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980
次編輯
變更
洞头区
,创建页面,内容为“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03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
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03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
洞头区陆地面积172.50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全区现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灵昆5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户籍人口15.4万,2015年常住人口12.91万。
==地名由来==
洞头岛在历史上叫作中界或中界山,最早见于唐朝温州刺史张又新《中界山》诗。《清一统志》舆图中更是明确无误地在今洞头岛位置上标明“中界山”。
在明朝时,倭寇扰边,明政府实行了“海禁”,在洪武十八年明政府内迁了中界(今洞头岛)诸岛居民,诸岛从此荒废。到了清朝初期,为防备沿海的郑成功反清斗争,也实行了“海禁”,中界(洞头)诸岛彻底沦为荒无人烟之地。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9月1日,温州市举行洞头撤县设区动员大会暨授牌仪式。
==位置境域==
温州市洞头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含水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
==地形地貌==
洞头区侵蚀丘陵地貌分布广泛,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中部和洞头岛的西部,山坡较陡,一般30-40°,特别是边缘地带,常有大于40°的陡坡或陡崖出现;顶部较平缓,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烟墩山位于大门岛,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线型坡为主,部分地段为复合型坡。低丘陵(海拔<250米)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半屏岛、三盘岛、小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边角部位,山顶部较平缓,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带有超过35°的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型坡和直线型坡为主,局部为阶梯状复合型坡。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门、洞头两岛,面积小,分布零星。其中洪积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岛屿的沟谷及山麓地带,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海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大门岛及小门岛,在霓屿岛及半屏岛亦有小块分布,地势平坦。
==气候特征==
洞头区属亚热带海洋型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温年月差较小,冬暖夏凉。据197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5℃,年平均降雨量1319.4毫米,年平均总蒸发量1538.3毫米,年总日照1932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由高到低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最大年降雨量为1990年的1822.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971年的647.9毫米,降雨多集中在3-6月和8-9月。每年7-10月,是台风频繁影响的季节,台风及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是影响本区最主要的灾害性气候。2005年5号台风“海棠”在区境内的过程降雨量为472.5毫米,24小时降雨量372.2毫米(7月19日12时至20日12时),1小时降雨量76.3毫米(7月20日1时),均创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洞头区境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常年流水的山间溪流稀少。
==自然资源==
洞头渔场是仅次于舟山渔场的浙江省第二大渔场,面积4800平方公里,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10米等线以内浅海26.6万亩,潮间带滩涂10.16万亩。洞头港是国家一级渔港,东沙港是国务院批准的活海鲜锚地,鹿西港是东南海上最大的水产品市场。全县建有五个海洋捕捞基地,六个海水养殖基地,拥有机动捕捞渔船1200多艘,其中渔轮170多对,海水养殖面积3.0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浙江省紫菜养殖基地。围绕“海字”做文章,继续发展具有海岛优势的临海型经济,初步形成了水产品加工、鱼粉饲料、医药化工、建材制品、电子电器等工业体系,海洋化工、海洋食品和花岗岩开发已成规模,羊栖菜、水产品、医药、化工产品已成为主导性出口产品。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8.44亿元,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和渔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6360元和3206元。
