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农业博物馆

增加 20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农业博物馆 ''' 位于 [[ 北京市 ]] 朝阳区东三环北路十六号,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占地面积52公顷,陈列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 中国农业博物馆 ]] 现有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珍稀水生动物、珍稀陆生动物、中国传统农具等陈列。
==博物馆简介==
 1983年7月, [[ 国务院 ]] 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 [[ 国家农业部 ]] ,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 
===地理位置===
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在北京东三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占地面积52公顷,陈列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在[[北京东]]三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占地面积52公顷,陈列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是了解我国悠久的农业 [[ 历史 ]] 和当代中国农业成就的窗口,也是交流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知识的场所。
中国农业博物馆先后筹办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水产、中国土壤标本等基本陈列,这些陈列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现代农业科技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基地作用==
中国农业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自建馆以来,成功地举办了十多届“夏令营”、共同筹划了“绿水蓝天”、“生命之树”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已被命名为 [[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际科学和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中国农业博物馆现有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珍稀水生动物、珍稀陆生动物、中国传统农具等陈列。筹办中的陈列有:中国农业史、中国农业国情基本陈列以及中国百年农村生活、中国土壤标本等专题陈列。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万多件,其中珍贵的农业文物2000多件,传统农具2000多件,土壤标本123个亚类、230多件,馆藏图书、古籍50000余册,保存各种图片一万多幅。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 [[ 古今农业 ]] 》。编纂出版了《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 ]] 》、《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 ]] 》、《 [[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 ]] 》、《 [[ 汉代农业画像砖石 ]] 》、《 [[ 中国古代耕织图 ]] 》、《 [[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传统农具 ]] 》等一批专著。
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加强了对外交流工作,先后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学术业务交流等工作。
1999年第2次部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方案”。
[[ 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 》于2001年8月通过专家评估,国务院于9月18日正式批复立项。
2002年初开始进行博物馆区规划问题的研究,提出规划设计要点,编制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招标书,面向国内外进行公开招标,2003年1月11日完成项目招标的评选。
==陈列大观==
 
中国农业博物馆——国家专业博物馆,先后筹办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资源”、“中国水产”、“中国农业科技等基本陈列”和“科技兴农”、“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等专题展览,开展了中国农业发展史的研究和农业科学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核农学是核素和核辐射理论及其技术和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包括植物诱变育种,食品辐照加工,辐射不育防治害虫,低剂量辐射促进生物生长,农业放射生态与核示踪等研究领域。
农作物种子搭乘 [[ 卫星 ]] 进入太空,利用 [[ 太空 ]] 特殊的 [[ 宇宙 ]] 环境,使种子发生遗传学变异,从而实现培育新品种的目的。
利用遥感遥测、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结合的高新技术系统,科学精确地把握农业育种、播种、施肥、灌溉、防病、收获等全过程,使农业资源达到最合理利用,指引农业朝着节水、无公害、无污染、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耕地整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 [[ ]] [[ ]] [[ ]] 等,这套耕作体系在宋代已经形成。晋代发明了耙,用于耕后破碎土块,耖用于打混泥浆。宋代出现了耖、砺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于打混泥浆。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
====二、播种工具====
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发明于东 [[ 汉武帝 ]] 时期,宋元时期北方普遍使用。 [[ 北魏 ]] 时期出现了单行播种的手工下种工具瓠种器。 [[ 水稻 ]] 移栽工具―― [[ 秧马 ]] ,出现于北宋时期,它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减轻了弯腰曲背的劳作强度。
====三、中耕除草工具====
中耕工具用于除草、间苗、培土作业,分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两类。 [[ 铁锄 ]] 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 [[ 耘耥 ]] 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时期开始使用。
====四、灌溉工具====
商代发明 [[ 桔槔 ]] ,周初使用辘轳,汉代创制人力翻车,唐代出现筒车。筒车结构简单,流水推动,至今我国南方丘陵河溪水力丰富的地方还在使用。
====五、收获工具====
收获工具包括收割、脱粒、清选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 [[ 掐刀 ]] 、收割茎杆的 [[ 镰刀 ]] [[ 短镢 ]] 等。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碡碌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梿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清选工具以 [[ 簸箕 ]] [[ 木扬锨 ]] [[ 风扇车 ]] 为主,风扇车的使用领先西方近千年。
====六、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粮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两大类。粮食加工工具从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汉代出现了杵臼的变化形式踏碓,石磨盘则改进为磨,砻。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碾。元代 [[ 棉花 ]] 成为我国重要纺织原料,逐步发明了 [[ 棉搅车 ]] [[ 纺车 ]] [[ 弹弓 ]] [[ 棉织机 ]] 等棉花加工工具。
====七、运输工具====
[[ ]] [[ ]] [[ 驮具 ]] [[ ]] 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担筐主要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时使用,车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其运载量较大。
===中国珍稀陆生动物陈列===
===展览介绍===
第一部分综述,概要介绍 [[ 桑蚕丝 ]] 绸的起源、发展过程、功能作用、文化传承,以及 [[ 丝绸之路 ]] 的形成、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情况。
第二部分“桑为圣树”,主要展示植桑的 [[ 历史 ]] 变迁、技术演进,以及桑的价值利用和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蚕为丝母”,主要揭示 [[ 桑蚕 ]] 奥秘,再现养蚕历史,展示蚕业副产品,反映蚕事习俗。
第四部分“丝缕流光”,主要介绍缫丝的历史、技艺以及机具,蚕丝的广泛用途和丝品修复技艺。
三是着力体现时代特征。展览不仅展示桑蚕丝绸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还反映了当代桑蚕丝绸业发展成就,呈现桑蚕丝绸产业在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展示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还彰显了丝路精神的全新时代内涵。
四是注重展品的典型性和广泛性。本次展出的文物展品涵盖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各个时期,共计400多件。既有反映丝绸之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见证物,也有反映当代桑蚕丝绸产业发展成就的产品和实物;既有纱、绢、罗、绮(qi)、绫、锦、缎等丝绸织物,也有形式多样的纺织机具;既有反映种桑养蚕、丝路文化的汉代画像砖、耕织图等 [[ 文物 ]] ,也有活体 [[ 桑树 ]] 、家蚕。
五是推动展、演、教结合。为更好诠释桑蚕丝绸文化,在精心筹办展览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安排了丰富的展演和科普活动。一是桑蚕礼仪、丝绸服饰展演,在今天的开馆仪式后进行;二是安排有传统缫丝技艺、文彩绣传统技艺、手工丝绵制作技艺等展演;三是安排有现场养蚕、桑蚕丝绸知识导学,以及蚕种认养等科普活动;四是展览期间举办多场学术报告和科普讲座。
==2019年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以“传承节气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分为综述、节气与天时、节气与农事、节气与生活四个部分,通过知识普及、艺术展示、互动体验、讲座交流等方式,诠释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促进非遗文化与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721,8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