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次編輯
變更
青藏铁路
,無編輯摘要
青藏铁路的修建,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开发 [[ 西藏 ]] 的旅游资源,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6年9月12日,历时七年,总投资12.98亿元的青藏铁路无缝钢轨换铺工程完成,全线1956公里青藏铁路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风火山隧道、昆仑山隧道、唐古拉车站、唐古拉山脉
火车站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被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其中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其他三项属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建设历史==
2010年起,青藏铁路换轨工程正式启动。
201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西格段复线建设完工并实现电气化运营。[4]
2016年9月12日,青藏铁路换轨工程正式完工,全线1956公里青藏铁路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6]同年3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于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项目包括新增13个车站,延长8处既有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对 [[ 拉萨 ]] 西站货场进行升级改造。
2017年9月18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进入全线建设阶段。[7]
2018年8月30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技术难题==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
[[File:青藏铁路穿过冻土.jpg|有框|右|青藏铁路穿过冻土[http://dingyue.ws.126.net/YJU=1J8Qthx94PcOWUdd2U7gBZ7vbgw1ZRzdIgqW0YVtN1536252169313compressflag.jpegg 原图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R2GKGHM05440HH6.html 来自网易网 图片 ]]]
西藏自治区的安多县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分界点,由此往北上溯550公里,是 [[ 青藏高原 ]] 的连续多年冻土地带。青藏铁路穿过冻土区有 550 公里,真正的较深的冻土地段近 400 公里。
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膨胀,到夏季则冻土融化体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世界上在冻土区修筑铁路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因难度大,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在 [[ 俄罗斯 ]] ,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1994年调查的线路病害率达27.5%,运营近百年的第一条 [[ 西伯利亚 ]] 铁路1996年调查的线路病害率为45%。在我国,青藏公路1990年调查的病害率为31.7%,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区铁路病害率达40%。
青藏铁路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82公里,其中平均地温高于-1.0℃的多年冻土区275公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221公里,高温高含冰重叠路段约134公里。在这一地区施工,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消融,另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会改变冻土相对稳定的水热环境,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小,导致植被死亡等,将涉及更大面积的冻土消融。--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 路基成败的关键在冻土,冻土的关键问题在融沉。这是冻土研究专家的共识[1] 。
为了攻克冻土难题,自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道部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并组织多家科研院校的专家,对青藏铁路五大冻土工程实验段展开科研攻关,获得了大量科研数据和科研成果。青藏铁路冻土攻关借鉴了青藏公路、青藏输油管道、兰西拉光缆等大型工程的冻土施工经验,并探讨和借鉴了 [[ 俄罗斯 ]] 、 [[ 加拿大 ]] 和北欧等国的冻土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主动降温)、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1] ,冻土攻关取得重大进展,青藏铁路的冻土研究基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冻土研究基地。[6]
===高原病===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
为了战胜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保障铁路建设者的生命健康。铁道部、卫生部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作出详细规定,并投入近2亿元,在全线建立医疗卫生保障点。建立健全了三级医疗保障机构。铁路沿线共设立医疗机构115个,配备医务人员600多名,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有效治疗。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安排职工到低海拔地区轮休。青藏铁路在关注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纪录。青藏铁路开工以来,累计接诊病人45.3万多人次,治疗脑水肿427例,肺水肿841例,无一例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沿线的所有重点施工段,基本配有高压氧仓等先进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者缺氧困难。青藏铁路也是民工待遇最高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铁路部门投巨资对民工管理实行三统一:"统一生活、统一居住、统一饮食";第一次规定民工日最低工资,对民工实行免费医疗保障。[6]
著名的风火山隧道,开始施工时工人吃不消,后来请专家来,在当地建立供氧站,山洞里采用弥漫式供氧(达到海拔3千多米那种氧气程度),外面还有吸氧吧以恢复体力(达到低海拔那种氧气程度),最终克服问题。
