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 姓名 = 凯特·布兰切特| 類型 = 女演員| 圖片 = <img src="http://i0.sinaimg.cn/ent/s/u/2008-04-20/U2389P28T3D1995172F326DT20080420101909.jpg" width="220" ><br><small>[http://i0.sinaimg.cn/ent/s/u/2008-04-20/U2389P28T3D1995172F326DT20080420101909.jpg 原圖鏈結],[http://ent.sina.com.cn/s/u/2008-04-20/10191995172.shtml 圖片來源自新浪網]</small>| 圖片尺寸 = | 圖片簡介 =| birthname= {{lang|en|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 外文名 =Cate Blanchett| 外文 =| 羅馬拼音 =| 綽號 = | 國籍 = [[澳大利亞]]| 籍貫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69|5|14}}| 出生地點 =[[澳大利亞]][[墨爾本]]Ivanhoe| 生肖 =| 星座 = | 逝世日期 =| 逝世地點 =| 職業 = [[演員]]、[[導演]]、[[製片]]| 語言 = 英語| 三圍 =| 血型 =| 身高 = | 體重 =| 母校 = {{link-en|澳洲國家戲劇藝術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ramatic Art}}| 宗教信仰 =| 配偶 = {{marriage|{{link-en|安德魯·烏普頓|Andrew Upton}}|1997}}| 兒女 = 3子1女(女兒為[[領養]])<ref>[http://ent.ltn.com.tw/news/paper/861096 布蘭琪有子不滿足 領養女娃過癮]</ref>| 出身地 =[[澳大利亞]]| 出道作 = | 出道日期 = {{start date and age|1992}}| 代表作 = 《[[伊莉莎白 (電影)|伊莉莎白]]》系列<br>《[[魔戒電影三部曲]]》<br>《[[神鬼玩家]]》<br>《[[醜聞筆記 (電影)|醜聞筆記]]》<br>《[[搖滾啟示錄]]》<br>《[[藍色茉莉]]》<br>《[[卡露的情人]]》| 活躍年代 = | 經紀公司 =| 網站 =| IMDb =| 書籍 =| academyawards='''[[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主角]]'''<br>2013年 《[[藍色茉莉]]》<br>'''[[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女配角]]'''<br>2004年 《[[神鬼玩家]]》| goldenglobeawards='''[[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br>1998年《[[伊莉莎白 (電影)|伊莉莎白]]》<br>2013年《[[藍色茉莉]]》<br>'''[[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最佳電影女配角]]'''<br>2007年《[[搖滾啟示錄]]》| baftaawards='''[[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br>1998年《[[伊莉莎白 (電影)|伊莉莎白]]》<br>2013年《[[藍色茉莉]]》<br>'''[[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最佳女配角]]'''<br>2004年《[[神鬼玩家]]》| sagawards='''[[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br>2013年《[[藍色茉莉]]》<br>'''[[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最佳女配角]]'''<br>2004年《[[神鬼玩家]]》<br>'''最佳集體演出'''<br>2002年《[[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awards='''[[最佳演員獎 (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br>2007年《[[搖滾啟示錄]]》<br>'''[[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2000年《縱情四海》<br>2001年《真情快遞》<br>2001年《[[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br>'''{{link-en|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AACTA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br>2005年《為愛重生》<br>'''[[澳洲電影學院獎國際類最佳女主角]]'''<br>2013年《[[藍色茉莉]]》<br>'''{{link-en|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AACTA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br>1997年《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br>'''[[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2013年《[[藍色茉莉]]》}}{{中文譯名| putonghua = 凯特·布兰切特| taiwan = 凱特·布蘭琪| cantonese = 姬蒂·白蘭芝}}'''凯特·布兰切特'''({{lang-en|'''Catherine Élise Blanchett'''}},{{bd|1969年|5月14日|catIdx=B}}),生於[[澳洲]][[墨爾本]],知名[[澳大利亞]]電影及[[舞臺劇]]女[[演員]]。凱特·布蘭琪除了是史上同時擁有[[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女配角獎]]的六位演員之一,亦是唯一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主角和配角獎的大滿貫雙料得主,以實力演技和特殊氣質受到肯定與注目。凱特·布蘭琪曾為了揣摩角色而舉家搬至[[英國]]與[[愛爾蘭]]<ref>[http://news.mtime.com/2013/02/17/1506859.html 獨家專訪:凱特·布蘭琪]</ref>。2014年,凱特·布蘭琪以電影《[[藍色茉莉]]》中的落難貴婦一角,獲[[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第86屆奧斯卡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ref>[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2014/specials/oscar/news.php?no=758964&type=a&type=a 凱特封后 全場起立致敬]</ref>,亦是唯一獲得兩次奧斯卡獎的澳洲演員。== 生平經歷 ===== 成長背景 ===1969年5月14日,凱特·布蘭琪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德州]]出生的父親Robert DeWitt Blanchett是退役[[美國海軍]]軍官的[[廣告]]人,母親June Gamble是擁有[[法國]]血統的澳大利亞教師,兩人在海上相識。凱特有一個擔任電腦工程師的哥哥Bob與一個劇場設計師的妹妹Genevieve。和凱特感情極為親密的父親,在凱特10歲時因[[心臟病]]離世<ref>[http://m.qikan.com/ArticleContentNew.aspx?type=2&Rowid=10&titleid=yoya20130408&categorycode=0014 凱特‧布蘭切特:女王駕到]</ref><ref>{{youtube|x1pIfJvtBQ4|More Than Enough Rope - Cate Blanchett - 2005|s=2482}}</ref>,凱特從小由奶奶和母親帶大。