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ig><big><big>'''《送别》'''</big></big></big></big>'''(歌曲)'''
{{Infobox person| 姓名 =送别| 圖像 = [[File:%E9%80%81%E5%88%AB%E5%9B%BE.jpg|300px350px|缩略图|center右|[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9%80%81%E5%88%AB%E5%9B%BE.jpg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ee60b0102v1se.html 图片来自新浪不小兔子微博 <small>]]] }}
== '''创作背景'''==
[[File:送别图1.jpeg|500px|缩略图|左|'''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 故宫博物院藏'''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送别图1.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20500378_415387 图片来自快讯]]]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ref>[http://www.le.com/ptv/vplay/20012221.html 韩磊《送别》]</ref></br>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br>
== '''歌词''' ==
[[File:%E9%80%81%E5%88%AB%E4%B9%90%E8%B0%B1.jpg|440px480px|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9%80%81%E5%88%AB%E4%B9%90%E8%B0%B1.jpg 原图链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24454733982848804.html 图片来自百度知道 <small>]]]
'''李叔同版'''(广泛版本)</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晚风拂柳笛声残,</br> 夕阳山外山。</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一壶浊酒尽余欢,</br> 今宵别梦寒。</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问君此去几时还,</br> 来时莫徘徊。</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人生难得是欢聚,</br> 惟有别离多。</br>
'''丰子恺手抄本'''</br>
[[File:%E4%B8%B0%E5%AD%90%E6%81%BA.jpg |200px280px|缩略图|左|'''丰子恺'''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4%B8%B0%E5%AD%90%E6%81%B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library.sh.cn/jiang/list/list.aspx?id=2183 图片来自上图讲座 <small>]]]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正是编者[[丰子恺]]。</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晚风拂柳笛声残,</br> 夕阳山外山。</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一瓢浊酒尽余欢,</br> 今宵别梦寒。</br>
加上《中文名歌五十曲》刊载的是[[丰子恺]]用毛笔以端正小楷抄录的, 歌词正是「一瓢浊酒尽余欢」, 因此应以《中文名歌五十曲》版作准。
[[File:%E6%9D%8E%E5%8F%94%E5%90%8C%E5%83%8F.jpg |300px|缩略图|float|'''李叔同'''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9D%8E%E5%8F%94%E5%90%8C%E5%83%8F.jpg 原图链接] [http://foxue.qq.com/a/20160405/017737.htm 图片来自腾讯佛学 <small>]]]
== '''作者简介''' ==
[[File:%E6%9D%8E%E5%8F%94%E5%90%8C%E5%83%8F.jpg |200px|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9D%8E%E5%8F%94%E5%90%8C%E5%83%8F.jpg 原图链接] [http://foxue.qq.com/a/20160405/017737.htm 图片来自腾讯佛学 <small>]]]
'''李叔同''' </br>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br>
== '''歌曲鉴赏''' ==
[[File:送别图2.jpeg |230px|缩略图|左|'''明 沈周 《虎丘送客图》 天津博物馆藏'''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送别图2.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220500378_415387 图片来自快讯]]]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br>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br>
== '''社会影响''' ==
[[File:送别图3.jpeg |330px|缩略图|右|'''《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送别图3.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94447574_418695 图片来自快讯]]]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br>
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电影插曲为歌手朴树翻唱的版本《送别》,朴树的版本采用了完整版的歌词。</br>
有人回忆,丰子恺晚年见后辈学唱《送别》,觉得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唱朝气蓬勃的歌曲,于是重填了《送别》歌词,并改题为《游春》:</br>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br>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br>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br>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br>
这个歌词只是在形式上与《送别》相仿,构不成《送别》的演绎版本。这里仅仅将其作为《送别》传播史上的一个花絮加以介绍。</br>
《送别》还有不少同名的不同填词版本,如:[[周传雄]]版、<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c4NzI3Mjg0.html 周传雄《送别》]</ref>[[黄征]]版、[[陈绮贞]]版、<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E5ODgxODEy.html 陈绮贞-送别]</ref>[[席慕蓉]]版、<ref>[http://www.docin.com/p-1321965711.html 席慕容《送别》赏析]</ref>[[朴树]]版、<ref>[http://caozhi.news.163.com/17/1215/11/D5MOB2AA000181TI.html 朴树唱《送别》崩溃大哭:最怕突然听懂一首歌]</ref>[[陈哲甫]]版、[[林海音]]版等版本<ref>[https://wenwen.sogou.com/z/q734497661.htm 林海音版的送别]</ref></br>
{{#iDisplay:m0746i3wbfb|480|360|qq}}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