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70
次編輯
變更
潘文华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潘文华]]'''
== 人物经历 ==
==='''少年从军'''===
1886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农兴村]]二组(棕树湾)。父名在田,清代秀才,教私塾谋生。生母江氏,生姊妹三人,在他5岁的时候病逝。后父亲迁居文宫镇下街,做小生意维持生活。不久父续娶张氏,生弟昌猷、世英。后又随父迁高桥镇(文宫镇附近),就读私塾,但迫于生活,不久辍学。1896年父病死,家中就剩一个寡妇和5个孩子,生活极其艰难。堂叔潘秀峰见其颖悟过人,资助他再上私塾,年余弃学,投拜族兄潘书堂学习武术。不到一年,另学堪舆。1900年与二叔潘贵成一道上成都,经父友贾金华介绍到华兴街一家衣帽店当学徒。因年纪少,老板只是让他干些杂活和帮师娘带孩子。当时清廷废绿营,建新军,潘文华每天背着小孩跟在新军后面看热闹。当时东教场有许多洋玩意,比如双杠、平衡木、吊环个、木马,他对这些很感兴趣,趁当兵的休息,偷偷上去玩两下。当兵的见他动作纯熟,都感到惊讶,一个班长就劝他干脆吃粮当兵。
1913年至1916年间,[[袁世凯]]梦想称帝,[[蔡锷]]、[[唐继尧]]和[[梁启超]]发动护国战争,在进步党人张澜策动下,潘文华随第三师钟体道师长、李挽澜旅长响应蔡松波号召起义反袁。袁世凯倒台后,潘文华先后升任营长、团长。1918年川滇军阀混战期间,李挽澜在内江同滇军金汉鼎部作战阵亡,潘文华代理旅长职,退驻陕南。1919年钟体道师被刘存厚兼并后,潘文华将全旅从汉中带到进驻通(通江)、南(南江)、巴(巴中)。 被委任为独立司令。此间,他为解决部队欠珦问题而广种鸦片,收入甚丰。倒熊战役时,刘湘退往陕南途中,钱弹两缺,他以速成同学之谊,以白马八匹托白银1.5万两相赠。这种雪中送炭之情,使得刘湘深为感激。1920年鸦片即将收割川军田颂尧和刘斌为抢夺鸦片烟税,以饥兵就食为名联合杀向通南巴山区,潘文华自度不敌,率队退往川东,投刘湘部,时刘湘为[[四川陆军总司令]],潘被任命为第二军第二旅旅长,不久升为第四师师长 。
==='''刘湘干将'''===
1928年春,因为杨森收留[[吴佩孚]],导致被国民政府免去20军军长职务,他到杨森属下大举活动,使得郭汝栋、范绍增、吴行光、赖心辉组成四部反杨同盟。虽然这次战役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使得范绍增投靠刘湘。这冬,刘湘和杨森为争夺速成系的领导权而爆发下川东之战,这时,刘湘局促于重庆,巴山、璧山一带,被讥笑为爬壁虎,而杨森除了自己的几个师外,还有李家钰、罗泽洲、赖心辉等相助,一齐杀向重庆。潘文华见刘湘处境极为艰难,乃向刘湘进言:"击溃杨森主力,则李、罗不足惧也,并自告奋勇带兵猛攻在长寿的杨森部主力师杨汉域部,苦战两昼夜,右臂负伤,终于将对方击破。从而为整个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1932年终于爆发[[四川]]最大一次内战"[[二刘之战]]",潘文华部约6个旅为南路军西上,迅速占领泸州,突破沱江防线,刘文辉在荣县,威远投入三万以上兵力反击,潘文华的南路军首当其冲,与之激战三日,当刘文辉实施多路突击时,他已经态势突出,有被围歼的危险,便退守老君台,与追击的刘文辉部冷寅东激战五昼夜,官兵战死者达3000余人,终于挡住了敌军的推进。迫使刘文辉罢兵谈和。不但承认他开战以来从刘文辉手中掠取的大片防地的占有权,而且还保留了今后对刘文辉与邓锡侯等发生冲突的干涉权。1933年6月爆发的安川之战中,他第三个突破岷江防线,进占眉山,使得刘文辉部全线崩溃。
==='''对抗红军'''===