自就讀墨爾本衛理會女子學院時期,凱特開始發現自己對戲劇的喜愛,並成為學校戲劇社團的負責人,自編自演的喜劇題材話劇獲得熱烈的反應。學生時期喜歡打[[領帶]]、穿西裝,打扮得像個男生,亦常剃光頭髮,欣賞的偶像是[[安妮·藍妮克絲]]。大學時期就读于[[墨尔本大学]],主修[[美术史]]和[[经济学]],後因著迷於戲劇,轉讀{{link-en|澳洲國家戲劇藝術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ramatic Art}},並自戲劇學院畢業。凱特在18歲時曾當背包客前往[[英國]]旅遊,但因簽證過期只好離開英國。到了埃及[[開羅]],在旅館遇見一位恰好正在徵臨時演員的工作人員,由於旅費已透支,在因緣際會下為一部名為《Kaboria》的電影扮演觀看拳擊賽而吶喊加油的觀眾,酬勞足夠支付她一星期的住宿費用。這也是凱特第一次在大銀幕演出的經驗<ref>[http://www.heraldscotland.com/arts-ents/film/cate-blanchett-on-madness-motherhood-and-working-with-woody-allen.22155506 Cate Blanchett on madness, motherhood and working with Woody Allen]</ref><ref>[http://www.modernweekly.com/news/content.aspx?artID=32134&page=1 凱特·布蘭琪 最值得投資的千面女王] </ref>。但凱特表示,「當時戲劇學校畢業後就在劇場工作,一開始沒有想到要去當電影演員。」=== 職業生涯 ======= 1992年-1997年 ====凱特在戲劇學院時,演出的舞臺劇即已展露其表演上的才華。但畢業後,經濟拮据之下有段時間住在磚頭都斑駁露出的房間裡,每天只捨得喝一杯咖啡,因此曾經給自己設定五年之內若沒在[[劇場 (藝術)|劇場]]界闖出成績便轉行。所幸後來逐漸有了演出機會,擔綱主演的第一部舞臺劇《Top Girls》亦獲得好評。其後更以《Kafka Dances》獲得雪梨劇評獎最佳新人獎。同年,和後來成為奧斯卡影帝的[[傑佛瑞·羅許]]搭檔演出大衛馬密的舞臺劇《{{link-en|奧利安娜|Oleanna (play)|奧利安娜}}》,並以此劇指控教授性騷擾的女學生一角得到最佳女主角獎。凱特也是第一位在同年囊括雪梨劇評獎最佳新人及最佳女主角的雙料得主。1994年到1995年期間,陸續演出[[莎翁]]舞臺劇如《-{哈姆雷特}-》等,並開始參與電視劇,如黃金檔影集《Heartland》、迷你影集《Bordertown》(與[[雨果·威明]]合作)、電視電影《Police Rescue》、長篇電視劇《G.P.》等,發展領域多元且逐漸累積不同表演經驗。1997年,二次大戰題材的《{{link-en|火線浮生錄|Paradise Road (1997 film)}}》,則是凱特拍攝的第一部商業電影,在片中飾演女俘虜。同年,電影《[[奧斯卡和露辛達]]》、《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接連上映。原本《[[奧斯卡和露辛達]]》的製片人不同意起用像凱特這樣屬於新人階段且在其他國家知名度不高的演員,但看了《火線浮生錄》之後,肯定其演出,同意由她飾演女主角,凱特也以此片入圍澳洲影評人協會獎和澳洲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女主角獎。《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則讓凱特奪得澳洲電影學院最佳女配角獎,接連幾部電影的表現開始引起電影圈注目。《[[伊莉莎白 (電影)|伊莉莎白]]》的導演{{link-en|錫哈·加培|Shekhar Kapur}}係因《[[奧斯卡和露辛達]]》片中凱特的演出而邀請其擔任片中英國女王一角<ref>{{youtube|5XZMHONpKco|Cate Blanchett 1999 Charlie Rose Full Interview |s=683}}</ref>,導演並評價:「雖然凱特是新人,但多變的素質可以勝任任何複雜的角色。或許外表平凡,但當需要時,她能一瞬間變得異常美麗」。<ref>[http://www.hkcna.hk/content/2013/1205/229177.shtml 凱特·布蘭切特越來越有女王範兒]</ref>自1993年到1999年間,重心放在舞臺劇,至少有十部劇碼巡演。《{{link-en|戰地有心人|Charlotte Gray (film)}}》係因原著作者{{link-en|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看了凱特在倫敦的舞臺劇《Plenty》後,而邀請其擔任此部電影的女主角。==== 1998年-2007年 ====1998年,凱特以電影《[[伊莉莎白 (電影)|伊莉莎白]]》片中鮮明存在感的女王一角獲得{{link-en|第56屆金球獎|56th Golden Globe Awards|第56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當時從未演過傳記電影且壓力極大的她,為了飾演此一人物,請來老師教授古典英語、研讀大量傳記、前往博物館觀賞相關肖像和藝術作品、減重、漂白眼睫毛、眉毛和剃光頭頂前半部的頭髮。凱特以此部片首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在影壇上奠定知名度與人氣;2001年,開始演出《[[魔戒電影三部曲|魔戒]]》系列電影中的精靈女王[[凱蘭崔爾]]。接連的女王角色中,其獨特氣場與脫俗氣質令人印象深刻,讓凱特享有「女王專業戶」之稱。期間亦陸續接演中小成本和獨立製片電影,例如首次與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爾]]合作柏林影展開幕片《{{link-en|天堂奔馳|Heaven (2002 film)|天堂奔馳}}》,飾演剃了光頭為愛逃亡的女逃犯。在2003年上映的電影《{{link-en|鍥而不捨|Veronica Guerin (film)|鍥而不捨}}》,則是飾演不畏險惡揭發真相促使政府立法的知名北愛爾蘭記者[[薇若妮卡·格琳]],並為了揣摩角色舉家搬至愛爾蘭,凱特亦以此部真人實事改編的題材入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2004年,凱特在知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所執導的《[[神鬼玩家]]》扮演[[好萊塢]]知名女星[[凱瑟琳·赫本]],其唯妙唯肖的語氣及姿態,贏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7屆奧斯卡]][[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及各大影評人協會獎的肯定<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5/2/28/n830464.htm 奧斯卡人物:最佳女配角凱特布蘭琪]</ref><ref>{{youtube|Wg5UQz8PjSE|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後臺新聞中心}}</ref>,當時已96歲高齡的赫本得知凱特要飾演自己時亦十分贊同。2005年,在獲得首座奧斯卡獎座後,又回澳洲接演本土獨立製作並限定上映的電影《{{link-en|為愛重生|Little Fish (film)|為愛重生}}》,片中飾演曾經淪於毒海,欲重新生活卻被過往牽絆住的女子。凱特以此片獲第二座{{link-en|澳洲電影學院|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2006年《[[醜聞筆記 (電影)|醜聞筆記]]》上映,凱特飾演一個與15歲中學生發生不倫戀情的已婚美術教師,在片中和知名英國影后[[茱蒂·丹契]]極富張力又精彩的對手戲引起話題,凱特亦入圍該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並獲得多項電影獎。