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德加•爱伦•坡

增加 4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小说《黑猫》 <br> 诗《乌鸦》
}}
'''<big>埃德加·爱伦·坡</big>''',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1838 。<ref>[https://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ts/edgar-allan-poe   詩歌基金會-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他精巧而深刻的短篇小說、詩歌確立了極具影響力。]</ref> 1838 年[[《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出版并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839  1839 年夏天, [[ 爱伦·坡 ]] 成为《伯顿绅士杂志》(Burton's Gentleman's Magazine)的助理编辑。这期间他发表了的随笔、小说,和评论,加强了他在《南方文学信使》工作时期开始确立的敏锐批评家的声誉 ,同期,《怪异故事集》上下卷在1839年出版。1845  1845 年1月, [[ 爱伦·坡 ]] 发表诗歌"乌鸦",一时声誉鹊起。 
== 人物经历 ==
'''少年时代'''
1809年1月19日生于[[波士顿]],三兄妹中的第二个孩子,父亲 [[ 戴维·坡 ]] 和母亲 [[ 伊丽莎白·阿诺德·坡 ]] 是同一个剧团的演员。祖籍[[英国]]的 [[ 戴维·坡 ]] 是一位主角演员,其母 [[ 伊丽莎白·史密斯·阿诺德 ]] 在早期美国戏剧界也很出名。 [[ 戴维·坡 ]] 的父亲出生于[[爱尔兰]],是[[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爱国者,戴维·坡不久之后离家出走。
1811年,母亲于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去世。三兄妹威廉·亨利、埃德加和罗莎莉分别由三家人收养监护。埃德加的养父母是弗朗西丝和约翰·爱伦夫妇,约翰·爱伦生于苏格兰,当时是里士满一位富裕的烟草商。这对无儿无女的夫妇虽然没从法律上领养埃德加,但仍替他改姓为爱伦。
'''初露锋芒'''
 
1827年,抱怨爱伦无情,不顾弗朗西丝·爱伦的一再劝慰于三月离家出走。化名"亨利·勒伦内"乘船去波士顿。五月应募参加美国陆军,报称姓名"埃德加·A·佩里",年龄22岁,职业"职员",被分派到波士顿港独立要塞的一个海岸炮兵团。说服一名年轻的印刷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帖木儿及其它诗》,作者署名为"波士顿人"。
从1840年1月起在《绅士杂志》上连载未署名的《罗德曼日记》,但因6月与伯顿发生争吵并被解雇而中途停上了这个没写完的长篇故事之连载。试图创办完全由他自己管理编辑事务的《佩恩杂志》,为此散发了一份"计划书",但计划因无经济资助而被搁置。1840年11月乔治·格雷厄姆买下伯顿的《绅士杂志》,并将其与他的《百宝箱》合并为《格雷厄姆杂志》;坡在该刊12月号发表《人群中的人》。
1845年1月29日,《乌鸦》发表于《明镜晚报》并赢得公众和评论界一致好评,各报刊争相转载,许多人师法效仿。进入纽约文人圈子,结识 [[ 埃弗特·戴金克 ]] ,他选了 [[ ]] 的12个短篇小说编成《故事集》于7月由威利及帕特南出版社出版。此书大受欢迎,这鼓励出版商于11月出版了《乌鸦及其它诗》。同期开始为《百老汇杂志》撰稿,7月成为该刊编辑,其后不久又靠从格里斯沃尔德、哈勒克和霍勒斯·格里利等人处借来的钱成为了该刊所有人。在该刊重新发表经过修订的他大部分小说和诗歌,并发表了六十多篇文学随笔和评论,此外还在《南方文学信使》发表评论,在《美国辉格党评论》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戏剧"的长文。
'''人生落幕'''
 
