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汇区

增加 4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徐汇区.jpg|缩略图|右|徐汇区[http://city.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701/201701030916335543.jpg 原图链接][http://city.eastday.com/eastday/city/gk/20170103/u1a12584958.html 来自东方网图片]]]
'''徐汇区''',是中国 [[ 上海市 ]] 的一个市辖区,位于 [[ 上海 ]] 市中心,因为明末大臣、学者、天主教教友领袖 [[ 徐光启 ]] 及其后代居住于此而得名。徐汇区东与 [[ 黄浦区 ]] 毗邻,与 [[ 浦东新区 ]] [[ 黄浦江 ]] 相望,西与闵行区相邻,北与 [[ 静安区 ]] [[ 长宁区 ]] 接壤。全境面积54.9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0.94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82平方千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户籍人口909,294人,常住人口1,085,130人。邮政编码200030,区人民政府驻漕溪北路。
辖区内有多所高等学校,包括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 华东理工大学 ]] 和专业特色显著的 [[ 上海师范大学 ]] [[ 上海医科大学 ]] ,以及著名艺术院校 [[ 上海音乐学院 ]] 等。学科涵盖文、理、工、商、医、法、师范、艺术等,为上海科教文化最齐全最集中之地区,被誉为“上海科教文化核心区”。上海市徐汇中学为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中学,其建筑古迹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徐汇区位于上海之中心地带,东临 [[ 黄浦江 ]] 中段。
上海的 [[ 浦东 ]] 和北部宝山一带,由 [[ 长江 ]] [[ 吴淞江 ]] 交汇冲刷所携带的泥沙淤积于 [[ 珊瑚 ]] 礁而形成。但北部的嘉定、中部的闵行、西部的青浦和 [[ 松江 ]] 、以及南部的奉贤早在 [[ 汉朝 ]] 就已经存在。
[[ 东汉时期 ]] ,海岸线沿着今天的嘉定以东——宝山大场——卢湾——奉贤以东一线。吴淞江为上海境内的最大江河,自太湖向东注入东海,徐汇区区境在当时已初步形成于吴淞江出海口之南岸,东濒东海。
到了 [[ 唐朝 ]] [[ 唐天宝 ]] 十年(公元751年),正式置 [[ 华亭县 ]] ,县治即今松江,这是 [[ 上海地区 ]] 设县之始。此时的吴淞江出海口继续向东推进至今陆家嘴一带,而江水携带的泥沙在南岸不断堆积,形成了今 [[ 长宁区 ]] 静安区的新陆地,吴淞江已向北偏离徐汇区北部区界。
公元3世纪以前, [[ 黄浦江 ]] 江流很短,较为笔直地向南流动,于 [[ 杭州湾 ]] 入海。后几经改道,流向逐渐折向东北,流程也随之延长。到了 [[ 北宋 ]][[ 天圣 ]] 年间,黄浦江已改道经由今龙华地界向北,再转向东流往上海老城厢,初步勾勒出了今徐汇区的滨江地带。至 [[ 元朝 ]] 至顺年间,吴淞江因河道淤积愈发难以通行,大中型船只开始改走江面更宽的黄浦江航行。吴淞江成了今天的苏州河。
[[ 北宋 ]] 时期,以 [[ 吴淞江 ]] 为界,以南仍为 [[ 华亭县 ]] ,以北归入 [[ 昆山县 ]] ,崇明地区属 [[ 海门县 ]] 。徐汇区区境受华亭县管辖,直到 [[ 南宋 ]] 灭亡。
区境在唐、五代、宋时属华亭县高昌乡。
元、明、清三代属上海县高昌乡。
徐汇区发源于徐家汇地区,而徐家汇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 [[ 明朝 ]] 。明朝晚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科学家 [[ 徐光启 ]] 于蒲汇塘、肇嘉浜和李漎泾三水汇合之处,建立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在墓地附近形成村落,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其地乃三水汇合之处,又为徐氏家族汇居于此,便在 [[ 清朝 ]][[ 康熙 ]] 年间得名徐家汇。
[[ 宣统 ]] 二年(1910年),区境分属 [[ 上海县 ]] [[ 上海城 ]] 、法华乡、漕河泾乡。
1914年, [[ 法国 ]] 殖民主义者第三次扩张,境内今肇嘉浜路以北、华山路以东地区划入法租界范围,其余地区仍属上海县 民国16年,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区境除法租界外,分属沪南区、漕泾区、法华区
[[民国]]16年,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区境除法租界外,分属[[沪南区]]、[[漕泾区]]、[[法华区]]。 [[ 抗日战争 ]] 期间,华界先后分属伪上海市大道政府南市区、沪西区和上海特别市第四、七、八区。 [[ 抗日战争胜利 ]] 后,区境分属上海市第七区( [[ 常熟区 ]] )、第八区(徐家汇区)、第二十六区( [[ 龙华区 ]] )。