在"渔"方面,全县海域面积达792平方公里。洞头渔场是浙江重要渔场,渔场面积达4800多平方公里,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其中常见的鱼类有40多种,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正逐步形成以羊栖菜、紫菜、网箱养殖为特色的养殖基地。
水产品总产量13.82万吨,实现人均一吨水产品。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1.86万吨,海水养殖产量0.74万吨。渔业机动船1349艘,总吨位40697吨,其中渔轮279艘(含外海单拖),19895吨位。海水养殖面积发展到2.8万亩,有5大类28个养殖品种。羊栖菜养殖面积4200亩,总产2014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栖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渔业总产值54911万元。
在"港"方面,该县水道纵横、港湾多,建港条件比较优越的主要有六大港址,具有良好建港条件的岸线长达三十余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达十五公里,可建各种泊位数百个,泊位吨级包涵瓯江小型船舶至10万吨级以上的巨轮,且水域条件十分理想,集疏运条件相当好,横穿洞头列岛中部的北水道是巨轮进出温州港的咽喉,南面黑牛湾是瓯江口外靠近远洋航线的最大天然锚地,上述深水港群地处温州港的外延位置,是温州市建设深水大港不可多得的港址。
全省唯一以县冠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冬暖夏凉,风光旖旎,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岛多、鱼丰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全县共有7大景区300多个景点,与温州雁荡山、楠溪江形成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洞头县立足于海岛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加大旅游引资和景区开发力度,先后建成3个旅游度假区和仙叠岩娱乐活动中心、半屏山探险猎奇区、大瞿岛渔乡风情基地、竹屿岛野外生存旅游区以及具有军事旅游特色的国防教育基地,逐步形成吃、住、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2000年全年接待旅客16.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社会旅游总收入6750万元,增长11%。洞头还具有对台方面的优势,洞头与台湾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人缘相亲、民间贸易源远流长。洞头设有活海鲜出口、对台贸易、劳务输出锚地,并有对台专用港区以开展对台转口贸易为主的保税仓库,建立了台商投资贸易启动区。
在"油"方面,洞头距正在开发的东海油田最近勘探点仅10多公里,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深水港口资源,决定了洞头在东海油田勘探及开发方面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我县小门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液化石油气储运基地。
在"涂"方面,浅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26.6万亩,潮间带滩涂10.16万亩,发展浅海滩涂养殖潜力很大,也为滩涂围垦拓展国土面积提供了条件。
另外,在对台贸易方面,设有活海鲜出口、对台贸易、劳务输出锚地,辟有对台专用港区。
全县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温州(洞头)半岛工程,成为温州市深水港区和旅游休闲基地,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海上国家公园。
==洞头美景==
洞头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30℃,是温州市唯一一个以县名冠名的省级重点风景区,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余光中曾称其为:“洞天福地从此开头。”全县开发7大景区,推出4条旅游专线,建有3个旅游度假村和2家旅游涉外饭店。旅游项目极具特色,民俗旅游丰富多彩,妈祖文化亘古流芳,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名扬中华,海洋文学、海洋艺术闻名全国。浙江省洞头县的海洋动物故事,已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6。
洞头列岛海岸线曲折,境内良港众多,可建造1至20万吨级泊位90多个,是温州深水大港的重要港口。洞头距离正在开发的东海油田最近勘探点仅10多公里。以建设温州(洞头大门)省级“蓝色工程”示范园区为重点,以一期投资3.5亿元的小门岛液化石油气中转站及5万吨级深水码头建成投入使用为标志,洞头县综合开发港口、建设石化储运中转基地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今日洞头,水、电、路、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温州(洞头)半岛工程、五岛相连工程等进展顺利,“小岛变大岛、大岛变半岛”这几代海岛人的梦想将变成现实;汽车轮渡和一批高速客轮投入营运,海岛交通大大改善;新建、扩建一批蓄供水设施;温州至洞头第二回35KV输电工程竣工;在温州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程控、村村通电话;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海岛环境进一步改善;灵霓北堤顺利通车,洞头成为了东海之滨的经济前线,滨海城市的最前沿。
==文化发展==
