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掖市

增加 4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张掖市 ''' ,古称甘州,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甘肃 ]] 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市境东临武威市、 [[ 金昌市 ]] ,南界 [[ 青海省 ]] 海北州,西接 [[ 酒泉市 ]] [[ 嘉峪关 ]] 市与青海省海西州,北达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地处走廊南山和走廊北山之间,中间为 [[ 河西走廊 ]] 。黑河及其支流山丹河流贯境内。全市总面积36,552平方公里,人口121.98万,市人民政府驻甘州区。张掖是国家 [[ 历史 ]] 文化名城,汉朝河西四郡之一,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历史==
张掖历史文化悠久。据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西至于流沙”,“流沙”即位于张掖居延县(《汉书·地理志》)。西周时周穆王(曾平定徐国/徐夷/徐宅/徐方/徐土(伯(平定前)/子(平定后)爵)的徐偃王(自称,别称徐驹王)造反)封长肱于黑水(今黑河)的西河,即鸿鹭的上游,叫做留胥国。西汉时期霍去病曾在此大破匈奴,后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因水土宜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金张掖”。
张掖历史文化悠久。据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西至于流沙”,“流沙”即位于张掖居延县(《汉书·地理志》)。西周时周穆王(曾平定徐国/徐夷/徐宅/徐方/徐土(伯(平定前)/子(平定后)爵)的徐偃王(自称,别称徐驹王)造反)封长肱于黑水(今黑河)的西河,即鸿鹭的上游,叫做留胥国。[[西汉]]时期霍去病曾在此大破匈奴,后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因水土宜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金张掖”。 南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 北宋 ]] 天圣六年(1028年), [[ 党项族 ]] 李元昊建立西夏,辖今张掖。元代张掖为甘肃行省省会。明代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清代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统军驻地。
1949年设张掖专区,驻张掖县,1950年撤销。1955年复设张掖专区,驻酒泉县。1956年,景泰、永登2县划归定西专区;额济纳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撤销张掖县,设立张掖市;撤销金塔、酒泉2县,合并设立酒泉市;撤销玉门县,并入玉门市。3市由张掖专署代管,专署驻张掖市。1961年将酒泉、玉门2市及敦煌、安西、肃北、阿克塞4县划归酒泉专区;武威、永昌、民勤、天祝4县划归武威专区;撤销张掖市,复设张掖、临泽、民乐3县。1985年,张掖县改为张掖市(县级)。
1986年12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国务院公布张掖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2年3月,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原县级张掖市改设甘州区。
==行政区划==
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区县,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0874平方公里。居住着 [[ 汉族 ]] [[ 回族 ]] [[ 裕固族 ]] [[ 藏族 ]] [[ 蒙古族 ]] 等26个民族,126万人口。聚居在 [[ 祁连山 ]] 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其民族风情独特,是中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地处东经97°20′~102°12′,北纬37°28′~39°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峪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东西跨度4°52′,长210~465公里,南北跨度2°29′,宽30~148公里,总面积39436.53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8.67%。
===自然气候===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地质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有名,盛产 [[ 小麦 ]] [[ 玉米 ]] [[ 水稻 ]] [[ 油菜 ]] [[ 胡麻 ]] 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土特产品有圆葱、 [[ 苹果 ]] 梨、乌江米、 [[ 红枣 ]] 、发菜、丝路春酒等。
==矿产资源==
 张掖市是全省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冶金辅料、化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的集中区。 [[ 煤炭 ]] 、钨钼、铁、 [[ 石膏 ]] [[ 凹凸棒石 ]] 、钾盐等矿种探明资源储量较大。
====矿产及矿产地====
张掖市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 [[ 石灰石 ]] [[ 芒硝 ]] 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张掖全市发现并评价了铁、锰、铜、铅、锌、岩金、银、钨、钼、钒、锑、铬铁、砂金、硫、煤、芒硝、萤石、滑石、石膏、凹凸棒石、钾盐、蛭石、重晶石、 [[ 石棉 ]] 、耐火粘土、 [[ 白云岩 ]] [[ 石灰岩 ]] [[ 石英岩 ]] [[ 大理岩 ]] [[ 花岗岩 ]] 、矿泉水等33种矿产资源。截止今日,已发现矿床及矿化点429处,其中具有成矿价值的158处。按规模划分,有大型10处,中型10处,小型64处,矿点74处。按资源类别划分,黑色金属矿46处,有色金属矿49处,贵金属矿6处,煤矿29处,非金属矿26处,矿泉水2处。
====矿产资源储量====
==人口民族==
 
===人口统计===
===多民族===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古代,除汉族以外,先后有西戎 、月氏 [[ 乌孙 族]] [[ 匈奴 族]] [[ 族]] 、吐蕃 [[ 回鹘 族]] 、党项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张掖悠久灿烂的文明。当代张掖,分布有37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26959人,占张掖市人口的2.15%。其中,人口超过或接近百人的少数民族有 [[ 裕固 族]] [[ 族]] [[ 族]] [[ 族]] [[ 蒙古 族]] [[ 族]] [[ 朝鲜 族]] [[ 族]] 等8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张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经济收入==
 
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12.6%。
 
==交通运输==
===铁路运输===
兰新铁路横贯张掖,东起山丹县东乐镇、西到临泽县沙河镇,每天有列车通达 [[ 北京 ]] [[ 乌鲁木齐 ]] [[ 兰州 ]] [[ 上海 ]] [[ 西安 ]] [[ 济南 ]] 等地。
===高速铁路===
[[ 兰新铁路 ]] 第二双线,改走青海西宁,穿越祁连,过河西走廊,直抵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被誉为高铁“新丝路”。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经过张掖,有望2014年年底全线建成通车。
===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
 张掖机场于2011年11月1日首航。成为张掖机场运营的第二条航线,河西走廊通往祖国大西南的第二条航线,2012年5月4日,张掖- —— 兰州- —— 重庆往返航班正式开通。
==教育资源==
 
===中学教育===
 {| class="wikitable" |- | 张掖中学|- | 张掖市第一中学|- | 张掖市第二中学|- | 张掖市第三中学|- | 张掖市第四中学|- | 张掖市第五中学|- | 张掖市第六中学|- | 张掖市第七中学|- | 张掖市大成中学|- | 张掖市甘州中学|- | 张掖市天一中学|- | 张掖市实验中学|- | 张掖市金觻中学|- | 张掖市青西中学|}  
===高等教育===
 
河西学院
713,2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