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扬州清曲

移除 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扬州清曲.jpg|400px450px|缩略图|右|扬州清曲[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326902610&di=46c1476b541f5126aea1a92071aebe2a&imgtype=0&src=http%3A%2F%2Fres2.bakclass.com%2Fglwz%2Fzlres%2Fjxdscz%2F833%2Fres%2Fjxds%2Fimages%2Fjpg%2Fjxdscz%2F20130827%2F28e02f3c-8267-4769-88df-c37b27102aa2.jpg 原图链接][http://res2.bakclass.com/glwz/zlres/jxdscz/833/html/jxdscz/yyue/czyly_czyyy/jxtk/doc-118056.html 来自教学图库 的图片]]]
'''扬州清曲'''是流传在[[江苏]][[扬州]]、[[镇江]]一带的地方曲种,俗称“小唱”、“小曲”,起源于[[元代]],使用[[扬州话]]演唱。
扬州清曲是中国江苏扬州地区古老有影响力的传统曲艺之一。它起源于古老的扬州民歌,传承了元明俗曲。清代康、乾年间是其鼎盛期,曾流传于全国许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源自本地小调,再次为“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及地域特性。曲词题材极其广泛,曲目十分丰富
 == 历史 == 
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元代[[夏庭芝]]所著的《[[青楼集]]》中已有“[[李芝儀]],維揚名妓也。工小唱,尤善慢詞”的记载。
1960年,扬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扬州曲艺团,吸收了许多民间清曲高手,并搜集整理了扬州清曲的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曲艺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1986年,广陵清曲之友社成立,扬州清曲逐渐复兴。2006年,扬州清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表演形式 ==
扬州清曲的表演者以男性居多,4-6人为最佳,1-2人也可,最多不超过8人,但每人须会演奏一种或几种乐器,能做到“手口一致”,“自弹自唱,自拉自唱”。唱法有“阔口”与“窄口”之分,“阔口”指男性用本来声腔演唱,而“窄口”指男性模仿女性声腔。
<center>{{#iDisplay:n034522negv|650|480|qq}}</center>
 
== 参考文献 ==
{{reflist}}
110,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