史书称洞头外载海洋,内资三江(即瓯江、鳌江、飞云江),“盗得之可以为巢,我得之可以堵守”,故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南宋以来各个朝代都在洞头诸岛设兵寨,建在几个山头的烽火墩遗址至今尚存。农民起义军元代黄岩的方国珍、清代福建的蔡牵都曾在此设寨驻扎,屡败官兵。明末郑成功从厦门率师北上抗清,曾在洞头的大、小门和大瞿岛备战休整7个多月。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人民解放军曾先后四出五进上岛进剿国民党残余部队,1952年1月5日,由铁道游击队组建的团队攻占胜利岙的观潮山,是洞头解放的最后一仗。此后,岛上军民联防共守海疆蔚然成风,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闻名全国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以该连的成长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海岛女民兵》、电影《海霞》风靡全国。洞头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和渔民长年经风搏浪的生涯,造就了洞头人民尚武卫疆、爱国爱岛的品格,凝结了“海霞”精神,其中详情,参观女子连纪念馆时再作介绍。
同时,由于不同地域移民的共住,洞头成了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汇地,长期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如船上敬妈祖,出海迎“头鬃”,祈佑放水灯,节庆赛灯会等,独具浓郁的渔乡风味。岛上文艺工作者搜集的海洋鱼类故事,创作的反映渔村民情风俗的歌舞,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游客们身临其境,定会有深切的感受。近些年,以弘扬海洋特色文化,促进百岛旅游发展为主旨,创办了“渔家乐”民俗风情旅游节,已举办四届。节庆期间进行的活动丰富多彩;民俗踩街展示、文艺演出、绝技绝活表演、风光摄影展览、文化名人采风活动、渔乡美食菜肴评选等,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景点==
仙叠岩:海滩、礁石、巨岩浑然一体。传说巨石为神仙所叠,,故名。泛舟海面,可见十八钓鱼台、蛤蟆欲仙等景观。仙叠岩下鼓浪洞,系一条狭长深邃海沟,大浪冲刷,波涛上涌,声如巨雷。仙叠岩景观富有层次,有"海上盆景园"之美誉。
位于南炮台山景区。大沙岙沙滩,长450米,宽400米,三面环山成凹形。沙质细腻洁净,海水澄碧,滩平浪缓。游泳时尚可在礁石嶙峋崖边拾螺捉蟹,钓鱼烹食。
大沙龙海滨浴场:位于半屏西北侧,与洞头渔港码头相对,又称百步沙,水浅沙细,沙层厚达数米。滩上多贝壳,漫步沙滩伸手可拾,也可戏水踏浪。
半屏绝壁:在半屏山东侧,断崖峭壁屏立于万顷波涛之旁。崖壁中截,有岩景如黑龙腾海,崖下有龙宫门洞穴,东侧有孔雀屏。乘船绕行,可见渔翁扬帆、泥牛入海、虾将岩、八仙过海、听潮屏等众多岩石景观,船移景换。
郑成功练兵场遗址位于大瞿岛顶峰。系清顺治年是(1644~1661),郑成功战清兵曾在此休整而开壁的操练场地。
大石滩:在大瞿岛东面有一片海岸开阔的石滩,面积约0.6公顷。滩上堆满各种巨型卵石,石滩附近有宋人面壁、白龙吸水、海径天门、佛手掌、卧牛石等景观。
石佛观海:为大瞿岛东海岸的一块高约10米的礁石,兀立海边,酷似一尊拱手趺坐于莲花台上观音像,正对波涛万顷东海。
鸟岛:双峰岛、北摆岛、南摆岛为候鸟栖息地,夏秋间鸟类成行成队飞抵鸟岛,生育繁殖,有海鸥、白鹭、海燕、赤嘴鹭鸶等,其数量达万只以上,或成群飞翔,或扑击捕食,或吱吱鸣叫,可搅胜猎奇,可摄影作画。
佛掌峰:位于大瞿岛景区,由位于浙江洞头县城西南约9公里的大瞿山及其东南侧约11公里的双峰山、南摆屿、北摆屿等鸟岛组成,景区面积约6.05平方公里。大瞿岛有“七十二胜景”之称,岛上林木成萌,繁花似锦,被誉为“海上绿洲”、“海外桃源”。
城市荣誉:洞头入选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参考文献==
洞头区陆地面积172.50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全区现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灵昆5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户籍人口15.4万,2015年常住人口12.91万。
==地名由来==
洞头岛在历史上叫作中界或中界山,最早见于唐朝温州刺史张又新《中界山》诗。《清一统志》舆图中更是明确无误地在今洞头岛位置上标明“中界山”。
在明朝时,倭寇扰边,明政府实行了“海禁”,在洪武十八年明政府内迁了中界(今洞头岛)诸岛居民,诸岛从此荒废。到了清朝初期,为防备沿海的郑成功反清斗争,也实行了“海禁”,中界(洞头)诸岛彻底沦为荒无人烟之地。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9月1日,温州市举行洞头撤县设区动员大会暨授牌仪式。
==位置境域==
温州市洞头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含水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
==地形地貌==
洞头区侵蚀丘陵地貌分布广泛,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中部和洞头岛的西部,山坡较陡,一般30-40°,特别是边缘地带,常有大于40°的陡坡或陡崖出现;顶部较平缓,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烟墩山位于大门岛,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线型坡为主,部分地段为复合型坡。低丘陵(海拔<250米)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半屏岛、三盘岛、小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边角部位,山顶部较平缓,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带有超过35°的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型坡和直线型坡为主,局部为阶梯状复合型坡。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门、洞头两岛,面积小,分布零星。其中洪积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岛屿的沟谷及山麓地带,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海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大门岛及小门岛,在霓屿岛及半屏岛亦有小块分布,地势平坦。
==气候特征==
