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仲振奎

增加 11,64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仲振奎 仲振奎(1749~1811),字春龙,号云涧,别号红豆村樵、花史氏。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
仲振奎
仲振奎(1749~1811),字春龙,号云涧,别号红豆村樵、花史氏。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泰州人。《红楼梦传奇》的作者。少年时即已才华出众,诗法杜甫,文宗苏轼,但科场失意,只是一名监生。除在扬州、海门等地做过幕僚外,一生潦倒。中年以后丧女亡妻,心境十分凄凉。好漫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十多个省,最后卒于广东。
  仲振奎一生写了15部传奇,除《红楼梦传奇》外,其余14种均未刊行,仅存自序。《红楼梦传奇》50折,是第一部取材于《红楼梦》的戏曲剧本,著书始于嘉庆二年(1797年)冬,次年完成,书成后曾经上演。它将《红楼梦》删繁就简,突出宝黛爱情主线,浓淡得宜,感人泪下,嘉庆四年由友人刊于京师。同治年间(1862~1874年)有友于堂刊本,光绪三年(1877年)有上海印书屋排印本。80年间频频出版,可见影响之大。阿英所编《红楼梦戏曲集》收其前32折.

红楼戏曲第一人 ――《红楼梦》戏曲首编者如皋仲振奎 (2013-11-20 09:17:39)转载▼
标签: 文化
红楼戏曲第一人
――《红楼梦》戏曲首编者如皋仲振奎
  清代乾嘉时期的仲振奎,公认为改编《红楼梦》小说为戏曲的第一人。由于仲振奎在《红楼梦传奇》中自署“吴州红豆村樵填词”,故自清代学者都将其视作江苏苏州人,直至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考证出其为泰州人,后《明清江苏文人年表》《明清文人传奇研究》沿袭此说,但对仲振奎究竟家居泰州何地均无说明。
  世纪之初,泰州师专的学者根据光绪《吴陵仲氏支谱》考证:仲振奎祖上于明洪武二十二年由苏州阊门迁至如皋西场,这和如皋许多姓氏完全相同。其后,如获至宝的海安文人开始撰文推介“清代海安仲振奎”,却忘却了明清两朝根本没有海安县。更有甚者,海安政协所编《风韵海安》一书,干脆将仲振奎之父仲鹤庆主讲如皋雉水书院的经历隐去。这与泰州人总将吕岱、胡瑗作为地方名人大肆宣传,但从来不愿说是泰州如皋县人一样。仲振奎有生之年,海安地域分属泰县、如皋、东台,海安镇南部、城东镇南部、西场镇、李堡镇南部均隶属如皋,仲鹤庆、仲振奎父子为“清代如皋人”方为正解,何况仲鹤庆曾在如皋与江片石、冒芥原等人结香山吟社,晚年还回到故乡如皋主持雉水书院。
   根据《道光泰州志》及《续泰州志》、《海陵文征》、《泰县著述考》等记载:仲振奎出生书香门第,曾祖父仲邦文,《道光泰州志》记其“能文”。祖父仲素,人称芍坡先生,为邑名诸生,才甲一世,制艺而外,诗歌词律无所不通,著有《茗叟诗草》。父亲仲鹤庆,字品崇,号松岚。据《道光泰州志》载:乾隆十七年(1752),因皇太后六十大寿,朝廷特开恩科,仲鹤庆高中江南乡试解元。
   仲鹤庆膝下三子,振奎、振履、振猷,《道光泰州志》云“皆能敷华藻,绍其家声”。仲振履(1759-1822),字临候,号云江,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历任广东数县县令。官恩平,修金塘桥;官兴宁,疏浚河道;官东莞,筑虎门炮台;官南河,改造农田。后提升为南澳同知,以病告归。仲振履曾在兄长仲振奎晚年丧妻、丧女、潦倒不堪时将之延纳府中,照顾起居。仲振奎《绿云红雨山房诗钞》刊行,即得仲振履之助。仲振猷为泰州贡生,一说为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生平事迹不详。
