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西林

增加 10,49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吕西林,同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吕西林 出生日期 1955年1月生 职业 同济大学教授 毕业…”
吕西林,同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吕西林

出生日期
1955年1月生

职业
同济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籍贯
陕西省岐山县

性别


目录
1简介
2简历
3科研项目
4研究方向
5研究成果
6学术职务
7论文著作
8个人成就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吕西林
吕西林
吕西林,男,1955年1月生,籍贯为陕西省岐山县。

1977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工民建专业;

1979年9月--1981年12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

1982年3月--1984年12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

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同济大学副教授;

1990年1月--1991年1月,加拿大Alberta大学土木系进修和合作研究;

1991年11月--1992年12月,香港大学土木系合作研究;

1993年2月--1996年5月,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副所长;

199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5月至今,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曾6次担任过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或组织委员会委员(1997.10、1997.12、1998.12、1999.6、2000.6、2000.10)。主持或参与主持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抗震防灾、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及教材4本,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3篇。SCI,EI,ISTP收录论文20篇(次)。

折叠编辑本段简历
吕西林
吕西林
1955年1月生,籍贯陕西省岐山县。

1974年9月--1979年8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民建专业;

1979年9月--1981年12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

1982年3月--1984年12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

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同济大学副教授;

1990年1月--1991年1月,加拿大Alberta大学土木系进修和合作研究;

1991年11月--1992年12月,香港大学土木系合作研究;

1993年2月--1996年5月,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副所长;

199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5月至今,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6次担任过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或组织委员会委员(1997.10、1997.12、1998.12、1999.6、2000.6、2000.10)。主持或参与主持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

2008年受聘为山东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

折叠编辑本段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三级课题1项(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1项(主持);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研究项目1项(主持)。

这些项目的研究领域涉及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大型复杂体系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结构与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应用,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固现有的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设计指南的编制等等。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折叠工程结构抗震及振动控制
吕西林
吕西林
各类建筑结构,特种结构,各类设备支架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与设计 理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控制研究及应用(包括结构的主动控制,被动控制, 混合控制和半主动控制).

折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各类新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与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

折叠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
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与抗震试验研究,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 ,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的延性研究 与非线性分析理论与应用.

折叠结构检测与加固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各类工程结构的检测与分析评估理论和方法,用新型材料加固现有结构 的分析方法,重大工程结构的检测与加固实例研究.

折叠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控研究与应用
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控中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重大工程的安全性评估理论 与方法,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及典型实例研究.

折叠核电设备及厂房系统的抗震研究
核反应堆本体及各类附属设备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核电设备的楼层反应谱 分析,核电设备厂房的抗震研究,主厂房及核电设备与地基的相互作用研究.

折叠结构抗震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结构抗震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研究,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结构抗震试验中 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重大工程的实验实例分析.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成果
主要的研究成果和代表性观点有:

折叠结构动力学模型的系统识别
在结构动力学模型的系统识别方面,他首先提出了多自由度体系非线性结构模型的系统识别方法,并得到了多次振动台试验的验证。在此方法中,将结构恢复力模型的识别问题转化为一组参数的优化问题;在进行识别计算时,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参数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解决参数过多求解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分批处理、分段迭代、逐步求精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方法和模型已被后来的研究者应用于科学研究之中。

折叠动力相似理论
研究了建筑结构模型在非线性阶段和破坏性阶段的动力相似理论,提出了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并得到了多次试验验证,已被国家规范采纳和用于指导科学研究。主持进行了20多项大中型工程的抗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折叠复杂体系超高层建筑结构研究
对复杂体系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面向设计的可以考虑楼面变形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简化模型和方法;为工程设计和制定有关的设计规范提供了依据;参加或主持了100多个大中型复杂体系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审查工作,为提高这些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做出了贡献。

折叠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研究
对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展了板柱节点在冲切和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板柱节点的抗弯和抗剪强度相关方程,相关的设计公式已被设计标准采纳。

折叠高层建筑抗震控制研究
对高层建筑抗震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高层剪力墙结构沿竖向耗能的抗震控制新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提出了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消能的组合减震新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提出了地震作用下离散参数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方法和参数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方法,扩展了变结构控制理论的应用领域;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组合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的设计方法已被国家有关技术标准采纳;研制了新型的柱梁连接节点,已被国家有关技术标准采纳。

折叠建筑结构抗震基础理论研究
在建筑结构抗震的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主持编写了上海市《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目前正在主持修编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并参加了全国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职务
国内外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及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及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及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结构控制学会会员、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及第三委员会委员、《结构工程师》杂志主编、《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Asia Architectural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同济大学学报》、《建筑结构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编委。
个人成就
获各种奖励和专利有:1988年9月,获国家教委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99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研究);1991年,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论文奖;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1996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入选者";199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抗震关键技术研究);1998年3月,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震墙);1998年10月,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基金资助;1999年12月,获建设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2等奖(结构抗震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00年3月,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外置式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2000年6月,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穿筋式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2000年12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临近地区地震对重要建筑影响及综合防御研究);2000年12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层建筑抗震耗能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2000年12月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2000年11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7月,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第四批特聘教授。

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颁奖大会11月4日在北京举行,长江学者、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西林教授凭借其在结构抗震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荣获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5,3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