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战国七雄

增加 2,1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 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 战国 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 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的国师、军师[[姜太公]]。被[[左丘明]] 最后三 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 二诸侯 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公元前1000年前 [[姜太公]]帮助[[周武王]]灭[[商朝|商]]后,被封国建邦,齐国建立,齐国位于今[[ 山东 省]]。自太公望封 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 无力与秦 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 对抗 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 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 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 土,后来 。 姜齐传 秦王嬴政在位 [[齐康公]] 时, 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 举灭六 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 一统中国 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 前288 前386 年, 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 、秦并 国名号,史称[[田氏代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 称东 、西 )。前221年 旋皆放弃帝号 [[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灭亡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 、楚、赵、魏、韩五 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合纵]]攻秦,罢于成皋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 今河南荥阳汜水临淄西北五十里), 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 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 攻齐,攻入齐都[[临淄]] ,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 齐将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 田单祝融八姓]] 组织反攻 ”之一 收复失地 始祖为[[季连]] 齐虽复国 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 ,但 元气大伤 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 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 楚君名号皆 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 酓为氏 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 今湖北南漳、保康 步削弱楚的基础上 带) 向东积极发展 跋涉山林 与赵形 以事[[周 正面对抗 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公元前262-260 据最新出土的《[[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jj/047.htm 楚世家第十],国学网</ref>,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jj/047.htm 楚世家第十],国学网</ref>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 前704 年, 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 赵在长平邑(今山西 [[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 城高平市)激 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 秦大败赵([[ 长平 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 势。 [[楚宣王]]、[[楚威王]]) 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 邯郸楚怀王]] ,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时期攻[[ 信陵君越国]] 、楚,尽得越国之吴地方,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 春申君张仪]] 救赵败 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 军攻破楚都寿春 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楚国灭亡
公元前251年, ==[[ 乘赵 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公元前247年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始祖是周王族宗室[[ 信陵君召公]] 合五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34.htm 燕召公世家第四], 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学网</ref>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朝|商]]以后,封宗室召 元前241年 于燕 赵庞暖合赵、楚、魏 在今北京及河北中 北部(周武王之灭[[商纣|纣]],封召公于北燕)。 、韩五 兵攻秦,但为秦所败 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 从此, 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 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公元前230 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 至前221 ,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 前228 年,秦 乘势各个击破,先后 韩、 、魏、楚、 ,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 、齐 统一天下 前226年 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
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 韩国(春秋战 ]]==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 中国 历史上从西周到 春秋战国时期的 一个 诸侯国 ,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 之一——韩 和田齐两个时代 疆域为今山东。始封 君为[[周武王]]的国师、军师[[姜太公]] 姬姓韩氏 起源于[[ 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三家分晋]] 》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是周代重要的封国, 先祖为晋 元前1000年前,族。[[ 姜太公曲沃桓叔]] 帮助[[周武王]]灭[[商朝|商]]后 生子万 国建邦 于韩原 齐国建 ,齐国位于今韩氏。后[[ 山东省晋国]] 称霸,韩氏中衰 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 至[[ 齐桓公韩厥]] 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 迅速成 为[[ 春秋五霸晋悼公]] 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 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 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韩氏显贵 姜齐传至[[齐康公]]时 前403年 大夫[[ 田和周威烈王]] 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 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 "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 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 韩虔位 诸侯, 姜姓吕 不及魏 强盛。“三晋”同盟之时,韩 为田氏取代 随之瓜分中原 田和正式称侯 获利颇多 仍沿用齐 名号 势达到鼎盛。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 史称[[田氏代齐]] 且国人不尚武 战国七雄之一, 列强所攻打。 [[ 残酷的 战国]] 烽烟 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 [[ 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 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 、楚、赵、 等大 统一六国,齐国灭亡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 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 前230年 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秦王政首灭韩国
==[[楚 ]]==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