1849年,作为作家和演讲家均很活跃,主要发表渠道是波士顿一份有名气的周刊《我们合众国的旗帜》。2月写信对一位朋友说:"文学是最高尚的职业。事实上它差不多是唯一适合一名男子汉的职业。"批评洛威尔的《写给批评家的寓言》忽略了南方作家。夏初动身去里士满寻求南方人对《铁笔》的支持。在费城停留时精神紧张,神志迷乱,明显地表现出受迫害狂想症的病象;朋友乔治·利帕德和插图画家约翰·萨廷为他担心,查尔斯·伯尔替他购了去里士满的火车票。在里士满逗留的两个月期间,他去看过妹妹罗莎莉,参加过戒酒协会的活动,并同少年时代的恋人、现已孀居的爱弥拉·罗伊斯特·谢尔顿订婚。也许是想去纽约接克莱姆太太,乘驶往巴尔的摩的船离开里士满,一星期后,即10月3日,有人在巴尔的摩一个投票站外发现了处于半昏迷谵妄状态的坡,据说在临死前一阵儿,他被人看见穿着不属于自己的衣服,不断的呓语着,嘴里始终重复着"Reynolds"这个名字。10月7日他死于"脑溢血"。《钟声》和《安娜贝尔·李》在他死后的年底问世。
== 创作特点 ==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带有浪漫主义的特色。纵观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其故事主题大都"揭示了人类意识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这一点显然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以恐怖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入刻画与呈现了非现实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试图"以非现实、非理性的表达方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因顿"。他借助想象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通过夸张、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表现人性的危机,激起读者浓厚阅读兴趣的同时,震撼心灵,发人深省。为更好地揭示死亡主题,他坚决排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情节,要求作品必须有精美的艺术形式,必须体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原则。他认为,为了保证效果的统一,首先要考虑的是作品的长度。他说,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不能过长,要让读者能"一口气读完"。否则,尘世间的杂事就会干扰读者的阅读和欣赏,破坏作品效果的统一性。为此,他精心地设计结构,以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 爱默生 ]] [[ 惠特曼 ]] 等主流作家乐观自信、热情洋溢的格调不同, [[ 爱伦·坡 ]] 通过展示死亡与丑恶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灵感,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理解。在建构幽默小说故事情节时, [[ 爱伦·坡 ]] 明显吸纳了边疆幽默故事的叙述模式,有时让叙述者参与故事的发展,有时又让叙述者置身故事之外,总是穿梭在故事的内外,既能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又能用现实主义的白措手法对故事进行客观叙述,所不同的是, [[ 爱伦·坡 ]] 的故事更加缜密,更加精致,更加注重效果的追求,手段更加多样丰富,显示出更强的文学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幽默文学的文学品味。
[[ 爱伦坡 ]] 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莫尔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被窃之信》和《金甲虫》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 <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70988   知乎 - 为什么爱伦坡在西方文学史上地位这么高?]</ref>
坡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哥特传统的因子。其特征主要凸显在小说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方面的生活化以及具有魔术奇幻性的叙事情节,而这其中又不失叙事的现实感,他在精细的哥特环境氛围的描摹上和对叙事情节中偶然性的把控上无不流出怪涩恐怖因子这一独特的审美吸引力,我们也正是在这些方面的审美接受中能够透视出英国早期哥待小说传统对爱伦·坡在创作上的影响来。
== 人物影响 ==
[[ 爱伦·坡 ]] 的哥特小说创作不但对传统哥特小说所具有的悬念、言情、凶杀、恐怖等通俗元素予以杂糅,还表达了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对美国早期本土文化、对物欲驱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非理性情感予以关怀,从而使得他的哥特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的界限,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上实现了与读者的心灵沟通。爱伦·坡把哥特故事同侦探推测故事结合起来的成功尝试对后代作家影响极大。"伊迪丝·沃顿、威廉·福克纳、尤多拉·韦尔蒂、弗兰纳里·奥康纳、哈特·克兰、斯蒂芬·金以及其他众多作家的作品之中都借用爱伦·坡的哥特风格。这一切无不说明了爱伦·坡的哥特小说创作在接受美学的层面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及其强大助审美功能。
受到过爱伦·坡影响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蒂姆·伯顿、江户川乱步等。[[爱伦·坡、安布鲁斯·布尔斯]](1842~1914?)和[[H.P.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ref>[http://www.haodoo.net/?M=book&P=14J1  好讀書櫃 - 埃德加.愛倫.坡 -小說選]</ref>
== 人物评价 ==
"坡的文学评论确实是美国文坛上空前的杰作"。(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评)[3]
爱伦·坡善写悔恨恐惧等人情之变。([[周作人]]评)
 
==參考資料==
[[Category:诗人]]
[[Category:美国人]]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