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崇明岛

移除 2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景色==
崇明岛水洁风清,到处都有未经人工斧凿的天然风光。早在明清两代,岛上就有“金鳌镜影”、“吉贝连云”、“玉宇机声”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岛风光更加旖旎。绿树成荫的200多公里环岛大堤,犹如一条绿色巨龙,盘伏在长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东端,欣赏东海日出,不减泰岱奇观;傍晚,立于大堤西侧,饱览长河落日,耳听归舟晚唱,令人心旷神怡。岛上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人文景观。有面向浩瀚江水的[[ 瀛洲公园]] ;千姿百态的[[ 城桥镇]][[ 澹园]] ;还有[[ 金鳌山]] 、[[寿安寺]]、[[ 孔庙]] 、唐一岑墓、[[ 明潭]] 、[[郑成功]]血战清兵的古战场等遗址;有面积达5400多亩的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森林——东平林场。由于加强了各旅游景点的建设,海内外观光旅游者源源不断,仅1997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近百万人次。崇明区政府就进一步开辟岛上的旅游资源,提出了今后五年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度假区;中南部文化旅游区;西部绿华水上游乐度假区;东部东海[[ 瀛洲大乐园]] 旅游区,并逐步建设成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最终建成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崇明岛是整个上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最大且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纪崇明将拉开大开发,大开放的帷幕。规划到2020年崇明将建成全国开放度最高的绿色食品开发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金融贸易区。即时,崇明岛将成为[[远东]]最繁华的岛屿。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徙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千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演变不断。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中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的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 东海瀛洲]] ”。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由柳洪平创建。
==建设发展==
==长江大桥==
崇明长江大桥主跨超过东海大桥。作为一项投资超百亿、使用超百年的工程,[[ 上海]] 长江隧桥工程创造了多项中国乃至世界纪录。
为满足长江口黄金水道的最大通航需要,连接崇明岛和[[ 长兴岛]] 的大桥主通航孔跨径达到730米,这一标准超过了上海已建的任何一座大桥,比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还大300多米,在国内仅次于[[苏通 ]] 大桥]] 和[[香港]]的昂船洲大桥,在世界上位居第五。据介绍,这一跨度能满足规模3万吨的集装箱货轮及5万吨的散装货轮的双向通航要求。
长江大桥跨江段10公里,全桥长16.5公里,其设计方案为技术成熟的斜拉桥桥型,按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不过,这座长江大桥的主塔造型不同于杨浦大桥的倒Y型,也不同于徐浦大桥的A字型,更不同于南浦大桥的H型,而是形如“人”字,平直的桥面从腰际穿过。因此,作为今后的“长江门户第一桥”,秀丽而大气的景观也将是上海长江大桥的特色之一。
==环境保护==
2006年是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第三轮的起始年,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全年环保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达8%。总投资2.1亿元的城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总投资1.1亿元的崇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一期也已建成。总投资2.7亿元,开工建设[[长兴]]、[[ 陈家镇]]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总投资1.1亿元建设长兴、[[ 横沙]] 二岛一期给水工程。启动建设[[ 长兴岛]]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一期工程。投资348万元建设长兴、横沙两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实现了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全覆盖。加快推进24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依法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监管,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建设223㎞²烟尘控制区。投资4500万元开工改建庙港、跃进水闸,区级河道和乡镇、村级沟河得到整治,开工建设庙港和北横运河防坍工程,开展老滧河、[[ 堡镇港]] 和新城老南横运河的综合整治工程。造林绿化又有新的发展,全年新增林地面积17.8万亩。2006年末全区岛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7.0%。
==城乡规划==
