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瑶族

增加 11,38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瑶族''' | 图像 = File:瑶族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30.photophoto.cn/20140219/0017031084332354_b.jpg…”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瑶族'''
| 图像 =
[[File:瑶族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30.photophoto.cn/20140219/0017031084332354_b.jpg 原图链接] [http://www.4123.info/scb/%E7%91%B6%E6%97%8F%E6%B0%91%E4%BF%97%E9%A3%8E%E6%83%85%E6%89%8B%E6%8A%84%E6%8A%A5/ 来自民俗风情手抄报]]]
| 图像说明 = '''瑶族''' |center
}}
'''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从事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 起源和历史<ref>[https://www.360kuai.com/pc/93f29aa856160bbc0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瑶族的祖先是谁 瑶族起源介绍 ]快资讯,2018-03-10</ref> ==
瑶族祖先为盘古,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又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

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故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湖南]]和湘桂粤边界地区分布的瑶族下山定居,耕种或租种居地周边的旱地和水田;或被招为瑶兵,屯田戍守;或迁徙而与汉族杂居,瑶族社会出现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山居游耕逐渐向定居定耕过渡;瑶族内部逐渐形成平地瑶、布努瑶、茶山瑶、盘瑶四大支系。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纳了民主人士的提议,广泛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作为该名族统一名称:瑶族。

== 宗教信仰<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14b972a9aa4252b?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  瑶族的宗教信仰 瑶族人信仰什么? ]快资讯,2019-11-30</ref> ==
瑶族崇奉各种自然神、图腾神和祖先神。自然神:同其他民族一样,瑶族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神灵,因此他们祈求万物神灵,能驱除自然灾害,给予他们平安富足的日子。

图腾神:瑶族对氏族图腾极为崇拜,认为它具有莫大的神力。盘瓠,亦称盘王、盘护、盘古等,是神话传说中龙犬的名字。瑶族的盘瓠崇拜,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很多瑶族人都认为盘瓠是瑶族的始祖,把他当作始祖神加以崇拜、祭祀与供奉,瑶族的先民每逢迁徙,必携带祖先偶像,每到一处,必先立盘王庙,以进行祭祀。祭祀分为大祭和小祭。大祭每隔三四年或数十年进行一次,规模宏大,以宗族或连村的方式进行,祭期为三至五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唱盘王歌,击黄泥鼓,以歌颂祖宗的丰功伟绩,欢庆是年的五谷丰收。除集体仪式外,各家各户还要杀鸡宰猪,宾朋好友会聚一堂。小祭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主要的活动是本户的男女老少一起拜祭盘王供像,祈求全家人平安,来年粮食丰收。

祖先神:由于瑶族人相信人死亡后有鬼魂存在,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对先辈的尊敬,在死者的墓中放置工具、用具和食物,同时祈求得到祖先神的庇护。瑶族在氏族部落中还要祭拜共同的祖先:盘瓠、伏羲兄妹神、社王神、神农神等。随着社会的确立,一家一户的祖先崇拜日益盛行,把祖先的神龛放于正堂中,在神龛的上面是祖先的画像或神名,后人跪拜祖先,祈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宋、元以来,道教和佛教相继传入瑶区。道教的传入,对瑶区影响颇大,瑶人的丧葬祭祀仪式,开始按照道教的法旨进行。同时使得。瑶区的祭祀仪式变得多样性和复杂性。

== 服饰特点 <ref>[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3/747665CF670D9970.html   瑶族服饰 ]博雅特产网,</ref> ==
瑶族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所以,过去瑶族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广西南丹瑶族男子穿交领上衣,下着白色大裆紧腿齐膝短裤,因而得“白裤瑶”之称;龙胜的瑶族由于穿红色绣花衣而得“红瑶”之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

瑶族头饰也颇具有特色,她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头饰:有“龙盘”形、“A”字形、“月牙”形、“飞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壳。广西贺县的瑶族妇女戴十馀层的塔形帽子,颇为壮观。湖南瑶族的女子以蜂蜡涂发,椎髻于顶,无论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风遮阳,清秀大方,犹如“学士帽”,又似宫妃绣冠,婚后则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业,开始新的生活。

