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乌审旗

增加 68 位元組, 4 年前
历代建制
988年,宋廷用李继捧为夏州刺史。治所在统万城。
991年 [[ 李继捧 ]] 叛宋,以夏州将辽。
994年(宋淳化五年)宋军复占夏州,毁夏州城,建制仍存。
1038年李元昊(赵元昊)建立 [[ 西夏 ]] ,今乌审旗为西夏夏州地,统万城为西夏平夏城。
===元朝===
明初为察罕脑儿卫地。后为蒙古鄂尔多斯部属地。
明成化十五年元太祖 [[ 成吉思汗 ]][[ 孛儿只斤·[[ 铁木真]]的第十五世孙达延汗 [[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 再一次统一蒙古草原,设立六个万户;封其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 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担汗为其次子) 执掌新秦中草原为鄂尔多斯万户。
清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鄂尔多斯万户 [[ 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 ]] 的第五世孙孛儿只斤·额磷臣率部内附归清,清廷册孛儿只斤·额磷臣为鄂尔多斯济浓,命其统管蒙古鄂尔多斯部。
清于 [[ 顺治 ]] 六年(1649年)为便于控制陆续归附的蒙古各部落,将清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归附的蒙古鄂尔多斯部划分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今 [[ 准格尔旗 ]] ),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今 [[ 达拉特旗 ]] ),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今 [[ 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今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今 [[ 杭锦旗 ]] )等6个札萨克旗,置伊克昭盟。;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后与郡王旗合并为今伊金霍洛旗)。
1911年初期,承袭清制,设旗衙门为政权机构。
1934年, [[ 民国 ]] 政府将乌审旗衙门改为乌审旗政府。
1934年,中国共产党乌审旗工作委员会建立。
1936年2月, [[ 中国共产党 ]] 组建“乌审县苏维埃政府”,3月撤销此建制称谓。
1944年12月,共产党领导的乌审旗蒙汉自治抗敌联合会建立。
1949年8月10日,乌审旗人民政府成立。
至此, [[ 国民党 ]] 政府的政权机构消亡。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1950年8月25日,乌审旗人民政府再次成立。
1956年12月1日,乌审旗人民政府改称为乌审旗人民委员会。
1980年12月21日乌审旗人民政府成立,撤销革命委员会。
2001年, [[ 国务院 ]] 撤销地级伊克昭盟设立地级 [[ 鄂尔多斯市 ]] ,乌审旗属鄂尔多斯市管辖。
==行政区划==
723,2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