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7
次編輯
變更
黄朝天
,→个人经历
黄朝天(1915-1987),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工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他先后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副主席。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作有《党啊!我的母亲》。1987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2岁。
== 个人经历==
'''土地革命'''<br>黄朝天同志1915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金星村一个农民家庭。10岁时,迫于生计学做篾工,饱尝了流氓篾头的欺压凌辱。<br>1961年,黄朝天陪同罗荣桓、贺龙在普陀山。<br>1928年2月,受红军影响,先后参加儿童团、少先队组织,跟着赤卫队斗地主、打靖卫团,后参加地方游击队。<br>1929年队10月,参加地方游击队组织起来的中央苏区第26纵队,12月,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红12军2纵队。<br>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br>1931年担任陈毅军长的警卫员。<br>1932年11月,在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工兵专业,结业后被评为“模范学员”,并留校工作。<br>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黄朝天担任红军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副连长。<br>1934年10月16日夜晚,特科营工兵连接到要在于都河上抢架两座浮桥保证主力拂晓过河的命令。接到命令,向来直言快语的黄朝天握着拳头斩钉截铁地对团长和政委说:“请首长放心,工兵连保证完成任务。”<br>'''第二次国内革命'''<br>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朝天同志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科长、营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指挥了于都河、湘江、乌江的架桥,参加了娄山关等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赞扬。在险恶艰苦的长征途中,他满怀必胜的信念,毫不动摇,忘我战斗,胜利到达陕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胸怀和高尚品质。<br>'''抗日战争'''<br>抗日战争时期,黄朝天同志先后担任八路军留守处参谋、科长,陕甘宁边区警备4团参谋长等职,积极参加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br>1943年12月,任陕甘宁边区警备七团团长,奉命开赴河南前线抗日,参加了中原突围、荆门、当阳等战斗。后任河南省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二旅参谋长,鄂西北军分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三纵队八旅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五十八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淮海战役,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中的溧阳战斗。同年,还参加了上海战役。<br>'''解放战争'''<br>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黄朝天同志任鄂西北军分区参谋长、第2野战军3纵队8旅参谋长,参加中原突围,到达华东地区,投入淮海战役。<br>1949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20军58师副师长,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中的溧阳战斗。同年,还参加了上海战役。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南征北战、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br>'''抗美援朝'''<br>1962年,黄朝天陪同郭沫若视察舟山。<br>1950年11月,黄朝天赴朝参战,任二十军五十八师师长、军参谋长。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和华川阻击战,多次受到嘉奖。回国后,任二十军副军长,参与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br>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还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国旗勋章。<br>1957年7月,任二十七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br>1965年6月,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br>1957年7月,任27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br>1965年6月,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br>1969年8月,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兼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br>'''解放后'''<br>“文革”期间,他是非分明,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衷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br>黄朝天同志先后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br>
1979年11月,任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1982年9月按正兵团职待遇离职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