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什米尔

增加 87 位元組, 5 年前
边境问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发生冲突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 [[ 印度次大陆 ]] 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摆脱 [[ 英国 ]] 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 [[ 蒙巴顿 ]] 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 [[ 巴基斯坦 ]] ;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 [[ 印度 ]]
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 [[ 印巴战争 ]]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 [[ 联合国安理会 ]]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
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2008年7月,两国启动第五轮全面对话,并首次开通跨克什米尔控制线贸易。11月,印度 [[ 孟买 ]] 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印指责巴境内组织有染,巴印关系骤然紧张。在国际社会斡旋下,两国间紧张形势有所缓和。
2009年,印总理 [[ 辛格 ]] 分别同巴总统 [[ 扎尔达里 ]] 和总理 [[ 吉拉尼 ]] [[ 上海 ]] 合作组织峰会与不结盟首脑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2010年2月,巴外秘 [[ 巴希尔 ]] 同印外秘 [[ 拉奥琪 ]] [[ 新德里 ]] 举行外秘级对话。4月,两国总理在南盟峰会期间会晤。7月,巴外长 [[ 库雷希 ]] 同印外长 [[ 克里希纳 ]] [[ 伊斯兰堡 ]] 举行会谈。
2011年2月,两国外交部宣布重启对话进程,包括克什米尔、反恐、水资源等8个议题。3月,应印总理辛格邀请,巴总理吉拉尼赴印观看板球世界杯印巴间的半决赛,并与辛格会晤。7月,巴外长 [[ 希娜 ]] 和印外长克 [[ 里希纳 ]] 在新德里举行会晤。11月,两国总理在第17届南盟峰会期间再度会晤。印在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中投票支持巴。
2012年4月8日,巴总统扎尔达里以私人名义访印并会见印总理辛格,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改善。2013年初,巴、印双方在克区控制线附近多次发生越境交火事件,巴、印各有多名军人死伤,对双边关系改善造成一定干扰。
2013年6月, [[ 谢里夫 ]] 当选总理后,表示将致力于改善巴印关系。印总理 [[ 辛格 ]] 派特使访巴。同时,巴印双方在克什米尔争端等问题上的立场分歧严重。
==归属==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