1949年5月全境解放,实行军事接管。
1991年5月26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宛平南路、漕溪北路街道办事处,建立新的漕溪北路街道办事处;撤销新乐路、湖南路街道办事处,建立新的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1992年7月8日,市政府决定, [[ 上海县 ]] 龙华乡和虹桥乡的虹三、虹南、星联、长春4个村及梅陇乡的 [[ 桂林 ]] 、牌楼、和平3个村划归徐汇区。9月15日,徐汇区龙华乡人民政府挂牌。7月12日,经市政府批准,设立康健新村街道办事处。1993年6月10日,康健新村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
1994年3月14日,经市政府批准,撤销徐镇路、漕溪北路、天平路、 [[ 永嘉 ]] 路、枫林路街道办事处,建立徐家汇和新的天平路、枫林路街道办事处。
1996年7月25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凌云路街道办事处。
==位置境域==
徐汇区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北纬31°12′,东经120°26′。东以 [[ 陕西 ]] 南路、日晖港与卢湾区毗连,东南隔黄浦江与浦东地区相望,南以淀浦河、西以虹梅路与上海县为邻,北以长乐路、淮海西路与静安、 [[ 长宁 ]] 两区接壤。是青浦、奉贤、 [[ 松江 ]] 、金山等郊县进入市区的咽喉,又是通往浙、闽、赣、皖等省的要道。
==行政区划==
===地质===
区境位于太湖碟形洼地东端,距上海成陆年代最早的冈身地带较近,是冈身与 [[ 黄浦江 ]] 之间的低平冲积平原。基底岩石由古生代碳酸盐岩类,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以及局部凹陷盆地的新生代红色砂砾岩与玄武岩组成。
其上覆盖着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埋深不一。地面表层为褐黄色土层,由亚粘土、粘土构成。下层为灰色粉砂层。据勘察虹桥路市民村一带,距地表10米内为填土层,10米以下至50余米处为粘土、亚粘土及轻亚枯土层,地表下50余米至80米左右处为粉砂、亚粘土层。区境南部长桥一带距地面25米处发现有暗绿色硬土层。龙华等地区为河漫滩相灰色亚砂土或灰色轻亚粘土夹薄层粉砂层所组成。天然含水量高,易产生流沙。潜水埋藏深度一般为0.5米,漕河泾地区为0.3~0.5米,长桥地区为1.3~2米。埋藏较浅的第一承压含水砂层地基承载力约8~14吨/平方米。
===风向===
冬季常受来自 [[ 蒙古高原 ]] 西北季风的影响,寒冷干燥,风速较大,夏季多来自 [[ 太平洋 ]] 洋面的东南风。3月和9、10月为季风过渡时期,多东北风,全年西南风最少。
===降水===
降水量夏季多于冬季,春季又超过秋季。全年无特别干旱季节,年平均降水量为1143.1毫米,月平均降水量以12月的38.5毫米为最少。民国4年12月曾全月无雨。每年6~7月梅雨期雨量集中,降水量最多。清 [[ 光绪 ]] 元年(1875年)6月降水量多达491.9毫米,暴雨主要降于夏秋季,冬季降雪时间短暂。积雪也不深,冰雹的次数和数量都极少。
===雾霜===
境内水汽充沛,空气中凝结核多,风速小,雾日较多。据徐家汇气象台测得每年平均雾日约43天,最多为 [[ 国19 国]]19 年有93个雾日,最少为清 [[ 光绪 ]] 二十七年有3个雾日。在1~5月和10~12月的风小无云夜晚和早晨易出现雾天。境内地势平坦,易受寒潮影响,寒潮来时气温急剧下降,产生霜冻,危害初春和晚秋农作物。平均初霜日为11月20日,平均终霜日是4月24日,全年平均霜期约125.4天,无霜期约240天。
===灾害性天气===
遭受灾害性天气侵袭主要是热带风暴(台风)、 [[ 龙卷风 ]] 、暴雨、冰雹等。台风多在7、8月袭沪,6、9月次之,平均每年约有两次。民国4年7月28日台风以每秒44米的最大风速,将徐家汇观象台风信仪吹折。
1949年7月24日夜台风,暴雨袭沪,灾情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区境肇嘉浜以南房屋倒塌、损坏665间,受灾户达501户2389人,死亡85人,受伤或致病者40余人。
1956年的12级台风把 [[ 徐家汇 ]] 天主堂1米多高,重约400公斤的钢制十字架吹断,龙卷风常在夏秋之间出现。
1962年9月6日晨,龙卷风直扑龙华,擦过龙华塔向西北疾卷,拔起电线杆、房屋,给庄稼和人畜带来很大损失。暴雨主要降于夏、秋季。
1963年9月13日,龙华降暴雨246.7毫米。
1969年8月5日,龙华降暴雨204.4毫米,其中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1.2毫米,曾出现过15分钟内降雨47毫米的记录,致使部分地区积水成灾。区境内出现冰雹次数与数量均极少,据清 [[ 嘉庆 ]] 年间《 [[ 松江府志 ]] 》载:“ [[ 雍正 ]] 元年癸卯(1723年)夏四月八日,大雨雹,大者重五十斤,自龙华至闸港,毙一人,伤者无数”。
==经济发展==
==人口民族==