==== 2008年-2012年 ====2008年年初,凱特憑前一年上映的《[[伊莉莎白:輝煌年代]]》和《[[搖滾啟示錄]]》雙料提名第8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凱特在《搖滾啟示錄》片中反串知名搖滾巨星[[巴布·狄倫]],其憤世嫉俗的消瘦頹廢男子演繹,亦成為第64屆[[威尼斯影展]]影后<ref>[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3958 凱特布蘭琪反串演出搶走全球影展大獎] </ref>及[[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得主。而奧斯卡獎史上只有三位演員在電影中以反串獲得提名,凱特即是其中一人。除了扮演主婦、逃犯、特務、教師、通靈者、拓荒者等人物,凱特亦是經常擔綱演出真人實事傳記人物的演員,不論是英國女王、傳奇搖滾歌手、王牌記者或好萊塢經典女星,其穩定的表現力與具存在感的演技也讓媒體稱之為「變色龍」,而除了在《天堂奔馳》說[[義大利]]語,亦曾經在片中變換[[愛爾蘭]]腔、[[俄國]]腔、[[德國]]腔、[[英國]]腔和[[法國]]腔等各種口音的英語。知名導演[[大衛·芬奇]]曾評價其「無時無刻散發出來的那股銀幕力量和能力極為罕見。她對工作的態度是專業的,不僅知道自己角色的來龍去脈,也知道所有人角色的台詞,會為工作的推進做出貢獻。比如她會說『這裡有幾個詞,你覺得這樣如何……』,但絕不會像某些明星那樣,說『我需要一段獨白,應該有人來給我改一下』」<ref>[http://yule.sohu.com/s2010/6464/s274978840/#panel-1 《先鋒人物》─ 凱特·布蘭琪]</ref>、[[坎城影展]]及[[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伊納利圖]]亦表示「只有凱特就算躺在地板上也能傳達出有趣的訊息。觀眾得關心角色,而凱特就是能創造出這種共鳴感。總是可以化繁為簡,任何一個層次都很寶貴」、導演REDIRECT[[ 山姆·雷米]]則評價凱特擁有「獨力撐起整部戲的能力」。在2004年後,凱特沒有因獲得了奧斯卡獎而積極往好萊塢邁進,反而接演許多拍攝期不長的配角,減少了在澳洲以外的工作比重,並將個人的戲份集中拍攝,為了把時間留給舞臺劇和家庭<ref>[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40305/00155518008.html 凱特·布蘭琪 幸福主婦飆戲《藍色茉莉》]</ref>。除了出任{{link-en|雪梨劇團|Sydney Theatre Company}}的藝術總監,也投身熱愛的舞臺劇,扮演了[[挪威]]劇作大師[[易卜生]]《{{link-en|海達·蓋伯勒|Hedda Gabler}}》中的Hedda、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中的Blanche DuBois、俄國大師[[契訶夫]]《{{link-en|凡尼亞舅舅|Uncle Vanya}}》中的Yelena等,並獲得至少七座最佳舞臺劇女演員獎。2009年年底的《[[慾望街車]]》,每場座無虛席。凱特表示,「當時對體力的考驗相當大,每週要上演八場戲,我累到掉頭髮,但反響不錯,而且對我而言收穫非常大」。2011年,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前去觀賞凱特的舞臺劇《Big and Small》之後,兩人萌生合作計畫,因此而促成了2013年知名劇碼《{{link-en|女僕 (舞台劇)|The Maids|女僕}}》的共演,並在2014年於[[紐約]]公演再開,並以此劇再度獲得Helen Hayes獎和{{link-en|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Helpmann Award for Best Female Actor in a Play}}獎。==== 2013年-現今 ====2013年,凱特以[[伍迪·艾倫]]編導的《[[藍色茉莉]]》相隔數年重回電影主演一職。片中既落魄又自欺欺人的貴婦之精準詮釋亦獲知名媒體《[[紐約時報]]》等各方好評,影評人表示,「若角逐奧斯卡影后,很難有人可以打敗她」<ref>[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30902/02564929970.html 《藍色茉莉》:伍迪最殘酷的一部電影]</ref><ref>[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chinanews/20130726/00504790398.html 《藍茉莉》北美上映 凱特·布蘭琪演技受好評]</ref>。除了奪得近30個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亦獲[[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第86屆奧斯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個人生涯第六次提名奧斯卡獎)<ref>{{youtube|0W6fcUGPVNo|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後臺新聞中心─CNN}}</ref>,和第2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ref>{{youtube|qNjJxzfnft0|第2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ref>、[[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影后<ref>{{youtube|0afBLkV79bE|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BBC}}</ref>。為了詮釋片中角色,凱特前往紐約體驗生活、嘗試喝許多酒、研究[[伯納德·馬多夫]]醜聞等<ref>[http://www.cbsnews.com/news/cate-blanchett-talks-blue-jasmine-and-oscar-nominated-role-on-60-minutes/ 《變色龍:Cate Blanchett》CBS 專訪 ─ 2014.2.16]</ref>。雖然在拍攝初期和導演伍迪有過磨合期<ref>[http://ent.sina.com.cn/m/f/hlw/2014-03-07/11274107802.shtml 奧斯卡影后布蘭琪:演技曾被伍迪艾倫批]</ref>,但殺青後伍迪在訪談中表示,「能邀到凱特主演就像手中握有核子武器般強大,她是我心中《藍色茉莉》女主角的不二人選。與這樣的演員合作,我還有什麼好教的。她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優秀演員,但絕對是世界上那幾位最優秀的演員之一」。凱特曾在專訪中表示,身為演員最快樂之處,來自於思考人物「為何會那樣做」,而劇場一直是最愛。結婚前自己是個會對角色投入過多的演員,但結婚生子後,家庭將自己帶離了以往一心一意的偏執狀態。而對於拍戲的選擇,一直以來都沒想過非要參與製作規模大的項目,或是去扮演故事中最吸引人的角色不可<ref>2014年《Lens》雜誌1月6號刊 ─ Cate Blanchett「我就待在期待與真實之間的縫隙裡吧」</ref>。演戲就像是回到12歲時去朋友家過夜,能半夜不睡覺、能有機會做平常不會做的事,「要是可以選擇的話,希望能夠死在排練室裡。」2013年3月,[[HBO]]宣布由凱特主演真人實事改編的傳記片《癌症潑婦》(''Cancer Vixen: A True Story''),凱特身兼主演和製片。在劇中將扮演罹患乳癌的知名插畫家{{link-en|瑪莉莎·瑪奇托|Marisa Acocella Marchetto}},編劇由[[茱莉·蝶兒]]擔任<ref>[http://hypesphere.com/?p=19503 茱莉蝶兒即將改編馬爾凱托的回憶錄《癌症潑婦》,凱特布蘭琪為女主角首選]</ref><ref>[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live-feed/cate-blanchett-developing-cancer-vixen-427983 The actress would executive produce and star in the TV movie based on the book about a woman with breast cancer]</ref>。9月,《[[灰姑娘]]》真人版電影《[[仙履奇緣 (2015年電影)|仙履奇緣]]》開拍,凱特在片中詮釋繼母一角<ref>[http://hypesphere.com/?p=7841 凱特布蘭琪將出演《灰姑娘》壞後母]</ref>。