洞头区属亚热带海洋型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温年月差较小,冬暖夏凉。据197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5℃,年平均降雨量1319.4毫米,年平均总蒸发量1538.3毫米,年总日照1932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由高到低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最大年降雨量为1990年的1822.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971年的647.9毫米,降雨多集中在3-6月和8-9月。每年7-10月,是台风频繁影响的季节,台风及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是影响本区最主要的灾害性气候。2005年5号台风“海棠”在区境内的过程降雨量为472.5毫米,24小时降雨量372.2毫米(7月19日12时至20日12时),1小时降雨量76.3毫米(7月20日1时),均创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洞头区境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常年流水的山间溪流稀少。
==自然资源==
洞头渔场是仅次于舟山渔场的浙江省第二大渔场,面积4800平方公里,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10米等线以内浅海26.6万亩,潮间带滩涂10.16万亩。洞头港是国家一级渔港,东沙港是国务院批准的活海鲜锚地,鹿西港是东南海上最大的水产品市场。全县建有五个海洋捕捞基地,六个海水养殖基地,拥有机动捕捞渔船1200多艘,其中渔轮170多对,海水养殖面积3.0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羊栖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浙江省紫菜养殖基地。围绕“海字”做文章,继续发展具有海岛优势的临海型经济,初步形成了水产品加工、鱼粉饲料、医药化工、建材制品、电子电器等工业体系,海洋化工、海洋食品和花岗岩开发已成规模,羊栖菜、水产品、医药、化工产品已成为主导性出口产品。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8.44亿元,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和渔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6360元和3206元。
在"渔"方面,全县海域面积达792平方公里。洞头渔场是浙江重要渔场,渔场面积达4800多平方公里,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其中常见的鱼类有40多种,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正逐步形成以羊栖菜、紫菜、网箱养殖为特色的养殖基地。
水产品总产量13.82万吨,实现人均一吨水产品。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1.86万吨,海水养殖产量0.74万吨。渔业机动船1349艘,总吨位40697吨,其中渔轮279艘(含外海单拖),19895吨位。海水养殖面积发展到2.8万亩,有5大类28个养殖品种。羊栖菜养殖面积4200亩,总产2014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栖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渔业总产值54911万元。
在"港"方面,该县水道纵横、港湾多,建港条件比较优越的主要有六大港址,具有良好建港条件的岸线长达三十余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达十五公里,可建各种泊位数百个,泊位吨级包涵瓯江小型船舶至10万吨级以上的巨轮,且水域条件十分理想,集疏运条件相当好,横穿洞头列岛中部的北水道是巨轮进出温州港的咽喉,南面黑牛湾是瓯江口外靠近远洋航线的最大天然锚地,上述深水港群地处温州港的外延位置,是温州市建设深水大港不可多得的港址。
全省唯一以县冠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冬暖夏凉,风光旖旎,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岛多、鱼丰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全县共有7大景区300多个景点,与温州雁荡山、楠溪江形成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洞头县立足于海岛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加大旅游引资和景区开发力度,先后建成3个旅游度假区和仙叠岩娱乐活动中心、半屏山探险猎奇区、大瞿岛渔乡风情基地、竹屿岛野外生存旅游区以及具有军事旅游特色的国防教育基地,逐步形成吃、住、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2000年全年接待旅客16.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社会旅游总收入6750万元,增长11%。洞头还具有对台方面的优势,洞头与台湾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人缘相亲、民间贸易源远流长。洞头设有活海鲜出口、对台贸易、劳务输出锚地,并有对台专用港区以开展对台转口贸易为主的保税仓库,建立了台商投资贸易启动区。
在"油"方面,洞头距正在开发的东海油田最近勘探点仅10多公里,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深水港口资源,决定了洞头在东海油田勘探及开发方面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我县小门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液化石油气储运基地。
在"涂"方面,浅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26.6万亩,潮间带滩涂10.16万亩,发展浅海滩涂养殖潜力很大,也为滩涂围垦拓展国土面积提供了条件。
