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偷梁换柱

增加 1,5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偷梁换柱1.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2eb250102e3oe.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汉语成语,读音为 tōu liáng huàn zhù,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106730968105055&wfr=spider&for=pc 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2018年2月22日 - 学习三十六计,也许不能让我们更聪明,但能让我们更智慧!我们今天学习三十六中的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ref>
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
示例
他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ref>[http://www.quanxue.cn/CT_BingFa/Ji/Ji25.html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兵法] 《三十六计》25计 【并战】偷梁换柱【原文】频更其阵, 抽其劲旅, 待其自败,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ref>
==原文释义==
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成功。本卦初九?《象》辞:“曳其轮,义无咎也。”意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ref>[https://www.docin.com/p-2168776807.html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docx - 豆丁网] 2019年1月18日 - 12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篇一: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 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 《三十六计第一计胜战计》 三十六计第一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ref>
[[File:偷梁换柱3.jpg|缩略图|[http://www.sohu.com/404.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这则按语,主要是从军事部署的角度讲的。古代作战,双方要摆开阵式。列阵都要按东、西、南、北方位部署。阵中有“天横”,首尾相对,是阵的大梁;“地轴”在阵中央,是阵的支枕。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队的地方。因此,观察敌阵,就能发现敌军的主力的位置。如果与友军联合作战,应设法多次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更换它的主力,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它的梁柱,这样一定使它的阵地无法由它自己控制,这时,立即吞并友军的部队。这是吞并这一股敌人再去攻击另一股敌人的首要战
略。<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ff67715000.aspx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第二十五计)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未知作者的偷梁换柱(第二十五计)原文及翻译: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 ①...</ref>
以上的这段按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军阀割据,所谓“友军”,不过只是暂时的联合而已,所以“兼并盟友”是常事。
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 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乘、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
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友军作战不利,借机兼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用。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ref>邹浚智.”从军事到治安—三十六计".台湾:警大通识中心,2015,2</ref>
[[File:偷梁换柱4.jpg|缩略图|左|[http://www.sohu.com/a/118834561_488122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ref>曾春侨等.《如何实践三十六计》.台湾:秀威,2016年</ref>
[[File:偷梁换柱9.jpg|缩略图|[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448_51864819.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128,8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