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521
次編輯
變更
半坡遗址
,無編輯摘要
[[File:半坡遗址.jpg|有框|右|<big>半坡遗址</big>[http://qnimg.zowoyoo.com/img/45423/1419404860973.jpg 原图链接][http://www.dongsport.com/view/detail_view_33341.html 来自动网 的图片]]]
半坡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 [[ 半坡遗址博物馆 ]] 于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发展历史==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 [[ 西安市 ]] 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题写的“半坡遗趾”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 [[ 新石器时代 ]] ,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 [[ 华夏 ]] 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 [[ 黄河 ]] 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 [[ 文物 ]] 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
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其中人面鱼纹 [[ 彩陶 ]] 盆,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 [[ 艺术 ]] 的主体之一。
==墓葬的类型==
===葬具===
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 [[ 钵 ]] 、 [[ 盆 ]] 与 [[ 瓮 ]] 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
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 [[ 随葬品 ]] 。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
===随葬品===
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3个小间。前面的空间是供 [[ 氏族 ]] 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3个小间,是 [[ 氏族公社 ]] 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领的住所。同时,也是老人和儿童的“集体宿舍”。
《 [[ 墨子 ]] ·辞过》中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室高足以辟湿润,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古代社会中的“前朝后寝”的宫室正是源于半坡这种“前堂后室”的大房子,以大房为中心,四周围绕众多小房屋。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
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与房子相关的遗迹还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遗址发现柱洞200余个,都属于泥圈柱洞。灶坑共发现89个,其中42个保存较好,在灶坑附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为炊煮用的 [[ 粗陶罐 ]] 或饮食用的 [[ 细陶钵 ]] 。
===穴居生活===
主要用来储藏食物和用具的 [[ 窑穴 ]] ,共发现200多个,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区内,和房屋交错在一起。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较小,有多种形 状;晚期的较大,一般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
同一时期的窑穴,一般密集成群。窑穴中往往发现有吃剩的食物或各种工具用具,有一个堆积着18厘米厚的腐朽谷壳,有的则发现有人骨架。
==生产工具==
出土的生产工具分别用石、骨、角、蚌、陶制成。有斧、铲、锛、刀、石磨盘和磨棒、箭头、鱼钩、鱼叉等。生活用具主要是 [[ 陶器 ]] 。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 [[ 红褐陶 ]] 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 3种。陶器器形以 [[ 夹砂陶罐 ]] 、泥质或细泥 [[ 陶钵 ]] 、盆和小口双耳尖底瓶为主组成一套日常生活用具。
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细泥陶器上多饰以黑色彩画, , 图案主要有人面鱼、鹿、宽带、三角以及植物纹饰,有的还把人面和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生动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鱼纹。
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划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印纹,另外还有:精美多样的装饰品, ,[[ 芥菜 ]] 或 [[ 白菜 ]] 的碳化种子, , 粟的遗迹, , 人工饲养的 [[ 猪 ]] 、 [[ 狗 ]] 骨骼, , 以及各种动物骨骼、鱼骨和果食等,说明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狩猎和采集也占有一定地位。
==生活用具==
===陶器===
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器具主要是陶器。在遗址中收集的陶片在50万片以上,超过全部出土物总数的80%,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 [[ 器皿 ]] 近1000多件。从其形状、质地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不同类别。有的陶器口部或陶片上有刻划符号,计22种,100余个,可能为记事或记数用的。 [[ 郭沫若 ]] 则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其他人工制品===
====乐器====
有陶制的 [[ 口哨]](或称作陶埙)两只,保存完整,皆为细泥捏制而成,表面光滑但不平整,灰黑色。
装饰品发现很多,计有9类1900多件。以形状分,有环饰、磺饰、珠饰、坠饰、方形饰、片状饰和管状饰等:以功用分,有发饰、耳饰、颈饰、手饰和腰饰;以材料分,则有陶、石、骨牙、蚌、玉、阶壳等,其中以陶制的最多,石制、蚌制的次之,骨、牙制的较少。
外还有少数鱼类及鸟类骨骼。
出土的骨路,无论是属于家畜还是野生动物,都非常破碎,看来都是经人工打碎的。除了 [[ 鹿角 ]] 和部分碎骨可能是作骨器使用外,其他骨似乎都是为了吃肉和吃骨髓而打碎的。
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文物保护==
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 文物 ]] 保护单位;1997年, [[ 西安 ]] 半坡博物馆被中宣部确定为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8年被 [[ 西安市政府 ]] 评定为 “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为知名、最为宝贵的是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半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