===生态环保===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对此,青藏铁路从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始终秉持"环保先行"理念,如为保障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为保护湿地,在高寒地带建成世界上首个人造湿地;为保护沿线景观,实现地面和列车的"污物零排放";为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打造出一条千里"绿色长廊"。这些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运营理念,也使青藏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铁道部在铁路开工前,组成联合专家组对沿线生态环保工作深入调研,制定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专项预算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程。青藏铁路建设全程监控,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并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提出"创质量环保双优"的目标;首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 [[ 羚羊 ]] 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
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绕避就绕避"的原则进行规划。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都经过反复踏勘,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施工时采用逐段移植;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则进行人工培植草皮。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铁路沿线修建了25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电子监测证实,大批藏羚羊通过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2]
===世界之最===
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最高的火车站,最高的的铺架基地,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高原冻土铁路最高时速,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3] 。
===技术记录===
青藏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创造的西藏公路运输史上的多项纪录。
一、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二、青藏铁路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 [[ 拉萨 ]] 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
三、青藏铁路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四、海拔5068米的 [[ 唐古拉山 ]] 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晨曦中的 [[ 布达拉宫 ]] 广场大道
晨曦中的布达拉宫广场大道
五、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六、全长1686米的 [[ 昆仑山 ]] 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七、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后续建设===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2006年7月1日起,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分别开通 [[ 北京 ]] 、 [[ 上海 ]] 、 [[ 广州 ]] 、 [[ 成都 ]] 、 [[ 兰州 ]] 和 [[ 西宁 ]] 至拉萨的青藏铁路线旅游观光列车。 [17] 2010年6月18日,青藏铁路列车运营速度达100千米/小时; [18] 同年7月1日起,上海至拉萨以及拉萨至上海客车将从隔日开行变成每天一趟。 [19]
2015年3月20日零时起,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速至140千米/小时运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规划运输能力为每日开行客车20对,年货运量5000万吨,提速前客车运行速度120km/h。 截至2017年兰渝铁路开通后,可通过乘坐客运列车经由青藏铁路直达拉萨站车站有:北京西、 [[ 广州 ]] 、 [[ 长沙 ]] 、 [[ 武昌 ]] 、 [[ 郑州 ]] 、 [[ 太原 ]] 、 [[ 石家庄 ]] 北、郴州、中卫、上海、 [[ 苏州 ]] 、 [[ 无锡 ]] 、 [[ 南京 ]] 、蚌埠、 [[ 徐州 ]] 、 [[ 西安 ]] 、 [[ 成都 ]] 、 [[ 广元 ]] 、南充北、重庆北、 [[ 兰州 ]] 、西宁、德令哈、格尔木、沱沱河、安多、那曲、当雄等共计28个车站。
===客货流量===
截至2009年7月1日,青藏铁路已安全运营3年,共计运送旅客830多万人次,货物6221万吨。 [22-23]
截至2010年6月18日,青藏铁路共运送旅客2700多万人,货物1.2亿吨。 [18]
2009年“十一”黄金周,青藏铁路共发送旅客17.5万人次,其中2009年10月7日发送旅客19065人次。 [1]
2011年,青藏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650多万人,同比增长9%;货物发送量3800多万吨,同比增长8%。 [24]
截至2012年5月8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4900多万人,客运量年均增长率10.3%。 [25]
2015年铁路暑运,青藏铁路旅客发送量201万人,同比增加80.7万人,增幅达67% [26]
2016年铁路春运,青藏铁路发送旅客达17.2万人次。 [27]
2017年铁路暑运,青藏铁路累计旅客发送量378.7万人次;货运发送量554万吨。 [28]
2018年铁路暑运,青藏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86.2万人次。
==战略意义==
===经济促进===
在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前,西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
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运往西藏的物资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无论从运能、运量上,还是从运输的快捷、方便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青藏铁路,是克服的交通"瓶颈",加快[[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修建青藏铁路已是势在必行。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 西宁 ]] 至格尔木段)建成运营以来,已成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推动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线路。它促进了 [[ 青海 ]] 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和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青海460万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西藏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进藏物资的85%以上都要通过格尔木来转运。续建青藏铁路,将极大地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两省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建设青藏铁路,将完善路网布局,并一举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从路网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西藏与青海、青海与新疆均无铁路相连,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后建设区内路网的骨干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形成铁路、公路和航空的立体化交通,彻底解决"进藏难"、"出藏难"的问题。
