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嘉義車站

移除 5,274 位元組, 4 年前
清空页面
'''嘉義車站'''位於[[嘉義市]][[西區 (嘉義市)|西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 (南段)|縱貫線南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的[[鐵路車站]]及往[[高鐵嘉義站]]的[[嘉義BRT]]車站,早期亦為[[臺灣糖業鐵路]][[北港線]](原稱嘉義線)、[[朴子線]]的嘉義站,為台灣第一座三鐵共構的車站,但目前糖業鐵路皆已廢止。現今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即為早期糖業鐵路車站的站址,因擴充興建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之故,旅客須可利用站內地下道以及站內、外天橋方可到達嘉義後站,目前本站正在興建[[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預計2026年1月完工啟用。
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完工前,[[嘉義市政府]]無法設立永久性質的交通轉運中心,故將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擴充,興建與其共站、臨時性質的[[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於2010年2月完工、2011年1月20日啟用,分為前後棟,其間以天橋連接,共有15席月台供公路汽車客運業者使用;其地下1層設有停車場,計有65個小客車席位供來客使用。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專供[[嘉義公車捷運]](嘉義BRT)使用。
 
== 歷史 ==
*1902年4月20日:增設「嘉義驛」。
*1912年12月:銜接[[阿里山森林鐵路]]。<ref name=":0">{{cite book |author = 戴震宇 |authorlink = |title = 《台灣的老火車站》 |publisher = 遠足文化 |series = 台灣地理百科 |year = 2005 |isbn = 957304935X }}</ref>
*1933年6月:車站本體改建。<ref name=":0" />
*1942年:嘉義-民雄間雙線完工,兩站相距9.3公里,中間無號誌站。在[[臺中線]][[三義隧道|新三義隧道]]完成以及[[嘉北車站]]啟用之前,為西幹線站間距離最遠之兩站。
*1988年:[[林宗正]]牧師、黃昭凱等率領數名原住民青年以電鋸與鋼索[[吳鳳銅像拆除事件|拆毀]]站前的[[吳鳳]]銅像,使「吳鳳神話」開始破滅。<ref name="改變歷史的一剎那">{{cite web|url=http://www2.disciple.com.tw/disciple/Chungi_2002.nsf/0/E0662226AE24F82048256E4A002F0258|title=改變歷史的一剎那|author=盧俊義|date=2004-02-29|accessdate=2010-06-26|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121012348/http://www2.disciple.com.tw/disciple/Chungi_2002.nsf/0/E0662226AE24F82048256E4A002F0258|archivedate=2008-11-21}}</ref><ref>[http://nylon2012.pixnet.net/blog/post/117268299-2012-5-26-那個時代:戒嚴時代…座談會紀錄 那個時代:戒嚴時代…座談會對談紀錄], 鄭南榕紀念館, 2012-8-30</ref>
*1995年:嘉義機務段設立南部通勤電車保養基地。
*2007年1月5日:配合[[台灣高速鐵路|高鐵]]通車,[[嘉義公車捷運]]開始行駛。
*2011年1月20日:[[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完工啟用,與原嘉義後站共構。
*2013年9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2016年4月21日:改點後本站開始停靠[[普悠瑪列車|普悠瑪號]]。
*2019年7月3日,台鐵152次自強號列車(事發車廂PPT1081)於晚間8點42分晚14分抵達嘉義車站時,一名鄭姓男旅客因補票問題與列車長發生衝突,25歲鐵路警察李承翰上車處理時,[[2019年臺鐵嘉義車站刺警命案|遭鄭男以水果刀刺傷]],送往醫院急救,翌日上午8點27分因大量失血而宣告不治<ref>[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703U15M1 快訊/嘉義鐵路警察遭刺傷勢過重 今日8:27不治身亡].民視新聞2019-07-04</ref><ref>戴志揚 、 吳家詮 、中國時報、 廖素慧 、 陳科廷.[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704001263-260402?chdtv 排解補票糾紛遭刺 鐵路勇警上午傷重不治].中時電子報.2019-07-04</ref><ref>{{Cite web|last=汪淑芬|title=補票爭議旅客襲警 台鐵:加強落實禁無票上車|url=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1907040212.aspx|date=2019-07-04|accessdate=2019-07-04|work=中央社}}</ref><ref>{{Cite web|title=快訊/鐵路勇警遭刺肚「臟器外露」 送醫搶救今上午宣告不治亡|ur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04/1481699.htm|date=2019-07-04|accessdate=2019-07-04|last=翁伊森、莊智勝|work=ETtoday新聞雲}}</ref>。
 
== 結構 ==
=== 車站 ===
*月台配置:[[島式月台]]、[[岸式月台]]各1座。
*臺鐵車站(非管制區):分為前站及後站;前站直接與月台區相通,後站則與[[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共站,需經由站內地下道或站外天橋才能到月台區(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後棟)乘車,目前計畫改建成高架車站。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站:使用[[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第一月台北端東側上下車,並無獨立設置之車站。但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中預計遷移並設置獨立車站,將與台鐵縱貫線南段之高架嘉義車站共站但不再共構,並預計規劃兩車站之轉乘區。
*旅遊服務中心:位於前站大廳左側。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