   仲振奎(1749-1811),字春龙,号云涧,别号红豆村樵、花史氏,生于乾隆十四年,卒年不详。《道光泰州志》说他:“工诗,法少陵,为文精深浩瀚,出入三苏,平生著作无体不有,而稿多散佚。”尽管仲振奎才华出众,然而命运却舛。科举失利,监生终老;加之老父无端获罪,心境悲怆;中年后家境萧条,生活维艰。更有甚有甚者,中年亡女,老岁丧妻,膝下无儿,晚景凄凉。他在悼亡其妻的诗中说:“嫁衣尽典供甘旨”、“无复鹅膏同泪日”。诗下自注:“乙巳予贫甚,邻馈鹅膏以燃灯,随燃随灭,两人泪涔涔下矣。”可见其清贫凄苦。
   为了生活, 仲振奎一生奔波。乾隆三十三年( 1768) 旅居四川, 作《云栈赋》《蜀江赋》。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旅楚,撰有《楚南日记》。乾隆五十三年( 1788) , 游河朔, 经南京还。五十七年( 1792) 寓迹北京,根据《红楼梦》小说谱写成昆曲折子戏《葬花》。后又前往任城, 客居淮海之滨。嘉庆元年, 寓居扬州司马李春舟幕府,一生中的多部戏曲正是在扬州创作的, 包括其最为著名的《红楼梦传奇》。妻丧女亡之后, 嘉庆十四年( 1809) 经赣入粤, 追附弟弟振履, 寓居兴宁官署。嘉庆十六年( 1811) , 在兴宁曾遇武进汤贻汾,结为知已。仲振奎著《绿云红雨山房文钞外集》,收有所著十四种传奇《自序》, 据此可知这十四种传奇为: 《火齐环传奇》《红褥温酒传奇》《看花缘传奇》《雪香楼传奇》《 字阑传奇》《霏香梦传奇》《香囊恨传奇》《画三青传奇》《风月断肠吟传奇》《怜春阁传奇》《后桃花扇传奇》《懊情侬传奇》《牟尼恨传奇》《水底鸳鸯传奇》。此外,其妻赵笺霞( 字书云)《辟尘轩诗钞》提及《红梨梦传奇》,上述15 种传奇除《怜春阁传奇》存有稿本外, 其余均已亡佚, 加之刊印于嘉庆四年( 1799) 的《红楼梦传奇》, 仲氏剧目可考者为十六部。汤贻汾在《云涧诗钞序》中称: “云涧所著乐府, 概以红豆村樵署名, 至今未梓者尚十五种, 吴越纸贵, 时无不知有红豆村樵者。”该序作于嘉庆十六年(1811) , 汤序所说“ 至今未梓者尚十五种”非常可信。陈韬《汤贞愍公(贻汾)年谱》: “十六年辛未三十四岁, 是岁权兴宁都司,邑宰仲柘庵(振履) 并其兄云涧皆风雅。云涧工填词, 著传奇至十六种之多”。
   仲振奎剧作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被称为“谱曲得风气之先”的《红楼梦传奇》。乾隆五十六年(1791),《红楼梦》程甲本刊行问世,京华文人争相传阅,惊为绝作。第二年,仲振奎流寓北京, 得阅《红楼梦》,选取精华,改写成戏曲传奇《葬花》一折,这早于孔昭虔创作于嘉庆元年的《葬花》剧四年, 可见仲氏实乃“红楼戏曲”改编第一人。在这部传奇序言的开头, 他说: “壬子秋末, 卧疾都门, 得《红楼梦》于枕上读之, 哀宝玉之痴心, 伤黛玉、晴雯之薄命, 恶宝钗、袭人之阴险, 而喜其书之缠绵悱恻,有手挥目送之妙也。同社列君请为歌词, 乃成《葬花》一折”。 嘉庆三年( 1798)初,仲振奎大病初愈,“孤闷无聊, 遂以歌曲自娱。”凡四十日,一气呵成而成大型戏曲《红楼梦传奇》五十六折,足见作者才思之敏捷。“成之日, 挑灯漉洒, 呼短童吹玉笛调之, 幽怨鸣咽, 座客有潸然沾襟者”。(见《红楼梦传奇·自序》),由此,仲振奎成为将《红楼梦》全本改编为戏曲并成功搬上舞台的第一人。
