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蒲县

增加 4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蒲县.jpg|缩略图|右|白鹤[http://n1-q.mafengwo.net/s7/M00/4E/EB/wKgB6lQiK6yAQwNRAAJB1B9iwsM92.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1020x54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1020x54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233.html 来自马蜂网图片]]]
''' 蒲县 ''' 位于中国 [[ 山西省 ]] 西南部,是 [[ 临汾市 ]] 所辖的一个县。面积为1508平方公里。
位于 [[ 吕梁山 ]] 西南侧,东与 [[ 洪洞 ]] 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 [[ 临汾 ]] 相连,北与 [[ 隰县 ]] [[ 汾西 ]] 交界。辖4镇5乡。县域面积1510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11858人。
县府驻 [[ 蒲城 ]] 镇。2013年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6%。
临(汾)大(宁)干线公路过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关旧石器文化遗址。
==历史沿革==
[[ 北魏 ]][[ 太和 ]] 二十一年(497年),置 [[ 石城县 ]] (县治今黑龙关村)。
[[ 北周 ]] 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年)废郡为 [[ 蒲子县 ]] (县治今古县村)。
[[ 开皇 ]] 九年(589年),置 [[ 蒲川县 ]] (县治在今城关)。
[[ 隋大业 ]] 元(605年),改蒲川县为蒲县。
[[ 武德 ]] 二年(619年),改为 [[ 昌州 ]] 。唐 [[ 贞观 ]] 六年(632年),废昌州,复置蒲县。
五代时期,先后为 [[ 后梁 ]] [[ 后唐 ]] [[ 后晋 ]] [[ 后汉 ]] [[ 后周 ]] 所属。
金兴定五年(1221年)正月,蒲县升为 [[ 蒲州 ]]
[[ 蒙古 ]][[ 至元 ]] 三年(1266年)废县,并入隰川县(今 [[ 隰县 ]]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复置蒲县。
[[ 洪武 ]] 二年(1369年),隶 [[ 山西省 ]] 平阳府。
[[ 顺治 ]] 二年(1645年),隶 [[ 山西省 ]] 平阳府。清 [[ 雍正 ]] 二年(1724)改隶 [[ 吉州 ]] 。清雍正九年(1731年),又归隶 [[ 隰州 ]]
[[ 民国 ]] 元年(1912年),蒲县属 [[ 山西 ]] 省直领。
民国四年,归隶山西省河东道。
1945年,改隶山西省第十行政区。
1946年,蒲县第一次解放,隶晋绥边区 [[ 吕梁 ]] 分区第九专区。
1949年,改隶 [[ 晋西 ]] 南行政区隰县专区。
1949年10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改隶晋南专区。
1951,改隶 [[ 临汾 ]] 专区。
1954年,改隶 [[ 晋南 ]] 专区。
1958年10月,蒲县并入 [[ 吕梁县 ]]
1959年10月,复置蒲县。
2000年11月1日临汾撤地设市,隶 [[ 临汾市 ]]
2001年,撤销刁口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蒲城镇;撤销化乐乡,并入黑龙关镇;撤销公峪乡,并入克城镇;撤销山口乡,并入山中乡;撤销西坪垣乡,并入红道乡;撤销曹村乡,并入乔家湾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县政府驻蒲城镇。
===位置境域===
蒲县,位于 [[ 山西 ]] 省西南部, [[ 吕梁 ]] 山南端,县境似海棠叶状。位于北纬36.38°~36.62°,东经110.92°~111.38°之间。东与 [[ 洪洞 ]] 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 [[ 吉县 ]] 、临汾相连,北与 [[ 隰县 ]] 、汾西交界。县境东起太林乡孔家坡,西至山中乡丰台村,东西48.5公里;南起黑龙关镇屯里南山怀,北至克城镇泰山梁,南北49.4公里。
===气候特点===
===地形地貌===