2014年3月12日,《[[卡露的情人]]》在[[辛辛那提]]開鏡,此片是凱特首度參演[[同性戀]]題材作品,亦是繼《[[搖滾啟示錄]]》之後再度與導演[[陶德·海恩斯]]合作,與[[魯妮·瑪拉]]演出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原著小說《The Price of Salt》,同年4月24日殺青。2017年,凱特參演漫威電影[[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飾演索爾與洛基的姐姐、阿斯嘉人的死亡女神:[[海拉 (漫威漫畫)|海拉]]。== 個人生活 ==1996年,凱特·布蘭琪與劇作家{{link-en|安德魯·烏普頓|Andrew Upton}}相識,1997年12月29日結婚,凱特曾表示人生唯一的遺憾是當年夫妻倆沒有拍攝結婚照。兩人育有三個兒子,長子Dashiell John Upton出生于2001年,次子Roman Robert Upton出生于2004年,第三子Ignatius Martin Upton于2008年4月在倫敦出生。雖然凱特為了揣摩角色曾經居住在英國[[布萊頓]]及[[愛爾蘭]],但在2007年年底,因決定回家鄉接掌{{link-en|雪梨劇團|Sydney Theatre Company}}藝術總監而搬回澳洲[[雪梨]]。2008年,凱特與丈夫安德魯·烏普頓正式出任雪梨劇團藝術總監<ref>{{youtube|GBW65972xow|Andrew Upton and Cate Blanchett}}</ref>,致力推動劇場表演並親自演出,於2013年的年底卸任。2012年3月30日,凱特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ref>[http://www.ambafrance-au.org/Cate-Blanchett-is-confered-the Cate Blanchett was confered the insigna of 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ref>,同年11月11日,獲頒澳洲雪梨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以表揚其對戲劇藝術的貢獻。2015年3月,媒體報導凱特領養一個女嬰Edith,其後經紀人證實此事<ref>[http://style.udn.com/style/story/8064/1407650-%E8%8A%B1%E6%99%82%E9%96%93%E9%99%AA%E9%A4%8A%E5%A5%B3-%E5%87%B1%E7%89%B9%E5%B8%83%E8%98%AD%E7%90%AA%E6%83%B3%E4%BC%91%E6%81%AF 花時間陪養女 凱特布蘭琪想休息]</ref>,並表示計畫由澳洲遷往美國居住。== 社會活動 ==2008年4月,凱特·布蘭琪出任「澳洲總理2020年全國高峰會」創意團隊的聯合主席,與近千名各界人士展開兩天對談。凱特除了是雪梨國際電影節的贊助者和澳洲電影協會的大使,亦是澳洲[[綠色建築]]的定期資助者和澳洲保育基金會大使,也將雪梨劇團和住家改造為[[環保]]建築<ref>[http://greeningthewharf.com/ 雪梨劇團官網]</ref>,劇團的太陽能裝置則可提供七成用電量<ref>{{youtube|FoI-NRok2CU|Cate Blanchett - Creating a Climate for Change}}</ref><ref>[http://multimedia.aapnewswire.com.au/Search.aspx?search=SOLAR+ROOFTOP+SYDNEY+THEATRE+20101126§ion=newsroom 雪梨劇團太陽能屋頂啟用儀式─2010.11.26]</ref><ref>[http://old.solar-aid.org/about/2008/05/cate-blanchett-talks-about-sol.html Cate Blanchett talks about SolarAid on the BBC] </ref><ref>[http://www.cntraveler.com/celebrity/2010/09/Cate-Blanchett-The-Wizardess-of-Oz Cate Blanchett: The Wizardess of Oz]</ref>。期間,亦和劇團聯合推廣城市議題,進行多場演講和座談會。2011年,因支持澳洲政府徵收「碳排稅」而引起民眾不滿,認為此舉增加了稅收負擔。凱特對此表示,認同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應為了長遠著想,且所有人都會因保護環境而受益<ref>[http://e-info.org.tw/node/67352 推動環保遭諷 澳女星不退縮]</ref>。== 作品 ===== 電影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0%;" border="2" cellpadding="4" background: #f9f9f9;|-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B0C4DE;"!rowspan=2| 上映年!colspan=2| 片名!rowspan=2| 角色!rowspan=2| 備註及獎項|-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B0C4DE;"! 譯名!! 原名|-| 1994|| Police Rescue| Vivian||-| 1996|| Parklands| Rosie||-| rowspan=3|1997|{{link-en|火線浮生錄|Paradise Road (1997 film)|火線浮生錄}}| Paradise Road| Susan Macarthy | |-|[[奧斯卡與露絲達]]| Oscar and Lucinda| Lucinda Leplastrier| 提名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link-en|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Thank God He Met Lizzie|幸福是一尾皺頸蜥蜴}}| Thank God He Met Lizzie| Lizzie| 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br>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1998|[[伊莉莎白 (電影)|伊莉莎白]]| Elizabeth| [[伊莉莎白一世 (英格蘭)|伊莉莎白一世]]|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br>[[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br>[[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主角<br>[[Empire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br>[[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具潛力女演員<br>[[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在線影評人協會|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br>[[東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link-en|Empire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Empire Award for Best Newcomer}}<br>提名[[MTV電影大獎]]最具突破演出女演員|-| rowspan=4|1999| | Bangers| Julie-Anne| 9分鐘短片。