另外,在对台贸易方面,设有活海鲜出口、对台贸易、劳务输出锚地,辟有对台专用港区。
全县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温州(洞头)半岛工程,成为温州市深水港区和旅游休闲基地,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海上国家公园。
==洞头美景==
洞头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30℃,是温州市唯一一个以县名冠名的省级重点风景区,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余光中曾称其为:“洞天福地从此开头。”全县开发7大景区,推出4条旅游专线,建有3个旅游度假村和2家旅游涉外饭店。旅游项目极具特色,民俗旅游丰富多彩,妈祖文化亘古流芳,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名扬中华,海洋文学、海洋艺术闻名全国。浙江省洞头县的海洋动物故事,已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6。
洞头列岛海岸线曲折,境内良港众多,可建造1至20万吨级泊位90多个,是温州深水大港的重要港口。洞头距离正在开发的东海油田最近勘探点仅10多公里。以建设温州(洞头大门)省级“蓝色工程”示范园区为重点,以一期投资3.5亿元的小门岛液化石油气中转站及5万吨级深水码头建成投入使用为标志,洞头县综合开发港口、建设石化储运中转基地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今日洞头,水、电、路、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温州(洞头)半岛工程、五岛相连工程等进展顺利,“小岛变大岛、大岛变半岛”这几代海岛人的梦想将变成现实;汽车轮渡和一批高速客轮投入营运,海岛交通大大改善;新建、扩建一批蓄供水设施;温州至洞头第二回35KV输电工程竣工;在温州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程控、村村通电话;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海岛环境进一步改善;灵霓北堤顺利通车,洞头成为了东海之滨的经济前线,滨海城市的最前沿。
==文化发展==
史书称洞头外载海洋,内资三江(即瓯江、鳌江、飞云江),“盗得之可以为巢,我得之可以堵守”,故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南宋以来各个朝代都在洞头诸岛设兵寨,建在几个山头的烽火墩遗址至今尚存。农民起义军元代黄岩的方国珍、清代福建的蔡牵都曾在此设寨驻扎,屡败官兵。明末郑成功从厦门率师北上抗清,曾在洞头的大、小门和大瞿岛备战休整7个多月。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人民解放军曾先后四出五进上岛进剿国民党残余部队,1952年1月5日,由铁道游击队组建的团队攻占胜利岙的观潮山,是洞头解放的最后一仗。此后,岛上军民联防共守海疆蔚然成风,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闻名全国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以该连的成长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海岛女民兵》、电影《海霞》风靡全国。洞头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和渔民长年经风搏浪的生涯,造就了洞头人民尚武卫疆、爱国爱岛的品格,凝结了“海霞”精神,其中详情,参观女子连纪念馆时再作介绍。
同时,由于不同地域移民的共住,洞头成了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汇地,长期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如船上敬妈祖,出海迎“头鬃”,祈佑放水灯,节庆赛灯会等,独具浓郁的渔乡风味。岛上文艺工作者搜集的海洋鱼类故事,创作的反映渔村民情风俗的歌舞,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游客们身临其境,定会有深切的感受。近些年,以弘扬海洋特色文化,促进百岛旅游发展为主旨,创办了“渔家乐”民俗风情旅游节,已举办四届。节庆期间进行的活动丰富多彩;民俗踩街展示、文艺演出、绝技绝活表演、风光摄影展览、文化名人采风活动、渔乡美食菜肴评选等,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景点==
仙叠岩:海滩、礁石、巨岩浑然一体。传说巨石为神仙所叠,,故名。泛舟海面,可见十八钓鱼台、蛤蟆欲仙等景观。仙叠岩下鼓浪洞,系一条狭长深邃海沟,大浪冲刷,波涛上涌,声如巨雷。仙叠岩景观富有层次,有"海上盆景园"之美誉。
位于南炮台山景区。大沙岙沙滩,长450米,宽400米,三面环山成凹形。沙质细腻洁净,海水澄碧,滩平浪缓。游泳时尚可在礁石嶙峋崖边拾螺捉蟹,钓鱼烹食。
大沙龙海滨浴场:位于半屏西北侧,与洞头渔港码头相对,又称百步沙,水浅沙细,沙层厚达数米。滩上多贝壳,漫步沙滩伸手可拾,也可戏水踏浪。
半屏绝壁:在半屏山东侧,断崖峭壁屏立于万顷波涛之旁。崖壁中截,有岩景如黑龙腾海,崖下有龙宫门洞穴,东侧有孔雀屏。乘船绕行,可见渔翁扬帆、泥牛入海、虾将岩、八仙过海、听潮屏等众多岩石景观,船移景换。
郑成功练兵场遗址位于大瞿岛顶峰。系清顺治年是(1644~1661),郑成功战清兵曾在此休整而开壁的操练场地。
大石滩:在大瞿岛东面有一片海岸开阔的石滩,面积约0.6公顷。滩上堆满各种巨型卵石,石滩附近有宋人面壁、白龙吸水、海径天门、佛手掌、卧牛石等景观。
石佛观海:为大瞿岛东海岸的一块高约10米的礁石,兀立海边,酷似一尊拱手趺坐于莲花台上观音像,正对波涛万顷东海。
鸟岛:双峰岛、北摆岛、南摆岛为候鸟栖息地,夏秋间鸟类成行成队飞抵鸟岛,生育繁殖,有海鸥、白鹭、海燕、赤嘴鹭鸶等,其数量达万只以上,或成群飞翔,或扑击捕食,或吱吱鸣叫,可搅胜猎奇,可摄影作画。
佛掌峰:位于大瞿岛景区,由位于浙江洞头县城西南约9公里的大瞿山及其东南侧约11公里的双峰山、南摆屿、北摆屿等鸟岛组成,景区面积约6.05平方公里。大瞿岛有“七十二胜景”之称,岛上林木成萌,繁花似锦,被誉为“海上绿洲”、“海外桃源”。
城市荣誉:洞头入选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