在《崇明三岛联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20项专业规划相继编制完成并获批准。按时完成上海长江隧桥各项前期配套工程,确保整体工程顺利推进。崇明新城和陈家镇试点城镇建设进入形态开发阶段。总投资1.3亿元的区总工会大楼建成并将投入使用。总投资6191万元完成了西门路二期、[[ 东引路]] 、[[湄洲 ]] 市政道路建设。总投资1.7亿元完成了[[ 体育路]] [[ 石岛路]] [[ 新港路]] [[ 达山路]] [[ 东门路]] 二期主体工程。投资近亿元的[[ 鼓浪屿路]] 基础工程已完成。开工建设[[ 乔松路]] [[ 风丰东路]] [[ 裕安大道]] 一期等道路工程。投资2亿元启动建设陈家镇220KV变电站。建设崇明风力发电二期工程。
==实事项目==
==农业==
2006年,全区农业生产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7.2万亩,同比增长0.5%,总产实现32万吨,同比增长4.2%,完成7.9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7000亩规模优质有机大米示范基地,以“寒优相晴”为主的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达38万亩;蔬菜及其特色经济作物总产值为13.5亿元,同比增长2.3%,播种面积达到57万亩,总产量为115万吨,同比增长2.7%。林业重点推进四旁绿化,继续发展规模化经济林,新增林带面积4.9万亩,其中公益林4.3万亩,经济林0.6万亩。畜牧业方面控制生猪、鸡蛋生产,发展奶牛、特种家禽生产,2006年全区生猪出栏27.5万头,同比增5.8%,白山羊出栏24万头,同比增5.4%;家禽出栏570万羽,同比增4.8%;鲜蛋总产1530万公斤,同比增1.5%;鲜奶总产1400万公斤,同比增12.2%。渔业方面做强河蟹产业,稳定常规养殖业,2006年渔业总产量为7.7万吨,同比增2.0%。 [[ 河蟹 ]] 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岛外养蟹90万亩,三岛养蟹10万亩。生产河蟹1.2万吨;其他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为1.5万亩,贝类5000亩,产量达到2000多吨。
2006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22.2亿元,增长2.3%;林业1.1亿元,增长19.0%;牧业5.7亿元,增长3.3%;渔业15.0亿元,增长1.5%;农业服务业0.9亿元,增长2.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1457公顷,粮食总产量达317424吨。
==内外贸易==
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和谐建材市场”、“瀛南轻纺城”、“ [[ 苏宁 ]] 电器”等专业市场相继开张营业,区内商品市场供应品种丰富,销售更趋活跃。200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穿的商品零售额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用的商品零售额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烧的商品零售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集市贸易成交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外贸企业以重点产品为龙头,努力提高出口能力。2006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工业品出口拨交额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3亿元,比上年下降23.9 %。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区引进各类企业2612户,比上年增加1098户;注册资金总额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累计完成税金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 [[ 崇明 ]] 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556家,注册资金16.1亿元,完成税金10.5亿元;各乡镇、委局经济小区引进企业2056家,注册资金40.0亿元,完成税金13.5亿元。
2006年,新批准三资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6家;项目总投资20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0.3%;合同外资158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3%;实际利用外资10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3%。
通信条件不断改善,邮政业务保持一定水平。2006年全区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6.7万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3.1万户,比上年净增0.4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69.3部。邮政业务平稳发展, 2006年末共有邮政所40个,全年进出函件687万件,进出包件15万件,进出特快专递15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499万份。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资源利用得到加强,围绕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外网建设。在完成乡镇、委局共64个单位接入外网实现与市外网联通的同时,选择8个单位进行政务外网试点工作。政府网站建设不断深化, [[ 上海 ]] 崇明政府门户网站第三次改版后顺利开通,每月页访问量达80多万人次,网站文字信息量达3200多万字。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充实、完善,便民服务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全年共采集社会保障卡信息10788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8644张。