演出並兼任製片 |-|{{link-en|空中塞車|Pushing Tin|空中塞車}}| Pushing Tin| Connie Falzone | |-|{{link-en|情人搭錯線|An Ideal Husband (1999 film)|情人搭錯線}}| An Ideal Husband| Lady Gertrude Chiltern| 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 Meredith Logue| 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rowspan=2|2000|[[靈異大逆轉]]| The Gift| Annabelle "Annie" Wilson| 提名[[土星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link-en|縱情四海|The Man Who Cried|縱情四海}}| The Man Who Cried| Lola|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rowspan=4|2001|{{link-en|真情快遞|The Shipping News (film)|真情快遞}}| The Shipping News| Petal Quoyle|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link-en|戰地有心人|Charlotte Gray (film)|戰地有心人}}| Charlotte Gray| Charlotte Gray| 提名[[堪薩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凱蘭崔爾]]|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集體演出|-|{{link-en|終極土匪|Bandits (2001 film)|終極土匪}}| Bandits| Kate Wheeler|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AFI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rowspan=3|2002|[[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凱蘭崔爾]]|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在線影評人協會|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集體演出|-|{{link-en|天堂奔馳|Heaven (2002 film)|天堂奔馳}}| Heaven| Philippa| [[德國]]金攝影機獎最佳國際女主角|-|[[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凱蘭崔爾]]|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集體演出<br>[[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集體演出|-| rowspan=3|2003|{{link-en|鬼影迷蹤|The Missing|鬼影迷蹤}}| The Missing| Magdalena 'Maggie' Gilkeson| 提名[[土星獎]]最佳女主角|-|{{link-en|咖啡與菸|Coffee and Cigarettes|咖啡與菸}}(Cousins 篇)| Coffee and Cigarettes| Catie、Shell(分飾兩角)|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演員<br>提名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link-en|鍥而不捨|Veronica Guerin (film)|鍥而不捨}}| Veronica Guerin| [[薇若妮卡·格琳]]| 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br>提名[[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Empire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rowspan=2|2004|{{link-en|海海人生 (電影)|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海海人生}}| 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Jane Winslett-Richardson|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演員<br>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神鬼玩家]]| The Aviator| [[凱瑟琳·赫本]]|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br>[[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br>[[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br>[[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演員<br>義大利線上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堪薩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在線影評人協會|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集體演出<br>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Empire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br>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2005|{{link-en|為愛重生|Little Fish (film)|為愛重生}}| Little Fish| Tracy Heart| 澳洲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br>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澳洲Inside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 rowspan=3|2006|[[火線交錯]]| Babel| Susan Jones| 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集體演出|-|{{link-en|柏林迷宮|The Good German|柏林迷宮}}| The Good German| Lena Brandt| 聖喬迪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醜聞筆記 (電影)|醜聞筆記]]| Notes on a Scandal| Sheba Hart|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Gransito電影獎最佳銀幕演出組合(與[[茱蒂·丹契]])<br>奧克拉荷馬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聖喬迪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br>[[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br>提名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Gransito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在線影評人協會|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br>提名土星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rowspan=3|2007|[[伊莉莎白:輝煌年代]]|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伊莉莎白一世 (英格蘭)|伊莉莎白一世]]| 