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6
次編輯
變更
戛纳国际电影节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戛纳国际电影节</big> '''
|-
| [[File: 战国七雄U=1902463575,611569536&fm=26&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8%9B%E7%BA%B3%E5%9B%BD%E9%99%85%E7%94%B5%E5%BD%B1%E8%8A%82&step_word=&hs=0&pn=7&spn=0&di=600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902463575%2C611569536&os=2306513226%2C2192596347&simid=3383752551%2C308101613&adpicid=0&lpn=0&ln=1678&fr=&fmq=157749406868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60%3A%2F%2Fn.sinaimg.cn%2Ftransform%2F20150121%2FXu0P-cczmvun5245551.jpg &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jgp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4AzdH3FuAzdH3Fda8c-a8-d8AzdH3F15v-tvi4turx9lml9ad_z%26e3Bfip4s&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ent.sina.com.cn/m/f/2015-01-21/doc-ichmifpx4969402.html shtml 来自 搜狐 新浪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特别是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1936年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之后便成为1938年的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强势入围1938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还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奖”;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第一届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是因为气候舒适。
1939年6月,路易·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担任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主席,第一届电影节自9月1日进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开始,美国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华邮轮载着好莱坞明星如 Tyrone Power、贾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来到戛纳办派对、庆宴,一时之间吸引不少影迷驻足。但是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电影节随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国、英国对德国宣战。
==二战之后==
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国艺术行动协会再办戛纳国际电影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在戛纳的一家旧赌场举办。后由法国工业部 和商业部共同组织。
自1946年第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以来,1948年跟1950年因财政困难停止举办。但是在1949年,电影节在新的大楼“电影节大楼”(Palais des festivals)举办;法国人亦称之为“红地毯大楼”。
1968年5月19日第2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因为受到“五月风暴”的影响被迫中断。 [3] 前一天5月18日,评审之一路易·马卢辞职,楚浮、克劳德·贝黎(Claude Berri)、尚-盖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劳德·勒路许(Claude Lelouche)、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跟让·吕克·戈达尔冲进“电影节大楼”的大厅,坚持要中断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罢工的学生、劳工站在一起”。
==正式定名==
一直到2002年,电影节才把官方名称定为“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 [4] 2018年5月,戛纳国际电影节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指定为新设立的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成员。 [5]
==奖座==
作为电影盛典无可争议的标志,最新的金棕榈奖座由卡罗琳-舍费尔(Caroline Scheufele)于1998年在时任电影节主席皮埃尔-维奥(Pierre Viot)的邀请下重新设计。 [43]
2014年起,金棕榈奖座便采用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公平采矿”认证金原料制作,赋予金棕榈奖座环保的寓意。
2017年,戛国际纳电影节迎来70周年之际,为纪念此盛事,为戛纳制作金棕榈奖座的瑞士珠宝品牌萧邦创作了一座带钻石的奢华版金棕榈奖座。
2017年,全新的金棕榈奖座其上点缀的钻石原料来自经责任珠宝委员会(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认证的供应商,如星尘一般镶嵌在标志性的棕榈叶上,映衬着纤巧精致的叶柄,绽放灼灼光华。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电影圣杯焕发全新华彩,将再次成为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榈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级珠宝创作匠心的具现。叶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风轻拂,轻柔的叶片随之曳动,仿若倏忽间经久定格。棕榈叶由118克经“公平采矿”认证的18K黄金打造而成,置于祖母绿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细节令每一个金棕榈奖座都变得独一无二,因为大自然母亲从未创造过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师需花费不下40个小时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这座电影节最令人梦寐以求的臻宝杰作「金棕榈奖座」。
==奖项设置==
1、金棕榈奖(Golden Palm)
“金棕榈奖”前身为“电影节大奖”(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乃是针对参加“主竞赛单元”的20余部影片评选出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年,与澳大利亚女导演简·坎皮尔执导的《钢琴课》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