户籍人口92.08万(2016年);区内有 [[ 回族 ]] [[ 维吾尔族 ]] [[ 哈萨克族 ]] [[ 乌孜别克族 ]] [[ 塔塔尔族 ]] 的群众,信奉 [[ 伊斯兰教 ]] ,但境内无 [[ 清真寺 ]] ,也无教会组织。老年 [[ 穆斯林 ]] 约40人,经常去沪西清真寺和南市小桃园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
==交通==
完成 [[ 衡山路 ]] [[ 淮海路 ]] [[ 武康路 ]] [[ 高安路 ]] 等208条道路的整治,整治车行道面积18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52万平方米。
完成198条道路人行道设施整治,共计八类设施1283处、七类设施246处,其它设施542处,残留障碍物50处,指路牌1034块;更换城市道路路名牌1525块。完成天钥桥路、零陵路、天平路、康健路、汾阳路、丰谷路积水点改善工程6项,完成交通小改小革8处。
==科技==
徐汇,得名于明末著名科学家 [[ 徐光启 ]] ,他曾在此从事科技活动。从此徐汇成为上海开埠以来中西科技交流的发源地之一。徐汇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园区生机盎然。
徐汇区科技资源丰富,区域内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等科研院所 118 所,国家级新兴技术开发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坐落区内。徐汇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技术产业。加快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三区三园 ”建设布局,即徐家汇科技密集区、大学产业园、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光启园、华泾工业区、华东理工大学产业园。
徐汇区境内共有上海交通大学、 [[ 复旦大学 ]] 枫林校区、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徐汇校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 10 余所。区内集中了 [[ 中山医院 ]] 、儿科医院、肿瘤医院、五官科医院等著名医疗机构,每千人病床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上海图书馆 ]] 、上海大舞台( [[ 上海体育 馆)、上海电 影制片厂 ]] [[ 上海交响乐团 ]] [[ 上海体育场 ]] 等文化、体育设施和组织都坐落在徐汇区。
区域内百余所科研院所和高校,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以及科技发明的累累硕果,正在与徐汇区雄厚的综合实力相结合,转化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前进的新动力。
==教育==
徐汇区作为文教先进区拥有以交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上海 ]] 师范大学等全日制大专院校12所,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32所。徐汇区的基础教育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有幼儿园73所,小学62所,普通中学52所,高级中学7所。有南洋模范中学、位育中学、上海中学等一批市、区级重点中学。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确保了徐汇区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众多的文化、体育和宗教场所区内文化团体和体育场馆集中,汇集了 [[ 上海电影制片厂 ]] 、上海交响乐团、 [[ 上海京剧院 ]] 等文艺团体;全球十大图书馆之一的上海图书馆和徐家汇藏书楼蜚声海外;八万人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及上海国际网球中心等都坐落于徐汇区,全区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超过市平均水平25.5%。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的 [[ 龙华寺 ]] [[ 龙华塔 ]] ,素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的天主教徐家汇大堂和衡山路国际礼拜堂,以及新乐路上的东正教圣母大堂等一批宗教场所,奠定了徐汇区作为上海宗教事务活动中心的地位。
===高等教育===
在徐汇区的高等学校中有:
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型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在医学领域久负盛名的上海医学院