澳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Gransito電影獎最佳女主角<br>聖喬迪電影獎最佳外國女演員<br>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Empire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br>提名愛爾蘭電影電視獎最佳國際女演員<br>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終棘警探]]| Hot Fuzz| Janine| 客串|-|[[搖滾啟示錄]]| I'm Not There| Jude Quinn([[巴布·狄倫]])| [[最佳演員獎 (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br>[[第65屆金球獎|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br>[[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Chlotrudis獨立製片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Gransito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br>[[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br>義大利線上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猶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女性影評協會特別獎<br>紐約村聲電影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br>提名全美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在線影評人協會|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br>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br>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rowspan=2|2008|[[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Colonel-Doctor Irina Spalko| 提名[[全美民選獎]]最受歡迎動作片女演員<br>提名青少年選擇獎最佳電影反派|-|[[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Daisy Fuller| 提名[[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土星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2010|[[羅賓漢 (2010年電影)|羅賓漢]]| Robin Hood| Lady Marian| 提名[[青少年票選獎]]冒險動作類女演員|-| 2011|{{link-en|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Hanna (film)|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 Hanna| Marissa Wiegler| 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2012|[[哈比人:意外旅程]]|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凱蘭崔爾]]| |-| rowspan=3|2013|[[藍色茉莉]]| Blue Jasmine| Jasmine Francis|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br>[[第71屆金球獎|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br>[[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br>[[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br>[[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br>[[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br>[[衛星獎]]電影類最佳女主角<br>[[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最佳女演員<br>[[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東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br>[[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在線影評人協會|Online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波士頓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波士頓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紐約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紐約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英國[[衛報]]電影大獎最佳演員(不分性別)<br>{{link-en|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Dublin Film Critics Circle}}最佳女主角<br>全美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主角<br>聖塔芭芭拉國際影展年度最佳表演<br>[[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喬治亞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愛荷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北卡羅萊納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丹佛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IGN年度最佳電影女演員<br>{{link-en|多力安電影獎|Dorian Awards}}年度最佳電影女演員<br>[[李察·艾登堡祿]]電影獎最佳女演員<br>提名愛爾蘭電影電視獎電影類最佳國際女演員<br>提名Empire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俄亥俄中心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猶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集體演出<br>提名國際電影愛好者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 The Turning| Gail Lang| 17篇的短篇集。