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歐陽偉豪

增加 155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視頻
==鋌而走險講粗口 為博觀眾一笑==
 
Ben Sir 從節目的學術嘉賓到擔正任綜藝節目主持,冒險選擇談粗口文化使他一炮而紅。「粗口是語言不可劃缺的一部分,無可避免。既然是必然存在,談及時也不別過分美化或魔化,平常心就好。」每種語言總有幾個字來負責宣洩最高漲的情緒,響亮之餘,Ben Sir 指粵語粗口的五位將軍更是「全職員工」,沒人替班,年終無休;語法上,更可跟「鬼」字互換,生動有趣。
==俏皮講師-雅俗共賞==
 
大家不要忘記 Ben Sir 的另一個身份——大學講師。他開設的「追踪粵語」屬於通識教育類課程,全部學生皆可修讀。要讓醫科生學語法?讓工程師學語言流變?這些讓其他老師頭疼的問題,在 Ben Sir 手中確實如魚得水。原來平日課堂上的 Ben Sir 也不忌諱跟學生探討各種詞句的語法,粗口自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最着迷的一環,可說是訓練有素,駕輕就熟。
==撐粵先鋒:時勢造英雄 拯救母語契機==
 
追朔撐粵語行動的歷史,可談到2010廣州的撐粵語行動,觸發 Ben Sir 落手落腳來撐粵語。穗港語言同根,雖花開兩地,卻仍相依為命,甚至唇亡齒寒。遠在兩地矛盾愈演愈烈之前,一些有經驗的傳媒和文化界人士已洞悉這場風暴的來臨,Ben Sir 當時獲明窗出版社邀請出版了《撑廣東話》,視為對廣州撐粵語行動的回應,也是港人保衛粵語意識的開端。<ref>{{cite web|url=http://news.mingpao.com/pns/%E6%AD%90%E9%99%BD%E5%81%89%E8%B1%AA%EF%B9%95%E6%92%90%E5%AF%AB%E7%B2%B5%E8%AA%9E/web_tc/article/20150718/s00012/1437156035489|title=歐陽偉豪:撐寫粵語|publisher=明報|date=2015-07-18|accessdate=2019-12-27}}</ref>
== 歐陽偉豪:「唔簽」的港式情懷 特首支持港隊的偽術視頻=={{#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ffEvhcZY4|alignment=inline|dimensions=46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Ben Sir 教你廣東話奧妙}}
==歐陽偉豪:「唔簽」的港式情懷 特首支持港隊的偽術==
2010年6月-8月,廣州市民不滿政府進一步壓縮粵語空間,將廣州電視台頻道的主要播音從粵語改為普通話的提案發布後,引發部分年輕人多次上街,發起「撐粵語」行動,可惜遭官方壓制,「推普廢粵」之爭不了了之。
==多重身份反成制肘 學語言明辨登堂與入室==
 
能者多勞,Ben Sir 身兼多職,撐廣東話是不是變得事半功倍?筆者問。Ben Sir反而覺得這麼多的身份讓他覺得有些綁手綁腳。隨着知名度提高,現在也要變得謹言慎行。「起初也只是在 Facebook 上『自 high』(自我陶醉)一下,或者發一下牢騷。從2014年開始,我確實有意在 Facebook 上多滲透一些關於語言偽術的語法分析,間中(偶爾)來抽水(調侃),觀眾共鳴感更強。但事實上,我更希望兩者能被分開討論,撇除兩者的互相影響,這樣更為直接和深刻。」
「收到電視台邀請在節目上談粗口語法,我也考慮了59秒。」Ben Sir道。那剩下1秒作甚?當然是答應啦!
 
聽到自己的新節目反響甚好,Ben Sir 固然高興,不枉自己與台前幕後絞盡腦汁。陽光灑在 Ben Sir 的頭髮上,銀絲若隱若現,本以為百變的 Ben Sir 要以一個憂鬱的姿態來結束這次訪問,誰知他說:「以後都係玩野,唔會正經架啦!(以後也是詼諧搞怪,不會走正經路線的)」
[https://www.instagram.com/ben_sir_dr_ben/ 歐陽偉豪的Instagram]
 
==參考文獻==
16,5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