交通投入增加,客运能力增强。2006年总投资2135万元建成了大众水陆换乘中心,投资2580 万元建造了1艘高速轮和1艘公务轮,新增客位288个,沪崇之间的车客来往更加快速、便捷。年末水运航线18条,全年水运旅客1215万人次;渡运车辆153万辆次。2006年陆上公交新增客车15辆,更新客车30辆,年末共有公交线路30条,线路长度907.1公里,全年运送旅客2247万人次。
==旅游业==
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休闲旅游初具规模。崇明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初稿已出台。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已着手编制。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引鸟工程已启动。旅游节庆活动有了新的突破。2006年精心组织了崇明森林旅游节开幕式和大型水上焰火晚会,成功举办了“ [[ 崇明 ]] 桑果节”、“森林百花展”、“崇明荷花节”、“长兴岛柑桔节”、“横沙岛秋之韵”、“第四届全国蟋蟀大赛”、“渔家欢乐节”、“环岛驾车自助游”等主题活动,使崇明旅游市场亮点不断,打响了崇明旅游品牌,岛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逐年增加。2006年接待游客8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景点==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总面积为5400亩,是目前[[华东 ]] 地区]] 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游胜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地址:崇明岛的中北部。
===东滩候鸟保护区===
[[ 东滩候鸟]] 保护区位于崇明岛东部,南起[[ 团结沙水闸]] ,北至[[ 北八效港]] ,西以1968年建成的围堤为界,东到吴淞高程零米线外侧3000米,是[[ 长江口野生动物资源基地]] ,总面积326.2平方公里。2005年8月9日,崇明[[ 东滩鸟类生活区]] 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交通:可先乘上海旅游五号线,在[[ 宝杨码头]](每天10班)转乘船到堡镇,然后乘堡前线前往[[ 东滩]] 。走[[ 吴淞码头]] 也可以,只是每天只有4班船:[[ 吴淞]] [[ 堡镇]] 轮渡:14元/人,宝杨码头—堡镇(汽艇):30元/人自驾车线路:市区—[[ 逸仙高架路]]—[[ 同济路]](A30公路)—[[ 宝杨路]] [[ 宝杨路码头]] —车客渡—堡镇—[[ 堡镇南路]] [[ 堡镇北路]] [[ 陈海公路]] [[ 北陈公路]] [[ 白陈公路]] 。 [4]
===西沙湿地公园===
崇明[[ 西沙湿地]] 总面积为4500亩,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湿地管理方为了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经在湿地里建起一条2公里长的木栈桥,游客们可通过栈桥徜徉于芦苇和丛林之中。
===徐根宝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宝 ]] 足球基地]] 位于崇明[[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南首,由著名国家级足球教练[[ 徐根宝]] 发起组建,总占地面积70余亩。
===崇明前卫村农家乐===
===观光大堤===
崇明南门港江堤上绿树成荫,可观赏南岸远景和[[ 长江]] 涨潮退潮,风景独特、秀丽。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借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区于2000年建设完成了沿江[[ 观光大堤]] 工程。
===南门广场===
[[ 南门广场]] 位于亚通公司[[ 南门港码头]] 区域内,占地5.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广场内建有两座小亭和彩灯喷泉,彩石小路曲径通幽,点缀于绿坪之间的树木错落有致、别有情趣。
===南门瀛洲公园===
[[ 瀛洲公园]] 建于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园,由周谷城题写园名。公园西南濒长江,北与瀛洲广场与学宫(孔庙)、博物馆隔路相望,是崇明唯一一座综合性公园。
===唐一岑墓===
[[唐一岑]],[[广西 ]] 临桂县]] 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举人荐任崇明县令,忠爱为政。时值县治新迁,土城刚筑就遭倭寇犯境,唐率军民奋起抵抗,击退来敌。
===少儿活动基地===
===崇明明珠湖===
[[ 明珠湖]] 地处崇明岛西部绿华镇境内,是目前岛上最大的天然[[ 内陆湖]] ,也是崇明区计划开发的西部水上游乐度假区和西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主要区域。
===崇明博物馆===
[[ 崇明博物馆]] [[ 崇明 ]] 岛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位于[[ 城桥镇鳌山 路]]696 路696 号崇明学宫内,占地面积1.55公顷。
===澹园===
[[ 澹园]] 是崇明唯一仿古园林佳景,有[[宝岛明珠]]微型公园之称。园外封闭围墙,飞檐群瓦,朱汀金猷铜环。
东西两侧的丰乐楼,重檐八角,一派古风。
===金鳌山公园===
公园内有金鳌山,是崇明的名胜。金鳌山山体由人工垒土而成,筑于宋代,名字取于 [[ 宋高宗 ]][[ 赵构 ]] 在台州逃难时行在的金鳌山。为当时的航海标志,此山山体早已坍没。
地址:[[崇明区 ]] 城桥镇]]
交通:旅游五号线
===寿安寺===
[[寿安寺]]始建于[[宋朝]][[淳祐]]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崇明岛历史最悠久、历经朝代最多的古刹。寿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俦建造,名为"富安寺"。[[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赐寺额"[[ 永福寿安寺]]"。
===广福寺===
