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柷

增加 6,4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柷
| 图像 =
[[File:Ghfdytty.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9D%8E%E6%9F%B7&step_word=&hs=2&pn=2&spn=0&di=80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891233653%2C2884189869&os=1120723116%2C2018198584&simid=3383846293%2C111749999&adpicid=0&lpn=0&ln=114&fr=&fmq=157715300426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a2.att.hudong.com%2F55%2F01%2F01300000102460121456016180972_s.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wthj_z%26e3Bv54AzdH3Foth15vAzdH3FfrAzdH3Fq6AzdH3Fitfp56yAzdH3Fej6ft5g_z%26e3B15%3Fej6%3Dd%26itft1jg%3D11gvDA%2CFpRAnVXAg1nu2Q%2CJW2&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www.baike.com/wikdoc/sp/qr/history/version.do?ver=2&hisiden=ddncDA,FtRA3VXAnd3fgQ,JWg 来自互动]]]
 
| 出生日期 = 892年9月27日
| 出生地点 = 长安(陕西西安)
| 职业 = 哀帝、昭宣光烈孝皇帝
}}
 
'''李柷'''(西元 892年-西元 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西元 904年-西元 907年在位),號[[唐哀帝]]。乾宁四年(西元 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西元 903年),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西元 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柷即位。在位期间,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17岁。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其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柷初名李祚,景福元年九月三日(892年9月27日),出生在长安宫廷里,是唐昭宗第九子。乾宁四年(897年),受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br>
 
'''继承帝位'''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弑杀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胁迫昭宗迁往洛阳)及其昭仪妃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次日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中午时分,又由宰相柳璨、独孤损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仅十三岁的李祝登基,他被朱温吓破了胆,不敢立年号,沿用唐昭宗的年号天祐。<br>
 
'''朱氏自封'''
 
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待遇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br>
 
'''为政举措'''<br>
 
唐哀帝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 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br>
唐哀帝在位期间,只有两件事是他自己主张做的,但都没成功。<br>
一件事是天祐二年(905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违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br>
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br>
 
'''白马之变'''<br>
 
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br>
天祐二年(905年)十二月,朱全忠因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私侍积善宫(何太后居所),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处死了蒋玄晖,密令蒋殷、赵殷衡在积善宫缢死何太后,并迫哀帝下诏称何太后是因秽乱宫闱而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以太后丧废朝三日,并以太后丧及宫闱丑闻故废除新年郊礼。不久,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br>
 
'''被迫让位'''<br>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哀帝在朱全忠及其亲信逼迫下把皇位“禅让”给了朱全忠,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 <br>
 
'''惨遭鸩亡'''<br>
 
唐哀帝“禅位”以后,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被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尊奉哀帝为天下共主,哀帝的存在使得朱全忠不安,于是在天祐五年(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毒死李柷。其死后谥号为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菏泽定陶县)。<br>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原打算立庙号。但后唐群臣认为: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本人又是亡国之君,因此没给庙号,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br>
 
==历史评价==
《旧唐书》:哀帝之时,政由凶族。虽揖让之令,有类于山阳;而凌逼之权,过逾于侯景。人道浸薄,阴骘难征,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勋华受命,揖让告终。逆取顺守,仁道已穷。暴则短祚,义则延洪。虞宾之祸,非止一宗。<ref>[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3521 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本纪第二十下·哀帝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2-14]</ref> <br>
《中国皇帝全传》:在位3年,成了唐王朝的终结者,短暂一生,的确悲哀。<br>
 
== 参考文献 ==
[[Category:唐朝皇帝]]
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