1933年,[[潘文华]]任教导师师长,兼任刘湘部预备军总指挥。后来,[[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川边时,潘文华被刘湘任命为"南岸剿匪总指挥",两人关起门来密谈,刘湘心情沉重地对潘文华说:"当前形势之严峻,实为前所未经,可以说是本集团危急存亡之秋。川北红军,正谋南下,江西红军,又将进入川境,倘南北合流,后果不堪设想。更令人头痛的是薛柏林(薛岳字柏陵)十万大军尾随朱毛红军之后,一旦进入四川,哪里还有我们立足之处。贵州王家烈的下场,便是我们前车之鉴。问题麻烦在于他们以追击红军为由,名正言顺,我们根本提不同任何反对的藉口。处此危局,只有推诚争取川军各部团结,共图生存。我反复考虑,准备留置五万部队于绥宣一线,交唐式遵率领,与邓、田、杨、李精诚合作,不惜一切代价扼止川北红军于通南巴一隅,无任其南下。另将二十一军主力悉数南调,与朱毛红军周旋。"说到这里,刘湘起身将墙上军事地图拉开,用手比划着对潘文华交待:"涪陵以下,必要时暂且舍给蒋介石,交中央军接防。我军主力集中控制于荣(昌)、隆(昌)间机动位置,固守长江北岸地区。另外以九个旅在舰队和空军配合下负责叙府(宜宾)至江津长江南岸,全权交你指挥。究竟如何运用,就看你有什么设想?"
1935年冬,为了阻止红四方面军南下,他驻节眉山,统一指挥天全、芦山的两个师。但被红军的突然袭击所打败,所部七个旅在后撤途中损失近半,直到刘湘援兵赶到,才在百丈关战役挫败红军的南下企图。
==='''防蒋图存'''===
1936年,"[[西安事变]]"后,潘文华在川康整军会议中晋升为刘湘部第二十三军军长。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潘奉命代理二十五军团总司令职,出川抗日。在四川各界人士欢送大会上,潘以"胜则生,败则死"为中心的讲话,深受爱国人士欢迎。
1944年底,蒋企图以"通敌"罪,阴谋通过杨森、潘文华除掉刘文辉。潘文华不惜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对蒋介石的密令明施暗抗,免却了川康军民可能遭受的一场浩劫。他还由川北圣人张澜监督宣誓,正式加入民盟,成为秘密会员。中共南方局被破坏后,他就通过张澜和中共联络。并长期提供张澜的政治活动经费。
==='''彭县起义'''===
对潘文华的作为,[[蒋介石]]早有不满,抗日胜利后,遭蒋撤消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及其子潘清洲巴山警备司令等职的打击报复,只继任五十六军军长职。其后,经过程潜活动,另任川黔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将其四个师驻防黔江、酉阳、秀山及湘西边境。剿灭了巨匪彭金镛和瞿白垓。
蒋介石费劲心机,拉拢刘文辉、邓锡侯和潘文华,均被三人搪塞过去。蒋认定三人不肯卖命,便胁迫三人家属飞台湾当人质,并赠送飞机票。三人干脆出走成都。12月9日,刘文辉以西康省主席的身份起义,潘文华和邓锡侯以西南行政副长官的身份在彭县龙兴寺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参加彭县起义的川军将领还有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原川军保定系首领之一田颂尧,第95军军长黄隐,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陈兰亭以及四川省财政厅长、省银行董事长邓汉祥等。四川挺进军总司令范绍曾亦于同月在渠县通电起义。成都市长冷寅东亦宣布起义。此外,参与起义的还有陈克非、喻孟群、刘兆藜诸部。起义后,党中央任命潘文华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1950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潘文华向志愿军捐献寒衣款二千万元(当时币值)。潘文华一生爱国爱民,敬老尊贤,宽厚信守,热爱桑梓,重视教育,关怀青少年。至今人们赞颂不已,记忆犹新。
