工业储量300吨。
铀、镍:主要分布在允山镇的石角山。矿化发生于桃川厂子铺浑断裂北侧破碎带中,沥青铀矿较多,伴生镍、铀、钒、钴、五氧化磷等矿物。
土地资源:江永县土地资源共有7个一级类、31个二级类。土地总面积163261.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0785.16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2.73%;耕地中,水田13006.56公顷,望天田2758.84公顷,旱土4806.18公顷,菜地213.58公顷。园地4983.45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05%;园地中,果园4677.69公顷,茶园304.93公顷,其他园地0.83公顷。林地95527.26公顷,占土地面积的58.51%.其中有林地78896.27公顷、灌木林12190.17公顷、疏林地895.7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823.57公顷、迹地711.73公顷、苗圃9.8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538.1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56%,其中城镇用地216.18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816.2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314.92公顷、特殊用地190.84公顷。交通用地1236.8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6%,其中公路用地316.85公顷、农村道路920.02公顷。水域5634.4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45%,其中河流1593.33公顷、水库855.78公顷、坑塘1012.44公顷、滩涂1040.13公顷、沟渠1061.35公顷、水工建筑物用地71.37公顷。未利用土地32556.18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9.94%,其中荒草地12819.07公顷、沼池地10.63公顷、裸土地11.16公顷、裸岩石砾地15191.97公顷、田坎3990.94公顷、其他532.41公顷。
动物资源两栖类:有2目、6科、20种。主要有中国 [[ 瘰螈 ]] [[ 小角蟾 ]] [[ 瑶山髭蟾 ]] [[ 中华大蟾蜍 ]] [[ 黑眶蟾蜍 ]] [[ 斑腿树蛙 ]] [[ 饰纹姬蛙 ]] [[ 小弧斑姬蛙 ]] [[ 泽蛙 ]] [[ 沼蛙 ]] [[ 花姬蛙 ]] [[ 弹琴蛙 ]] [[ 棘胸蛙 ]] [[ 刺腹蛙 ]] [[ 双团棘胸蛙 ]] [[ 黑斑蛙 ]] [[ 花臭蛙 ]] [[ 华南湍蛙 ]] [[ 长吻湍蛙 ]] [[ 大鲵 ]] (俗称娃娃鱼)。
鱼类:有7目、18科、66属、112种。主要有 [[ 鲤鱼 ]] [[ 青鱼 ]] [[ 草鱼 ]] [[ 鲢鱼 ]] [[ 鳙鱼 ]] [[ 鳊鱼 ]] [[ 鲫鱼 ]] [[ 油包鱼 ]] [[ 鲶鱼 ]] [[ 胡子鲶 ]] [[ 桂鱼 ]] [[ 斑鱼 ]] [[ 黄鱼桑鱼 ]] [[ 鳝鱼 ]] [[ 白鳝 ]] [[ 泥鳅 ]] [[ 沙鳅 ]] [[ 刀鳅 ]] [[ 馒鱼丽 ]] [[ 乌鲑 ]] [[ 乌鲤 ]] [[ 鳜鱼 ]] 等。此外,还有 [[ ]] [[ ]] [[ ]] [[ ]]
爬行类:有3目、9科、35种。主要有乌龟、平胸龟(鹦咀龟、大头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丽刺蜥、石龙子、兰尾石龙子、蝘蜒、股鳞蝘、白尾双足蜥、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吹风蛇、五步蛇、白花蛇、乌稍蛇、闪鳞蛇、纯尾两头蛇、火赤链蛇、玉锦蛇、翠青蛇、环纹游蛇、鳞蛇、竹叶蛇、尖咀蛇、山烙铁头指名亚种、山烙铁头华东亚种、烙铁头、水律蛇、泥蛇、草花蛇以及鳖、水蛭(蚂蝗)、蚯蚓、壁虎、蜗牛等。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