[[广福寺]]建于清[[咸丰]]年间,前身为"[[武圣殿]]",原址[[ 汲浜镇北]] 。1921年,[[了道 ]] 大师]] 驻锡于此,更为现名,专宏净土。1946年,广福寺南迁中兴镇,其弟子[[叶承 ]] 大师]] ,继承住持,教宗天台,行归净土。
===寒山寺===
===崇明学宫===
[[ 崇明学宫]] 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现址又称[[ 崇明博物馆]]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出[[ 崇明南门码头]] ,仅走二三百米,便能望见学宫那层层叠叠的古建筑群。二座石柱牌楼古朴沉稳,上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门前是二株有350年历史、三人合抱的银杏树,守门的是一对大石狮,气势恢宏。学宫最大的建筑是大成殿,仿佛寺庙中的[[ 大雄宝殿]] 。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东庑西庑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暂作古船陈列室,大成殿东庑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迹,还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庑是黄丕漠艺术馆。大成殿后的两幢建筑是[[ 崇明民俗陈列馆]] 。另建有万仞宫墙、棂星门、[[ 登云桥]] 、戟门、[[ 名宦 祠]]、[[ 崇圣祠]] [[ 尊经阁]] 等,为[[ 上海地区]] 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门前5株18米左右高的[[银杏树]]已有377年的树龄,与树下2座结构奇特,蔚为壮观的石木牌坊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片浓郁的古意,使人顿生一股“念天地之悠悠”的苍然之感。博物馆内列有“崇明岛的形成与发展”、“馆藏文物”、“自然博物”三个展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崇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学宫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古船陈列室和崇明民俗陈列馆这两处地方。
地址:鳌山路696号
===蛮灵阁农家乐===
上海崇明前卫村蛮灵阁是理想的农家乐,[[ 蛮灵阁]] 崇明农家乐在前卫村的中心,在这里有度假村,住宿条件优越,娱乐设置齐全,土特产丰富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是您来崇明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6] 。
前卫蛮灵阁农家私家别墅(旅游局评定的农家三星标准)位于上海崇明岛前卫生态村568号,前卫村位于崇明岛中部,距离南门港23公里,紧临[[ 东平森林公园]]
昔日一片荒凉沉寂的小村,如今是既有城市风光,又有田园诗意。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瀛东村渔家乐===
[[ 瀛东村]] 位于崇明岛东端,由滩涂围垦而成。是崇明岛上第一个看到日出的村庄。全村52户居民住在规划齐整的农民别墅里,特有的鱼塘碧波与绿树鲜花相映成辉。"朝上海堤观日出,夕下芦荡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游客流连忘返。
世界最大隧桥——[[上海 ]] 长江大桥]]
横跨[[ 长兴岛]] 和崇明岛的上海长江大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通车。该桥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轨合建斜拉桥,其桥面预留了轨道空间,将来有条件开通城市轨道交通。
上海[[ 上海 浦东]]通往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长江隧桥工程,采用“西隧东桥”(预留轨道交通线)的方案,西南起浦东五号沟、经隧道抵达长兴岛,再经大桥抵达崇明岛的[[ 陈家镇]] ,全长25.5公里,其中长江隧道长约8.9公里,长江大桥长约10.3公里。
==“名特产”==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为原料,经淋饭后拌药加水精心酿制而成,加上该酒味道甜润,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称,在 [[ 崇明 ]] 已有数百年酿造历史。
崇明老白酒质量地道,风味独特,有别于一般的白酒与黄酒。该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适中(120~130),后劲足,有回味,是深受欢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黄”和“十月白”两个品种为最佳。1987年,且有50多年酿酒历史在崇明东明酿造厂,又研制成功了“清甜型”和“糯液香”两种崇明米酒。这两种新产品,因质量优异,风味尤佳,更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青睐。1993年3月这两种新产品,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定,被批准为上海市“名牌产品”,这在 [[ 上海市 ]] 酒类生产企业中,是第一个获得“名牌产品”称号。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岛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特产。崇明白山羊属皮毛肉兼用型品种,体型中等偏小,体格健壮,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特别鲜美等特点,经国家批准,被命名为“[[ 长江三角洲]][[ 白山羊]] ”,系全国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家畜品种。崇明白山羊,毛洁白而富有弹性,是制笔的好原料,羊肉更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上品佳肴。是冬令御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补佳品。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华绒螯蟹,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故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种 [[ 螃蟹 ]] ,可供食用的大约20多种,而最负盛名的要数中国的中华绒 [[ 螯蟹 ]] 。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的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独具风味,它个小、壳薄,肉质细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驰名海内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时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肠。