建设青藏铁路,对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优势资源得以更充分发展。同时,无论是国家巨额的投资,还是建设铁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将直接拉动 [[ 青海 ]] 、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建设青藏铁路,还是开发青海、西藏两省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藏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1991年至1998年,进藏旅游的客运量增长率平均高达18.7%,而且仍在高速增长之中,但落后的交通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铁路的修建,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使之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有可能成为两省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设青藏铁路,更是改变西藏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从根本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长远需要。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发挥青藏铁路的作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加紧研究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给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用全新的思路谋划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使青藏铁路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西藏有丰富的旅游、矿产、水利等资源, [[ 青藏 ]] 铁路的建成和通车,便利了游客进藏和西藏的资源开发,对于扩大旅游创汇、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意义。
所以修建铁路首要的目的就是要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运力支持,同时这一条铁路建设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5]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西藏自治区预计第二年的进藏游客将突破300万人次,结果2007年接待游客大出所料地突破了400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1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8亿元,比2006年增长73.3%、占到全区GDP的14%左右。人流的增加使得2011年西藏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9%,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青藏铁路使得区域成本差异逐渐缩小、投资回报率上升,激发了当地民间资本、内地企业以及国外财团的投资热情,2011年全区吸引民间投资84.5亿元,比2010年增长29.2%,极大优化了西藏的投资结构。[6]
===边陲稳定===
青藏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它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各国中,印度对于 青藏铁路 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 的关心超乎寻 常 重要 。 青藏铁路 通车 的建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军事机动及后勤供给能力", "它 可以使中国 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 政府每年向西藏 运 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 送500万吨物资,也可以在 一 周以 个月 内 运送多达12个陆军步兵师" 。 尼泊尔政府最盼望的,是 青藏铁路 未来 将极大地增强中国对印度的军事进攻 能 通到尼泊尔 力,便于中方运输中程导弹等 。青藏铁路的 通车 建成使得西藏与中国内地的联系更紧密 , 尤其将推动尼泊尔落后 由此而产生 的 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未来尼政府 连锁反应很 可能 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其变成 是 尼 经济起飞的 泊尔和孟加拉国"进 一 步向中国靠拢",整 个 增长点。 青藏铁路 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战略形势届时都 将 帮助尼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受到深刻影响 。
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对尼泊尔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青藏铁路通车可以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尼泊尔政府最盼望的,是青藏铁路未来能通到尼泊尔。青藏铁路的通车,尤其将推动尼泊尔落后的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未来尼政府可能会在这些地区设立边贸特区,使其变成尼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点。 青藏铁路将帮助尼泊尔更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建设青藏铁路,也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修建进藏铁路,从政治、军事上看是十分必要的,从发展旅游、促进西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看也是非常有利的。[[江泽民]]指出,建成后运行初期可能要给一些补贴,但从长远观点看拿出这些钱是完全值得的。他说,"无论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还是从促进民族团结,更有力地打击达赖集团的民族分裂主义活动考虑,我们都应该下决心尽快开工修建进藏铁路"。
==事故意外==
==社会评价==
青藏铁路被列为“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名列西部大开发12项重点工程之首。中国国外媒体评价青藏铁路“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青藏铁路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西藏与中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中国西藏网)
==世界纪录==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高点位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号称是离天堂最近的铁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海拔5068.63米。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4905米,全长1338米。
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海拔4648米,全长1686米。
世界上建在冻土地段上最长的铁路桥—清水河大桥,全长11.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