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增加 36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 (西里尔字母:Өмнөд Горлос)是 [[ 吉林省 ]][[ 松原市 ]] 下辖的一个民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原称郭尔罗斯前旗。简称前郭县。是吉林省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面积5117平方千米,人口57万。邮政编码131100,电话区号0438。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前郭尔罗斯镇。
中文名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名称释义===
“郭尔罗斯”源于蒙古古部落名“豁罗剌斯”的译音,意为“江河”。前郭尔罗斯位于 [[ 松花江 ]] 南岸,故前郭尔罗斯蒙语意为“江南”。前郭县孤店乡腰浩特芒哈南沙坨子发现的新石器遗址遗物证明5000年前本地就有人类活动。
===发展经历===
西周、春秋、 [[ 战国时期 ]] 为秽貊地。
汉、魏、晋、 [[ 南北朝 ]] 中期属夫余国。唐初为高句丽所据。
唐代的渤海时期属渤海夫余府。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春,泰宁、朵颜、福余三卫进攻明朗,被明军打败。
这时蒙古瓦剌、也先来犯,三卫不支,泰宁、朵颜降也先,独福余卫长奎蒙克塔斯哈喇避走脑温江( [[ 嫩江 ]] ),据其地,号嫩科尔沁。明 [[ 嘉靖 ]] 年间,嫩科尔沁分四部,即科尔沁部及其右翼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左翼郭尔罗斯部。
郭尔罗斯部分给奎蒙克塔斯哈剌之孙(哈布图哈萨尔十六世孙)乌巴什,号二旗。
清崇德元年(1636年),乌巴什之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五世孙)固穆,因征明有功,参加皇太极称尊大典,叙功封为“扎萨克辅国公,诏世袭罔替”。
从此郭尔罗斯部二旗为固穆所辖。顺治五 年1648 (1648年(, 固穆从兄布木巴被封为“扎萨克镇国公,诏世袭罔替”。郭尔罗斯部二旗沿松花江明确疆界,分为前、后(南、北)旗,固穆系世掌前旗(俗称南公),布木巴系世掌后旗。
此为郭尔罗斯前旗旗制之始。 [[ 清朝 ]] 实行盟旗制,郭尔罗斯前旗与后旗同科尔沁六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会盟于哲里木。郭尔罗斯前旗属于哲里木盟十旗之一,统属于清朝理藩院。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沿袭清朝建制,郭尔罗斯前旗仍属哲里木盟。
1932年,沦为 [[ 日本帝国主义 ]] 的殖民地,属吉林省辖。
1945年,东北光复后,由于时局的变化,郭尔罗斯前旗曾几易隶属关系。
===地形地貌===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形由高到低,呈西南—东北走向,由台地和风蚀岗地逐渐变为平地。最高处海拔292.4米(洪泉乡尖山子),最低处海拔126.5米(查干湖底)。 [[ 松花江 ]] 和嫩江从东部和北部边境流过,形成沿江冲积平原。
===水系分布===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有3条河流和大小湖泡27处。
 
第二松花江
====第二松花江====
在前郭县哈拉毛都乡小城子村入境,由南向北流经王府站镇、吉拉吐乡、毛都站镇至平凤乡十家户村三岔口与嫩江汇合,东流为 [[ 松花江 ]] 。县境内流程为90公里,主河槽宽420-1000米,河道比降在0.1‰-0.17‰。
枯水期水深4-6米,流速1-1.5米/秒,年内最大流量发生在8-9月份。据扶余水文站1955-1985年记载,年平均径流量为152亿立方米,年最大平均流量(1956年)792立方米/秒,相应水位95.73米;年最小流量(1979年)174立方米/秒,相应水位93.97米。最大洪水流量(1956年8月1日)675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99.15米。
药用类有甘草、防风、椿梗、柴胡、麻黄、罗布麻、知母、蒲黄、黄蓖、苦参等385种。
食用类有黄花菜、觅菜、营卖菜、山里红等36种蜜源类有黄花菜、 [[ 百合 ]] 、芋苗、水蓬、百里香等25种。
油料类有苍耳、大籽商、叶底珠、 [[ 文冠果 ]] 等23种。
芳奋类有艾篙、蚊子草、驾尾、莒蒲等20种。
酿酒类白拣·山里红、志鹤草、慈姑等16种。
淀粉类有山尖菜、白花地榆、 [[ 狗尾草 ]] 等17种。
纤维类有 [[ 芦苇 ]] 、大油芒、野亚麻、披碱草等23种。
饲料类有羊草、莒稽、草木橇等196种。
观赏类有 [[ 飞燕草 ]] [[ 芍药 ]] [[ 百合 ]] 、双丝败酱等69种。
编织类早柳·水葱、芦苇、胡枝子等10余种。
染科类水攀、 [[ 地榆 ]] 、苍耳等8种。
水生经济植物还有芦苇、菱角,荧实、莒蒲(蒲草)等。
===安代舞===
是起源于前郭尔罗斯和库伦,流传于科尔沁,流传于整个 [[ 内蒙古 ]] 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舞蹈,是科尔沁“博”治病的一种方式。1949年以后,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蒙古族歌舞艺术形式。[11]
===查玛舞===
蒙古族宗教寺庙舞蹈,藏语称“羌姆”,蒙语则称为“步扎”或“步踏”,民间俗称跳鬼、跳神,是寺庙固定的活动内容。查玛,原是一种民间舞蹈 [[ 艺术 ]] ,后被藏传佛教吸取,并注入佛教内容,成为藏传佛教寺庙舞蹈。
===马头琴===
[[ 马头琴 ]] 是蒙古族 [[ 历史 ]] 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马头琴从它产生那天起,就成为蒙古民族喜爱的乐器而广为流传,它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已成为蒙古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马头琴由琴杆、琴弓、音箱三部分构成,音箱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宫中尚龙,琴首多为龙头上面雕马头,后来多为马头的形象。最初的马头琴,音箱和琴杆用木材制成,音箱正背面蒙羊皮或马皮。琴弦用两束马尾、琴弓用树枝和马尾制成。由于马头琴音域宽广、音色浑厚而深沉,泛音丰富,为演奏者提供了可以尽情发挥演奏技巧的条件,因此,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欢快曲调往往能使人振奋、激动,如泣如诉的曲调令人感伤。
==文化遗产==
