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瀉火之劑

增加 5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半夏瀉心'''
(湯,仲景)黃連芩,乾薑甘草與人參。大棗和之治虛痞,法在降陽而和陰。〔半夏半斤,黃連一兩,乾薑、黃芩、甘草(炙)、人參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凡用瀉心者,多屬誤下,非傳經熱邪。否而不泰為痞。瀉心者,必交陰陽;通上下者,必和其中,故用參、甘、大棗。〕
'''白虎湯'''
(仲景)用石膏偎,知母甘草梗米陪。(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亦有加入人參者,(名人參白虎湯。)燥煩熱渴舌生苔。(白虎,西方金神。此方清肺金而瀉胃火,故名。然必實熱方可用之,或有血虛身熱,脾虛發熱及陰盛格陽,類白虎湯證,誤投之,不可救也。按:白虎證脈洪大有力,類白虎證脈大而虛,以此為辨。又當觀小便,赤者為內熱,白者為內寒也。)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1,7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