==='''因病逝世'''===
惜于1950年11月12日病逝于成都,终年64岁。中央人民政府发来唁电,遗体覆盖国旗,殡葬于成都武侯祠 。墓地在今成都市正则会计师学院内,保存完好。(遗言葬于刘湘墓旁。当时刘湘陵园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潘墓距刘墓直线距离仅300米左右。)
<ref>[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jryw/2019/3/193694741BI92KBFEB1F18HJCE8G2.html 探秘“爱乡将军”潘文华故居]中红网</ref>
==='''重庆市长'''===
一、二军大战时候,他在合川和刘斌对垒,等到重庆丢失,二军系大败,他只有手下郭勋祺一个团留在四川。后来杨森借吴佩孚之力杀回四川,他随刘湘复起,被北洋政府授予植威将军,国防军第三十三师师长时,奉命举办军官传习所培训干部。1926年北伐开始,潘文华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第四师师长,兼重庆市市长。在重庆市市长任职期间,倡导开办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解决居民照明用水难题,整顿街道,发展工商业,修渝简公路,支持重庆抗日运动。对于其故乡仁寿县,更是不遗余力地资助,曾捐款赈荒;指定自己开办的补益大药房,为仁寿免费提供防疫药品;曾出假条据,抵任务,减轻仁寿应征兵员;曾派一团的兵力,修筑文宫至藉田铺的公路,长达20余公里;先后捐资11万银元在仁寿文宫乡创办"文华中学",为家乡培养人才。
有了路,潘文华任期9年内,重庆拓城迈开大步,向西冲破浮图关,将一个叫沙坪坝的小镇扩展为文化区;向北延展到江北城,向南扩大到南岸区,一座有规模的近代城市终于呈现在群山环抱的两江之滨,以至1935年3月12日,蒋介石首飞重庆后,深感这里有大山大水大气候,"可作大后方首选地。"此时正值华北日军嚣张,《何梅协定》签字前夕,蒋介石自知中日难免一战,重庆成了他心理的最后防线。这在日前公布的蒋介石日记中有清楚记载。
==='''爱乡将军'''===
潘文华戎马倥偬,却不忘民。热爱家乡,不忘桑梓,值得赞颂。1934年,潘文华派周万俊率领部队修筑成都至借田一段公路。1937年元月又开工修筑借田至仁寿城的公路,于1939年全线通车,全长99公里,涵洞二百余个,老百姓未摊一分钱,概由潘文华负担。
潘文华回故里,必来文华中学向师生致意,并设慰劳筵席。
==='''事迹陈列'''===
潘文华还在文宫乡捐资创办私立文华民众教育馆一所。又发给文宫乡农民每户一本《农民识字课本》,促其学习。1935年,潘文华在文宫镇朝阳山观音阁兴办图书馆一所,供中小学生及社会民众阅览。潘文华划数十亩土地作图书馆的固定资金。不仅如此,潘文华还在仁寿县立中学设"文华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异者(前三名)发给奖学金,以资关怀鼓励。潘文华胞弟潘昌猷,也曾赠给文华中学有关书籍和药物,曾于1944年捐赠给仁寿县女子中学图书及劳作器械购置费十万元(法币)。
潘文华自幼家贫孤苦,对曾给以同情和支援者表示谢意,不忘酬谢。1922年他返乡拜谒母墓时,拜见小时乳母李婆婆,并以厚礼酬谢。叔父潘贵成被他多次接到重庆休养,待之如父母。对资助他上学的潘秀峰更从重酬报。他对拳术老师潘书堂尤为敬重,只要回家都备礼拜见。对两次保他去工作的贾金华,赠送给几十亩土地让其欢度晚年。
==='''重视教育'''===
潘文华当了将军之后,热爱家乡,不忘桑梓。1934年,文宫士绅拟培植壁山庙为校址,兴办小学。一切商妥,唯差小学基金。潘文华知道后,立即捐洋一千元,于是[[文巷小学]]于1935年秋开始招生。学校的仪器、风琴等大量设备全由他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