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虚云

增加 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同义词 虚云一般指释虚云
虚云禅师,汉族,1840年出生,籍 [[ 湖南 ]] 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
禅宗大德。1959年圆寂。
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 [[ 普陀山 ]] 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
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 [[ 文殊菩萨 ]] 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 [[ 福建 ]] 涌泉、广东南
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1953年发起成立 [[ 中国佛教协会 ]] ,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时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
钟行遍天下。
'''人物生平'''
虚云和尚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出生年有不同说法,岑学吕编年谱言出生 [[ 道光 ]] 二十年(1840年);杨树达记载虚云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鼓山虚公禅行述闻〉言生于咸丰十年(1860年);虚云作于1929年的〈云南西山靖国云栖禅寺募捐启〉自言:“自念年将古稀,一龛待死久
矣。”可知至少生于1860年后;〈云南鸡足山祝圣寺虚云和尚略传〉言生于 [[ 同治 ]] 十二年(1873年);而虚云舅舅言其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学者
考证出生约同治年间。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受临济宗衣钵于地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鼎峰耀成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
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 [[ 四川 ]][[ 峨眉山 ]] [[ 拉萨 ]] 三大寺,并由 [[ 西藏 ]] [[ 印度 ]] [[ 锡兰 ]] (今斯里兰卡)、 [[ 缅甸 ]] 等国,
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 [[ 湖南 ]] [[ 湖北 ]] 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 光绪 ]] 二十七年(1901)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 [[ 宣统 ]] 元年(1909)自 [[ 北京 ]] 请得《龙藏》全部回鸡
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52年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
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 [[ 江西 ]] 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一百二十,戒腊一百零一。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
物,有喜欢之心,从此渐弃举子业而嗜佛典。随之,萌发弃世出俗之愿。十七岁,曾只身欲往南岳衡山出家,行至半道被截回。后来又被父亲强徙至
福州,并为之娶回田、谭二氏,强禁锢同居于一室。虚云却居内而无染。久之,出尘之志益坚。到清 [[ 咸丰 ]] 八年(1858),赋《皮袋歌》留别田、谭二
氏,偕从弟潜至鼓山涌泉寺,投常开老人坐下出家,取法名古严,又名演澈,法号德清,即虔心奉佛,诵读经书,习学仪规。次年,依妙莲受具足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