演出Reunion篇(11分鐘)|-|[[哈比人:荒谷惡龍]]| 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凱蘭崔爾]]| |-| rowspan=2|2014|[[大尋寶家]]| The Monuments Men| Claire Simone| |-|[[哈比人:五軍之戰]]|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凱蘭崔爾]]| |-| rowspan=5|2015|[[仙履奇緣 (2015年電影)|仙履奇緣]]| Cinderella| Lady Tremaine(後母)| |-|[[聖杯騎士]]<br>| Knight of Cups | Nancy| |-| [[卡露的情人]]| Carol| Carol Aird| [[澳洲影藝學院國際獎最佳女主角]]<br>[[在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link-en|道林獎|Dorian Awards}}年度最佳女主角<br>提名[[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第6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第73屆金球獎|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女主角]]<br>提名[[第22屆美國演員工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br>提名[[奧斯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br>提名[[丹佛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底特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獨立精神獎]]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北卡羅萊納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衛星獎]]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主角]]<br>提名[[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凱特布蘭琪:宣言13| Manifesto| 13 roles| |-| [[真相急先鋒]]| Truth| {{link-en|瑪莉·梅普斯|Mary Mapes}} | |-| rowspan=2|2017| [[為妳唱的歌]]| Song to Song| Amanda| |-|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Thor: Ragnarok| [[海拉 (漫威漫畫)|海拉]]||-| rowspan=2|2018| [[瞞天過海:八面玲瓏]]| Ocean's 8| Lou||-| [[滴答屋]]| The House with a Clock in Its Walls| Florence Zimmerman||-|}=== 舞臺劇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0%;" border="2" cellpadding="4" background: #f9f9f9;|-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B0C4DE;"!年分!劇碼!獎項!地點(備註)|-|1992|The Odyssey of Runyon Jones||[[墨爾本]]|-|1992|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墨爾本(擔任導演)|-|1992|Electra||[[雪梨]]|-|1993|Kafka Dances|獲得劇評圈獎最佳新人|雪梨|-|1993|Top Girls||雪梨(第一部主演舞臺劇)|-|1993|{{link-en|奧利安娜|Oleanna (play)|奧利安娜}}|獲得Rosemont最佳女主角獎|雪梨(與[[傑佛瑞·羅許]]共演)|-|1994|[[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雪梨(與[[傑佛瑞·羅許]]共演)|-|1995|Sweet Phoebe||雪梨、[[倫敦]]|-|1995|The Tempest||雪梨|-|1995|The Blind Giant is Dancing||雪梨(與[[雨果·威明]]共演)|-|1997|The Seagull a.k.a. The Seagull in Harry Hills||雪梨|-|1999|Plenty||雪梨、倫敦|-|1999|[[陰道獨白]]||倫敦|-|2004|{{link-en|海達·蓋伯勒|Hedda Gabler}}|被授予{{link-en|Ibsen百年紀念大獎|Ibsen Centennial Commemoration Award}}<br>獲得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雪梨|-|2009|The War of the Roses Cycle|提名[[雪梨]]劇場獎最佳女主角<br>提名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雪梨|-|2009|[[慾望街車]]|獲得[[雪梨]]劇場獎最佳女主角<br>獲得{{link-en|Helen Hayes獎|Helen Hayes Award}}最優秀女主角|雪梨、[[紐約]]、[[華盛頓特區]]|-|2010|{{link-en|凡尼亞舅舅|Uncle Vanya}}|獲得Helen Hayes獎最優秀女主角<br>獲得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br>提名[[雪梨]]劇場獎最佳女配角|雪梨、紐約、華盛頓特區|-|2011|Big and Small<ref>{{youtube|EiRA2cC4eGo|凱特·布蘭琪專訪}}</ref>|獲得[[雪梨]]劇場獎最佳女主角<br>獲得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br>提名倫敦標準晚報戲劇獎最佳女演員|雪梨、倫敦、[[巴黎]]|-|2013|{{link-en|女僕 (舞台劇)|The Maids|女僕}}|獲得Helen Hayes獎最優秀女主角<br>提名[[雪梨]]劇場獎最佳女主角|雪梨(與[[伊莎貝·雨蓓]]共演)|-|2014|{{link-en|女僕 (舞台劇)|The Maids|女僕}}|獲得{{link-en|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Helpmann Award for Best Female Actor in a Play}}<ref>[http://www.heraldsun.com.au/entertainment/arts/cate-blanchett-wins-fourth-helpmann-award/story-fni0fcgk-1227028292059?nk=e22af2884401f7b8242c5b75f18211f6 Cate Blanchett獲個人第四座赫普曼獎最佳舞臺劇女演員獎]</ref>|紐約(與[[伊莎貝·雨蓓]]共演。巡演再開)|-|2015|The Present||雪梨|-|2017|The Present||[[紐約]](首度在[[百老匯戲劇|百老匯]]開劇)|-|}=== 電視影集 ===*1993年:Sidney Police(飾演Mme Haines)*1994年:Heartland(飾演Elizabeth Ashton)*1994年:G.P.