===河豚===
河豚属回流性鱼类,春季亲鱼由海入河产卵,幼鱼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长,翌年春入海。河豚为中小型鱼类,体表有小刺,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400-600克左右。长江下游沿海地区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产地。崇明主产河豚品种有暗色东方河豚和条纹东方河豚两种。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 [[ 河豚 ]] 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在崇明都已获得成功。
===海仔水牛===
===崇明大白菜===
崇明[[ 大白菜]] ,俗称 [[ 黄芽菜 ]] ,于清[[道光]]年间引进种植,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主要品种有“城阳青”和“青杂三号”等,是崇明主要土特产之一。
崇明大白菜呈黄白色,裹心结实,营养丰富,鲜嫩可口,其价廉物美,易于保存,故倍受青睐,成为居民冬令常备蔬菜。
===白扁豆===
[[ 白扁豆]] ,俗称洋扁豆,荚扁平呈刀形,每荚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质细腻,色清澈而诱人,是农家普遍种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产之一。白扁豆富有营养,味美爽口,是人人喜爱的夏秋家常菜肴。
===芦笋===
[[ 芦笋]] ,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称之为龙须菜,是多年生,雌、雄异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开始采收结束。它在崇明东部已大量种植。芦笋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使用价值很高。芦笋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凉拌,又可热炒。芦笋罐头远销[[日本]]、[[德国、]][[以色列]]、约旦等许多国家,备受青睐。芦笋除富有营养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药效功能。
===崇明甜包瓜===
崇明[[ 甜包瓜]] ,亦称[[ 酱包瓜]] ,俗称包瓜,是崇明的特产之一。由于它色香味俱佳,被清朝皇宫列为贡瓜,1984年被评为华东地区特色酱菜,并获得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是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传统商品。崇明甜包瓜色泽橙黄,晶莹透明,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气醇厚,咸甜适口,清脆鲜嫩,回味无穷,是早餐理想的菜肴。
===水仙花===
==崇启大桥==
2011年12月24日,在[[ 江海]] 交汇处,由[[江苏]]、上海两地共建的[[ 跨江公路大桥]] ——崇启大桥正式通车,成为中国东部地理版图上的新地标,也是长江两岸共享、苏沪两地共惠的新载体。
当日上午11时许,苏沪两地共同举行崇启大桥通车仪式。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和上海市市长[[韩正]]分别代表两地致辞。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与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共同触摸“崇启大桥开通”水晶球,打开了上海通往江苏([[ 苏中]] [[ 苏北]])的北大门,实现了江苏与上海的“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无缝对接,尤其对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崇启大桥开通让启东这一江苏“最早看到日出”的热土从此迈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从启东出发只要10分钟就能到崇明,45分钟就能到浦东。现场启东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从启东坐船到[[黄浦江]]要7个多小时;汽渡通了以后,也要近5个小时;[[苏通大桥]]通车后,缩短为近两小时;而今有了崇启大桥,到浦东只要半个多小时。
据[[江苏省]][[ 崇启大桥]] 建设现场指挥部总指挥[[黄健]]告诉记者,崇启大桥是中国首座特大跨度连续钢箱梁公路桥,创下多项全国之最。他介绍说,主桥六跨变截面钢连接梁桥,跨径和联长均为国内之最;整跨钢梁单榀最长185米,超吊重量2650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短线匹配预制逐跨悬挂施工、单跨径50米,为国内之最。
线路1:汶水路路共和新路路口的汶水路枢纽站(坐地铁一号线可以到达这里)乘坐申崇一线,可到陈家镇枢纽站,此地还可乘坐申崇班线,可到西门汽车站(崇明县城)。西门汽车站位于城桥镇的南门路西门路路口,距离大家熟知的南门码头和南门汽车站约5分钟步行路程。
线路2:从地铁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的锦绣路出口出站乘坐申崇二线,可到[[ 陈家镇枢纽站]]
门票:免费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