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江孜县

增加 1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卡若拉冰川===
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乃钦康桑峰的组成部分,位于西藏 [[ 浪卡子县 ]] 与江孜县的交界处。公路通过水岭鞍部的海拔是5045米,乃 [[ 钦康桑大雪山 ]] 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山体雄伟,顶部尖锥突兀,坡岭沟壑间终年积雪发育了多条冰川。主峰海拔7191米,卡若拉冰川的冰舌前缘海拔为5560米,最低冰层高度每年随气温变化而略有升降,卡若拉冰川的融水是年楚河的东部源地。传说古时江孜土地贫瘠干旱, [[ 莲花生大师 ]] 便派侍从“ [[ 乃钦康娃·桑布 ]] ”化为一座大雪山(乃 [[ 钦康桑大雪山 ]] ),雪水融化后潺潺流向江孜,变成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沿河人们初尝了乳汁般的甘露圣水,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年”(尝试),把这条河流经的地方叫“年堆”(年河上游),“年麦”(年河下游)。
===江孜地毯厂===
江孜地毯织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年间,江孜地毯是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向朝庭进贡的主要贡品。 [[ 清朝 ]] 大贪官 [[ 和坤 ]] 为了取悦王宫显贵,曾命其弟驻藏办事大臣 [[ 和宁 ]] 往京城运去大量江孜地毯。可见江孜地毯在当时风糜京城。江孜地毯厂创建于1973年,占地1.5万平方米。生产工人160人。江孜地毯厂坐落在江孜县城西北。江孜地毯厂生产的“宗山”牌系列产品共一百多个品种,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制做。1980年获国务院轻工部颁发的全国轻工业产品优质奖,1984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多次获得全国 [[ 少数民族 ]] 用品优质奖。“宗山牌”地毯是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获西藏民族手工业旅游纪念品优质奖。产品远销欧、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ref>[http://xz.people.com.cn/n/2014/0708/c138901-21606268.html 西藏江孜“仲丝”卡垫:“英雄城”里的艺术瑰宝],人民网 2014年07月08日09:32 </ref>。
===金嘎溶洞===
[[File:金嘎溶洞.jpg|缩略图|右|金嘎溶洞[http://s10.sinaimg.cn/mw690/0060ePnxzy6WhVfpCXf39&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7d8644f0102vy8f.html 来自新浪网图片]]]
位于江孜县金嘎乡,距江孜县城45公里。传说金嘎一带曾是一片湖水,四周山上森林茂盛,猛兽出没,人类无法生存。为弘扬佛法,解救众生,莲花生大师用法剑劈山倒海,斩妖驱邪,便形成了这样的地势地貌。 [[ 金嘎溶洞 ]] 外观尤如堆放着的锋利兵器,形同度母静坐,洞内如同鸡尾。溶洞洞口宽约8米,高近2米,洞深约40米,其空间能容纳108名僧人诵经。
自上而下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 [[ 南木朗·多吉堆窘 ]] 大泽师等6位高僧的修行洞以及形态逼真的 [[ 米拉日巴 ]] 、十六罗汉、大象、 [[ 蝎子 ]] 、天龙、 [[ 地蛇 ]] 、日、月等80余种画面。由山羊指路,经21级台阶,借助 [[ 大鹏鸟 ]] 嘴中绳子,通过量刑洞,越过长短通道就可以品尝传说是 [[ 莲花生大师 ]] 、金刚手菩萨等加持的圣水以及 [[ 无量寿佛 ]] 恩赐的寿酒。在莲花生殿堂可以看到天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石靴和空行母 [[ 康珠益希加 措8 措]]8 岁时的脚印。 [[ 溶洞 ]] 西北侧有一处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
==名优特产==
===江孜扎西洁白糌粑===
江孜县是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气候怡人、土壤肥沃、水质好、无污染,盛产优质青稞,因营养丰富、口感好而名扬全区。江孜扎西洁白 [[ 糌粑 ]] 由江孜青稞精心加工而成。历史上的江孜高级脱皮糌粑曾是江孜法王 [[ 饶丹贡桑帕 ]] [[ 一世班禅克珠 ]] [[ 贵族 ]] 使用的主要食品<ref>[http://tibet.cctv.com/20090524/103314.shtml 记者见闻:优质糌粑进城来 农民致富有门道],央视网 2009年05月24日 16:20</ref>。
===江孜酥油、奶渣===
江孜县有天然草场300万亩,人工草场8万亩。盛产的优质 [[ 酥油 ]] 、奶渣,闻名区内外,其采用新鲜牛奶提炼而成,原料纯净、营养丰富、味道香醇、新鲜爽口、使用方便。
====卡垫溯源====
据说,卡垫最早源于江孜西南的 [[ 岗巴 ]] 地方,但织得很粗糙。 [[ 清朝 ]] 初年,江孜最有名的 [[ 噶西(多仁)家族 ]] 从岗巴引进卡垫生产,并且将编织技术传给全城居民。从此,编织卡垫成了江孜人独特的职业。
早期的卡垫没有图案,颜色也单调。后来一些织工,借鉴内地绸缎上的图案、唐卡和壁画,设计了诸如“二龙戏珠”、“彩云飞龙”、“青龙彩凤”、“花鸟”等 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样,编织技艺也日臻成熟。从此,江孜卡垫以色泽鲜丽、毯面柔软、手感强烈、图案丰富享誉全藏,甚至名扬 [[ 不丹 ]] [[ 尼泊尔 ]][[ 、印度 ]] 等国。
江孜卡垫生产最盛时期,家家户户都在编织,熟练织工多达上千人。 [[ 噶西(多仁) ]] 、帕拉、吉普等贵族庄园内均设有规模大小不等的作坊。西藏地方政府也在江孜 开设了编织卡垫的专门机构,称为“ [[ 措巴 ]] ”;并且委派一位五品官担任总管,下设“乌钦”(总工头)主持织垫事宜,并有4名“措米”(老师傅)为其助手。
从前,“措巴”每年都要派人去 [[ 拉萨 ]] 专为 [[ 达赖喇嘛 ]] 和地方政府编织卡垫以及其他羊毛织品。十三世达赖喇嘛 [[ 土登嘉措 ]] 时期,江孜织工索朗多布杰手艺高超,曾为达 赖喇嘛织了双龙靠垫、净水瓶袋等著名织品,被封为五品官。民主改革后,江孜卡垫业在中央政府的关怀下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编织的“ [[ 布达拉宫 ]] ”、“ [[ 珠穆朗玛 ]] ”、“ [[ 万里长城 ]] ”等壁毯和地毯,是享誉国内外的精品。
==视频==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