{| class="wikitable" |- ! 时间 !! 名称 !! 批次 !! 类型 !! 批号|- | 2006年 || 乌力格尔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曲艺 || 276|- | 2008年 ||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传统音乐 || 65|- | 2008年 || 蒙古族四胡音乐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音乐 || 67|- | 2008年 || 蒙古族民歌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传统音乐 || 604|- | 2008年 ||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民俗 || 1001|}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位于美丽的查干湖畔,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2225平方米。其中展览馆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硬质铺装15000平方米,其余为绿化用地。场地为矩形,中央略高于四周。
[[ 成吉思汗 ]] 召是为纪念大元朝的开创者、大蒙古国的缔造者、著名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而修建的。主体建筑由三个互相连通的蒙古包式的大殿构成,中间的正殿是纪念堂,东、西两殿为陈列室,两边过厅为绘画长廊。成吉思汗召前,左侧是苏鲁锭广场,右侧是苍狼白鹿广场。苏鲁锭和苍狼白鹿,都是茫茫 [[ 草原 ]] 上蒙古族的吉祥物和神,千年不变地保佑着草原上的传奇英雄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后代。
===满蒙文碑===
坐落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库里村前150米处,俗称库里碑。碑文为满蒙两种 [[ 文字 ]] 。1981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此碑为吉林省第二批重点 [[ 文物 ]] 保护单位,定名为“满蒙文碑”,全称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满蒙文碑是后金及清初满族统治者实行满蒙联姻政策、清王朝与科尔沁关系的重要历史见证。碑体雄伟,造型奇特,雕刻精美,巧夺天工,是蒙地罕存的清代艺术珍品,也是吉林省清代碑刻中规模较大、雕工精细、艺术处理比较完美的石碑之一。
满蒙文碑为清代孝庄文皇后的生父生母碑。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按顺治皇帝及孝庄太后旨意,由寨桑夫妇的长孙和塔立碑于墓前。
===桑杰扎布===
(1907 -1979 年—1979年 ):吉林省前郭县人。
1946年参加革命。
1938年,从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毕业回国后,曾在内蒙古王爷庙兴安学院任教。
1942年11月至1945年5月,任内蒙古扎兰屯师导学校校长。解放后,历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史研究会主任、内蒙古师范学院史地科、历史系、中文系副主任。是一至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汉文、蒙文和蒙古史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蒙古族文学典籍的整理、翻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苏玛===
(1914 年— ):郭尔罗斯人,汉名叫玉臻,蒙古族著名艺术家,创造了独特的“前郭尔罗斯苏玛演奏法”,并曾随团出访了前 [[ 苏联 ]] [[ 波兰 ]] [[ 匈牙利 ]] [[ 保加利亚 ]] [[ 罗马尼亚 ]] 等国,在各国大剧院和城乡进行巡回演出,获得好评。
1956年5月下旬,参加 [[ 捷克斯洛伐克 ]] 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获得民族 [[ 民间艺术 ]] 家称号。1960年加入 [[ 中国音乐家协会 ]] ,为吉林省政协委员。曾受到 [[ 毛泽东 ]] [[ 周恩来 ]] 等领导人接见。
===苏赫巴鲁===
(1938 年— ):作家,汉名刘威,1938年生于 [[ 辽宁 ]] 建昌县。
1945年离开家乡,去吉林。1959年毕业于长春市十一高中后,到吉林省前郭尔罗斯民族歌舞团任编剧和作曲。
1984年当选为政协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驻会副主席和县文联主席,1991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西部区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兼《 [[ 金鹰 ]] 》蒙古文学杂志主编。
===桑杰扎布===
(1950 年— ):1950年出生,蒙古族。吉林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内蒙古 [[ 赤峰 ]] 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2004年晋升少将军衔。
===张顺富===
(1955 -):笔名富航。满族。吉林前郭人。1980年毕业于 [[ 东北师范大学 ]] 中文系,后任《绿野》杂志编辑、副主编、执行主编, [[ 白城市 ]] 作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吉林省作协《文坛风景线》执行主编,编审。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作协创联部主任,吉林省政协委员。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生活变奏曲》,报告文学集《时代大雕塑》,游记《访欧洲十国笔记》等。连续三届被评为吉林省文学期刊优秀编辑。[25]
===杨宝峰===
(1957 -):出生于前郭县乌兰塔拉乡,197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学位,教授,博士、博士后指导教师,著名药理学专家,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
===沈德龙===
789,0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