蒲县地形大体分为土石山区和 [[ 黄土高原 ]] 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主要山峰:东北部有 [[ 泰山梁 ]] 、牛槽山、 [[ 菊花山 ]] 、木岭山;东部有桃卜山、 [[ 石门山 ]] 、太山、白头山;北部有 [[ 五鹿山 ]] [[ 五龙洞 ]] ;南部有 [[ 石头山 ]] 、豹子梁、 [[ 五股山 ]] 。诸山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以五鹿山为最高,海拔1946米;其次是桃卜山1780米。西、中部是黄土梁峁地形,海拔在1000米至1400米之间。境内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与 [[ 洪洞 ]] 、临汾平原地区相差600米左右;最低为薛关镇皮条沟以西1公里昕水河出境处,海拔790米,相对高差1156.3米。
==行政区划==
==荣誉称号==
荣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和上海大世界 [[ 基尼斯 ]] “垒石坑填土植树数量最多县”等荣誉称号<ref>[http://news.sohu.com/20070304/n248495674.shtml 蒲县民众8年垒石坑填土植树39万株 获基尼斯之最],搜狐网 2007年03月04日19:26 </ref>。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蒲县境内现已探明的有原煤、铁矿石、铝矾土、油母页岩、石膏、耐火粘土、 [[ 白云岩 ]] [[ 石英 ]] [[ 天然气 ]] [[ 矿泉水 ]] 等二十余种,其中以煤为最,含煤面积136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1.7亿吨。其中霍西煤田含煤面积49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5亿吨,现主采肥气煤,属低灰、低硫、高热值的世界稀有煤种。河东煤田含煤面积87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148.2亿吨,因储藏较深,以焦煤为主,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00到500米,煤层厚度在0.8到3.5米间,储量约5.82亿吨。
铁矿储量为1.2亿吨,其中褐铁矿分布在克城镇及太林乡石灰峪等地,储量4000至5000万吨;赤铁矿分布在蒲城镇刁口等地,储量750万吨,赤褐铁矿分布在太林乡官庄村一带,储量780吨。
[[ 铝矿 ]] 矿层在山西式铁矿上部,矿层厚度2--4米,储量600至1000万吨。方铝矿分布在化乐峡村等地。铝矾土分布在克城镇西部和西北部。
===生物资源===
[[File:喜鹊2.jpg|缩略图|右|200px|喜鹊[http://www.yrcc.gov.cn/xwzx/jstx/201306/W020130601410149143399.jpg 原图链接][http://www.yrcc.gov.cn/xwzx/jstx/201306/t20130601_132084.html 来自黄河网图片]]]
蒲县树木以辽东栎、 [[ 油松 ]] [[ 白皮松 ]] [[ 白桦 ]] 、侧柏为主。境内野生植物有山丁子、 [[ 山楂 ]] [[ 沙棘 ]] [[ 山桃 ]] [[ 山杏 ]] [[ 酸枣 ]] [[ 黑木耳 ]] [[ 蘑菇 ]] 等;药用植物有 [[ 枸杞 ]] [[ 地黄 ]] [[ 沙参 ]] [[ 甘草 ]] [[ 白赤芍 ]] 、猪芩、连翘、荆芥、 [[ 麻黄 ]] [[ 柴胡 ]] [[ 大黄 ]] [[ 知母 ]] [[ 五味子 ]] [[ 地皮 ]] [[ 薄荷 ]] 等270余种,年收购量5.2万公斤。农作物以 [[ 玉米 ]] [[ 小麦 ]] 、杂粮、 [[ 荞麦 ]] [[ 土豆 ]] 、烟叶、豆类等为主。
蒲县陆栖脊椎动物有70余种,主要是 [[ 金钱豹 ]] [[ 花面狸 ]] [[ 猫狸 ]] [[ 青羊 ]] [[ 野猪 ]] 、原麝、野兔、 [[ 喜鹊 ]] [[ 百灵 ]] [[ 乌鸦 ]] [[ 鹌鹑 ]] [[ 锦鸡 ]] [[ 褐马鸡 ]] [[ 金雕 ]] 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 山西省 ]] 省鸟 [[ 褐马鸡 ]] ,分布在五鹿山的针阔混交林中;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主要分布于豹子梁、太山一带。原麝主要活动于太山、明山、石头山等地;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青羊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的针阔混交林内;金雕主要活动于人迹罕至的荒山河旁。
===水资源===
722,4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