(飾演Janie Morris)*1995年:Bordertown(飾演Bianca)*2014年:Rake([[客串]],飾演律師)=== 配音旁白 ===*2009年:《[[崖上的波妞]]》動畫片英語版配音(飾演 珂藍曼瑪蓮)*2013年:《{{link-en|女孩崛起|Girl Rising}}》紀錄片旁白之一(「[[海地]]篇」)*2013年:《{{link-en|南太平洋之旅|Journey to the South Pacific}}》生態紀錄片旁白*2013年:《The Galapagos Affair: Satan Came to Eden》紀錄片(飾演 Dore Strauch) *2014年:《[[馴龍高手2]]》動畫片配音(飾演Valka)*2016年:《[[時間旅程]]》紀錄片旁白*2018年:《[[毛克利]]》真人電影配音(飾演Kaa)*2019年:《[[馴龍高手3]]》動畫片配音(飾演Valka)== 主持 ==*2015年:[[第4屆澳洲電影電視學院獎]]== 榮譽 ==*2001年,獲頒澳大利亞百年服務勳章*2007年,澳洲電影協會大使*2008年12月5日,[[好萊塢星光大道]]個人星形獎章(觀禮人:[[史蒂芬·史匹柏]]、[[大衛·芬奇]])<ref>[http://www.walkoffame.com/cate-blanchett 好萊塢星光大道:Cate Blanchett]</ref>*2009年1月,澳大利亞「銀幕上的澳洲傳奇」郵票(將凱特布蘭琪的照片與劇照印製成郵票限量發行)*2012年3月30日,[[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2年11月11日,澳洲[[雪梨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9月25日,[[麥覺理大學]]榮譽博士== 擔任評審 ==*2012年[[雪梨]]{{link-en|Tropfest短片電影節|Tropfest}}評審*2012年第9屆杜拜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2018年[[第71屆坎城影展]]主席== 其他 ==*曾被評選為好萊塢最聰穎的50人之一、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20名女演員之一、[[富比士]]十大最有價值演員之一、全球最美麗的50人之一、最有魅力的50人之一、史上50位最性感的電影明星之一、[[2007年時代百大人物|《時代》雜誌百大人物]]之一、最佳衣著第一名等。*以同角色(伊莉莎白一世)兩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為奧斯卡獎史上的五位演員之一(其他四位為[[彼得·奧圖]]的亨利二世系列、[[平·克勞斯貝]]的與我同行系列、[[保羅·紐曼]]的金錢本色系列、[[艾爾·帕西諾]]的教父系列)。*以「[[反串]]」(《[[搖滾啟示錄]]》)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為奧斯卡獎史上的三位演員之一(其他兩位為[[琳達·亨特]]、[[費麗西蒂·荷夫曼]])。*[[一年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演員列表|同一年提名奧斯卡獎雙料演技獎的演員]]之一。*影壇至今擁有[[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女配角獎]]的六位女演員之一(其他五位為[[海倫·海絲]]、[[英格麗·褒曼]]、[[梅莉·史翠普]]、[[瑪姬·史密斯]]、[[潔西卡·蘭芝]])。亦是唯一一位飾演奧斯卡得主([[凱瑟琳·赫本]])而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影壇唯一一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主角和配角獎、[[金球獎]]主角和配角獎、[[美國演員工會獎]]主角和配角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主角和配角獎的演員。*在多次訪問中表示,接拍電影《[[魔戒]]》的原因之一是想戴上片中的尖耳朵<ref>{{youtube|Y4vbNhgM8n0|2014/02/08 凱特布蘭琪特集}}</ref>,三部曲殺青後亦把道具耳朵帶回家。也是從影以來第一次在綠色key板前演戲,對於電腦特效感到新鮮。*與[[雨果·威明]]合作最多次,有九次之多。*與[[傑佛瑞·羅許]]、[[雨果·威明]]、[[艾美·亞當斯]]、[[妮可·基嫚]]交情好。==人物写真==<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File:凯特·布兰切特1.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4.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5.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6.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7.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8.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9.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0.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1.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2.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3.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4.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5.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6.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7.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8.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19.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0.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1.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2.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3.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4.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5.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6.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7.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8.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29.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0.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1.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2.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3.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4.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5.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File:凯特·布兰切特36.jpg|凯特·布兰切特 [https://weibo.com/p/1005051822272057/photos?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来自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的微博]</gallery>==参考文献=={{reflist|2}}==外部連結==*[http://cateblanchettdaily.wordpress.com/ Cate Blanchett Dail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00DaR3Hdo BAFTA官方專訪][[Category:導演 ]][[Category:制片人]][[Category:其他国家女演員]][[Category:澳大利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