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将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浸泡加工后,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灰过滤、发酵呈黄色后便可染布。在染布过程中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带暗红色为止。为了使布坚挺耐用、颜色深重,还把已染好的布放入炖缩的牛皮溶液或猪血溶液里,进行蒸晒。

瑶族服饰美还是集中地反映在挑花的构图上。挑花图案以及服饰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宗教的反映。广西[[西林]]县瑶族保留着一件已有数百年的“师公”(宗教)服饰,上面绣有许多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表达了瑶族人民多种崇拜的心理特征。

在远古时代瑶族就会运用抽象的文化意识。南丹瑶族男子白色裤上的五条垂直红线,相传是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带伤奋战的十指血痕。女子着无袖、无扣、贯头褂衣,两侧不缝合,仅将前后襟底边相连,下着蜡染裙,背饰花背牌。其上的方形图案,传说是当年被土官夺走的瑶王印章的模样,绣在衣上以示纪念,也是他们氏族图腾的标志。

== 建筑特点<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e9156c878f867ba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瑶族建筑特点,多采用‘人’字形棚居 ]快资讯,2018-12-05</ref> ==
[[File:瑶族2.jpg|缩略图|right|[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8/16/147130647680219006.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10641873_362125 来自搜狐网]]]

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住房,多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常用杉木条支撑屋架,屋顶盖草或杉皮,周围以小杂木或竹片围壁。在大山里,还行一种‘半洞居’住宅形式,即依山挖洞,在洞外用杉木接盖住宅,上盖杉皮。日间在住宅活动,晚上人洞内卧宿。在坡度较大的山岭地带,有‘吊楼’式建筑,即房屋的一半建在坡地上,另一半则依山势坡度的大小建筑吊楼。居盆地、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房舍建筑一般分住房、寮房。

== 传统节日<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33b5b9d38dffbe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   瑶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快资讯,2018-10-16</ref> ==
'''鸟节'''

富川等地盘瑶传统节日。又名敬鸟节、赶鸟会、招鸟节。农历二月初一,家家户户做汤圆、糍粑,挂到树上喂鸟,并烧香祈祷,希望田里无虫无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鸟节还增添了鸟交易、青年男女对歌等活动。

'''讨念拜'''

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象点燃的鞭炮。

'''成人礼----度戒'''

瑶族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瑶族不认为18岁是成人的年龄,在他们看来年龄无论大小,只要度戒过关,就是男子汉,就得到了神灵的保护,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可以担任全寨的公职,获得男性人生的社会价值。

'''达努节'''

“达努”是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日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传这一天,是瑶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节”。

'''盘王节'''

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但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XX年过一次。每逢“盘王节”,村寨房舍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欢而散。

== 饮食文化 <ref>[https://u.sanwen.net/subject/auaslqqf.html   广西瑶族饮食文化知识 ]散文吧,2017-06-03</ref>==
瑶族食物以玉米、大米、红薯为主,芋、粟、麦为辅助食物。常食蔬菜有白西瓜、冬瓜、南瓜、萝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番茄等。此外,还按季节采摘竹笋、蘑菇、木耳、香菌等作为菜食。瑶族喜欢自制豆腐,特别是湖南瑶族自制的"豆腐圆",鲜嫩可口,是节日必备佳肴。瑶族制作腊肉、熏肉及酢肉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腌制的"鸟酢",是一种著名的风味小吃。糍粑亦是瑶族传统的风味小吃,是节日必备食品。瑶族有喝酒嗜好,不少地方男子饮酒用碗不用杯,特别是节日喜庆,终日痛饮。打油茶是瑶族一种饮食风俗。每天清早起来,烧开水后,架上茶锅,放入一小撮茶叶加油盐小炒,待茶叶香味扑鼻,冲上开水煮滚,即制成喷香油茶。每逢客至,主人常以油茶待客,以示敬意。

瑶族喜喝甜酒。凡有宾客临门,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还有一种瑶族女人坐月子时喝的甜酒,它与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时需加姜片、红糖和鸡蛋,是很好的滋补品。坐月子的妇女喝这种甜酒,可收到强身补血和恢复健康的功效。

== 相关视频 ==
'''美丽的瑶家姑娘——瑶族舞蹈'''
<center>{{#iDisplay:page/f0633kydrck|700|500|qq}}</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分類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9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