   仲氏《红楼梦传奇》并非仅依据《红楼梦》一书而作, 而是合《后红楼梦》而成。“丙辰客扬州司马李春舟先生幕中, 更得《后红楼梦》而读之, 大可为黛玉、晴雯吐气, 因有合两书度曲之意”。《红楼梦传奇·凡例》中称:“《前红楼梦》读竟, 令人悒怏于心, 十日不快。仅以前书度曲则歌筵将阑, 四座无色, 非酒以合欢之义, 故合后书为之, 庶几拍案叫快, 引觞必满也”。由此见出, 仲氏不满《红楼梦》的结局, 欲为“黛玉、晴雯吐气” , 选择了具有团圆结局的《后红楼梦》。当然,以宝黛终成眷属结局,就其思想的深刻性而言, 远不逮小说《红楼梦》。故许鸿磐在《三钗梦北曲·小序》中评道: “《红楼梦》小说脍炙人口, 续之者似画蛇添足, 其笔墨亦远不逮也。近有伧父, 合两书为传奇曲文, 庸劣无足观者”。后来,戏曲家阿英《红楼梦戏曲集》收仲氏《红楼梦传奇》上卷三十二出,将《后红楼梦》的改编本二十四出尽行删去。斯集亦收录许鸿磐《三钗梦北曲》。
   平习而论,许鸿磐此说不尽公允!仲氏《红楼梦传奇》筚路蓝缕之功后人自当铭记。其一,情节结构较为合理。清代红楼戏的结构大致分为两种:或以人物为主,如许鸿磬《三钗梦北曲》,各出相对独立, 缺乏贯串全剧的主线, 显得散乱。或以故事情节为中心,如仲氏《红楼梦传奇》,以宝黛爱情为中心,插入其他情节而构成一个完整故事,后者明显胜过一筹。其二,删繁就简颇有见地。将一部流行的长篇小说改为戏曲, 难度可想而知。 “其书前梦将残, 续以后梦, 卷牍浩繁, 头绪纷琐”。作为案头之本尚可, 若奏之场上, 则不切实际, 必须精减头绪。如“赏花”、“联吟”等场面大、登场人多的情节则不得不概行删去。与主线关系不大的人物, 如宝琴、岫烟、香菱、平儿、鸳鸯等, 被删除亦情理之中。小说中为了渲染感情而出现的噱头,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仲振奎考虑到“ 添此一人必添出数人、添曲数折, 未免太繁, 故去之”。这样的修改与整合是艺术创作的需要, 也是《红楼梦传奇》能够奏之场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人物刻画卓有见地。在人物的处理方面, 把贾母作为鞭挞的主要对象,因为贾母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仲振奎并以净角扮贾母, 不敷粉墨,突出凶恶形象,可见其艺术构思之大胆。以副净扮凤姐, 丑扮袭人, 意在丑化袭人、凤姐,虽与脚色不甚相称, 亦可见仲氏独特用意。其四,服饰道具可资借鉴。剧本中关于人物服装扮相等做了简单的说明,为以后的创作演出提供了参考。仲振奎《红楼梦传奇·葬花》中关于黛玉服饰、道具的说明“旦珠笠、云肩、荷花锄、锄上悬纱囊、手持帚上”,后人沿袭,成为定例。严敦易在《仲云涧的红楼梦与怜春阁》一文中评论道, “仲氏的词彩, 委实不高明, 极少佳词俊曲。”(《元明清戏曲论集》)尽管如此,却并未影响仲氏《红楼梦传奇》在戏曲舞台的流行, 这与仲氏成功的再创作密不可分。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评论道: “乾隆间小说《红楼梦》出而盛传于世也, 谱之于戏曲者数家, 传于今者三种。即仲云涧之《红楼梦传奇》、荆石山民之《红楼梦散套》、陈钟麟之《红楼梦传奇》是也。而三种中, 仲云涧之作, 最脍炙人口, 后日歌场中流行者即此本也。”
   近年,有文史爱好者考证《红楼梦》出自如皋冒襄,笔者浅陋,未敢置喙。然如皋人仲振奎确是将《红楼梦》全本改编为戏曲并成功搬上舞台的第一人,这中间,不知有无因果相关。(刘聪泉)
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