专业特色显著为行业培养高级人才的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上海师范大学 ]] [[ 上海音乐学院 ]] [[ 上海戏剧学院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 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 ]] [[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分校的上海市経済管理干部学院
向社会开放的成人高等学校如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职工医学院等
伴随 [[ 民国 ]] 和共和国一起发展起来的百年大学和科教资源,是科教领先的徐汇进一步“科教兴市”的坚实基础,也是徐汇构建“科教兴市核心区”的动力源泉。
===基础教育===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上海市位育高级中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 徐光启墓]]
[[ 龙华塔]]
徐家汇天主堂
60年代初,受国民经济困难的影响,适当收缩群众体育的规模。常熟游泳池、运动场创办体文结合的“音乐茶座”、“体育大世界”等新颖别致的活动,既增收节支,又丰富了市民体育生活。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群众体育又趋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体育场馆被迫停止开放和训练,体育事业遭受严重损害。“文化大革命”后,群众体育再度兴起。
1979年后,体育向社会化发展,先后创建单项和综合性协会17个。同时,在区属场馆中试行“半企业化”,1980年在全市率先实现经费自给。业余训练向厂队挂钩、厂校联办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并注重科学选才、科学育才,市、区先后建立了体育科研所和科研组。培养输送 [[ 李月明 ]] [[ 夏嘉平 ]] [[ 李斐 ]] 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80年代,全区体育场馆设施普遍充实,还新建了徐汇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训练基地和徐汇游泳馆,市属上海游泳馆、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等一批现代化体育设施和专业院所也建造或移址境内,形成了大型先进体育设施集中、举办国际和全国重大比赛频繁、体育训练和体育科研配套的体育中心区域。
==旅游特色==
徐汇旅游的繁荣,洋溢着先人的才智和气魄。相传3世纪吴赤乌年间,在徐汇地域始建 [[ 龙华寺]];元末明初,国家著名棉纺织技术革新家 [[ 黄道婆 ]] 从黎族学习并革新种棉织棉技术,回到上海地区传播,上海遂成为我国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位于徐汇区华泾镇的黄道婆墓记载了这一历史。 [[ 明代 ]] 科学家徐光启,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文明,为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和他的后人聚集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徐家汇”。古老的徐汇人留下了各自时代的建筑和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进取精神和文化气质。
龙华古寺、古塔,是徐汇区历史文化和观光旅游的象征。古老的 [[ 龙华寺 ]] ,是上海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佛教丛林,保持着宁代“伽蓝七堂制”,显示其完整的规模。龙华古塔雄姿依然,灯光浑映之下晶莹剔透,宛如仙境。规模宏大的龙华旅游城应运而生:白墙青瓦的 [[ 江南 ]] 民居风格建筑物,融合廊桥、古戏台、牌坊、曲水、垂柳、桃花、龙壁、碑亭,洋溢着浓郁民俗风情,荟萃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集食、住、行、游、购、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城,与毗邻的徐家汇商城、上海体育城,构成了一组上海市区颇具规模的都市旅游景区。
衡山路街衢,则浓缩着近代上海历史。昔日显赫的洋房,大都名人已去,故居犹在。一个世纪的喧闹在这里凝固,现代都市的脚步变没有尺扰这方宁静。衡山路梧桐冠盖如云,街头的灯光、建筑物的饰灯、美丽怡人;路边的茶馆、酒吧,各式风味餐厅,以其富有人情味的氛围吸引着中外游客。
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徐汇区就先后恢复和创办了龙华庙会、迎新春撞龙华晚钟、上海桂花节、 [[ 牡丹花 ]] 卉节等四大旅游节庆活动。节庆活动热闹新厅,跳跃着都市旅游激越的音符。四百多年历史的龙华庙会的古风古俗,每年农历三月三在龙华古镇举行,成为江南地区的庙会之冠。上海桂花节每年中秋前后在遍植桂树的 [[ 桂林公园 ]] 、康健园举行,游园赏桂是最吸引人的节目。
==城市排名==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