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钱坫

增加 1,8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24T06:29:29+00:00}}
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改经史。精训诂,明舆地,尤工小篆;晚年偏废,左手作篆尤精绝,兼善铁毫。间亦作画,其墨梅有寒瘦清古之致。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钱坫
| 职业 = 书法家
}}
==人物简介==
​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
。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改经史。精训诂,明舆地,尤工小篆个人成就
==书法==
洪亮吉《北江诗话》说:钱坫工篆书,然自负不凡,尝刻一石章曰:“斯、冰之后,直至小生。”
'''錢坫'''(1744—1806),字獻之,又字篆秋,號小蘭、十蘭,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學問淵博,乾隆三十九年副榜。其叔錢大昕,授以李陽冰城隍廟碑,晝夜習之,翁方綱嘆為神授,遂以篆名天下,自負為直接李陽冰。洪亮吉《北江詩話》說:錢坫工篆書,然自負不凡,嘗刻一石章曰:“斯、冰之後,直至小生。”曾與阮元交往共同研究書學。錢坫於嘉慶二年(1797),右手偏廢已不能執管作書,而改用左手寫篆,意外的突破以往呆滯的毛病,形成了古茂生動,筆力蒼厚的風格。 錢坫在篆書發展史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直到鄧石如出現,才把篆書推向高潮,使之成為書法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錢坫對於篆書下的功夫比孫星衍、洪亮吉更深。他從古銅器銘文中吸取了一些古樸蒼厚的氣味,故他的篆書頗有新意。除了擅長書法外,兼工刻印,間作蘭竹、枯樹海棠特超妙。善畫梅,有寒瘦清古之致。<ref>[http://www.9610.com/qing/qiandian/index.htm 錢坫]</ref> ==書法== 《喜晴 诗轴 詩軸 ,纸 本墨 ,篆 。凡7行,共66字。天津 艺术 藝術 博物 藏。 坫在篆 书发 書發 展史上 确实 確實 起到了一定的推 作用。直到 石如出 ,才把篆 推向高潮,使之成 为书 為書 艺术 藝術 的一 重要 成部分。此篆 书诗轴 書詩軸 ,其 势开阔 勢開闊 舒展, 线条 線條 淳厚,富有 性。 坫此作品循 蹈矩,秀美雅 。其章法, 他所 的篆 相同,章法密不透 行距、字距, 在清代和其他 代篆 中不甚多 。其 结体 結體 ,下了不少功夫。他 对于 對於 下的功夫比 星衍、洪亮吉更深。他 文中吸取了一些古 朴苍 樸蒼 厚的 味,故他的篆 书颇 書頗 有新意。通篇 之, 气韵满 氣韻滿 而不塞,富有 化。 ;晚年偏废,左手作篆尤精绝,兼善铁毫。间亦作画,其墨梅有寒瘦清古之致<ref>[http://www.jiading.gov.cn/waigang/wggk/lsjc/content_209913 外岡概況>> 歷史進程>>錢坫]</ref>  
=著述=
著述甚富。有[[ 《十 文字通正 ]] 、《 汉书 漢書 十表注》、[[ 圣贤冢 聖賢塚 ]] 、《十六 长乐 長樂 堂古器款 考》、[[ 《浣花拜石 轩镜铭 軒鏡銘 ]] 、《篆人 》等。 
==清史稿记载==
钱坫,字献之。副榜贡生。游京师,朱筠引为上客。以直隶州州判官於陕,与洪亮吉、孙星衍讨论训诂舆地之学,论者谓坫沉博不及钱大昕,而精当过之。嘉庆二年,教匪扰陕西,坫时署华州,率众乘城,力遏其冲。城无弓矢,仿古为合竹强弓,厚背纸为翎,二人共发之,达百五十步;又以意为发石之法,石重十斤,达三百步:前后毙贼无算,城获全。以积劳得末疾,引归。著《史记补注》百三十卷,详於音训及郡县沿革、山川所在。陕甘总督松筠重其品学,亲至卧榻问疾,索未刊著述,坫取付之。曰:“三十年精力,尽於此书矣!”十一年,卒,年六十六。又有《诗音表》一卷,《车制考》一卷,《论语后录》五卷,《尔雅释义》十卷,《释地》以下四篇注四卷,《十经文字通正书》十四卷,《说文斠铨》十四卷,《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汉书十表注》十卷,《圣贤冢墓志》十二卷。
== 閒章趣談·左手作篆== 《清朝野史》雲:“坫篆書空前絕後,翁方綱見之嘆絕,以為神授,遂以篆書名天下。”所謂神授,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九載:“初入都省詹事,詹事授以李陽冰《城隍廟碑》,晝夜習之,三月不能成字。忽患癇。醫者診之,脈無病,而手足厥冷,目瞠視,鼻微有息而已。如是者七日,忽中夜躍起,濡墨作篆書乾卦象畢,不勝餓而寢。翼早,詹事來視病,君尚未寤。見案上篆,大驚,呼問病狀,君答曰:'兒故無病,夢至石室,見唐巾老者,指授篆法七日夜,作成輒批抹,最後書乾卦象,老者曰:'可矣。'兒遂覺。追憶筆勢,中夜作此幅。'詹事細詢夢中所見,蓋即少溫雲。”李陽冰,字少溫,趙郡人,官至將作大匠,《書小史》稱其工於小篆,初師李斯《嶧山碑》,後見仲尼《吳季札墓誌》,變化開闔,龍蛇盤踞,勁利豪爽,風行雨集,文 字之本,悉在心胸,自言得篆籀之宗旨,“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所謂神授,即為夢中得陽冰指授。從留傳的 作品 欣赏看“獻之(坫)作篆,知曉筆之非法,而仍未能合婉通之律”。(《霋岳樓筆談》)為追求線條的勻稱,而將筆鋒剪掉作篆,其實並不見得有什麼高明之處,李陽冰斷不至此。晚年右體偏枯,用左腕作書,故有此印。<ref>[https://www.pinshiwen.com/liwen/mrsj/20190806199947.html 閒章趣談·錢坫]</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Category:清朝书法家]]
72,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