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2
次編輯
變更
塔什干
,無編輯摘要
</div>
'''塔什干'''<ref>[http://silkroad.chibs.edu.tw/silkroad/02_tashkent/tashkent-main.html 塔什干 Tashkent(赭時國)],silkroad.chibs.edu.</ref>(Toshkent;俄語:Ташкент)它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塔什干是烏茲別克斯坦首都,該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中心,也是航空,鐵路和汽車樞紐。它位於該國的東北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塔什干是人口最多的獨聯體第四城市。塔什干有國家機關,外國使館,商業組織和公共協會的總部。 在1596年,[[烏茲別克人]]與[[哈薩克汗國]]作戰失利,簽約把塔什干城與附近草原交給[[哈薩克汗國]]240年,城中也有很多[[哈薩克人]]定居,後來於18世紀,[[浩罕汗國]]成立,由一位名為[[羽奴思]]的[[和卓]]奪回塔什干,再回到烏茲別克人手中(之前哈薩克[[中玉茲]]汗[[阿布賚]]曾經出兵奪回此地)。 塔什干成立於公元前幾個世紀。該城市的名稱來自“ Shash-Kent”(“ Shash的國家的城市”)或突厥語“ Tosh-Kent”(一個石製城市)。塔什干意为“石头城”。<ref>[https://ru.wikivoyage.org/wiki/%D0%A2%D0%B0%D1%88%D0%BA%D0%B5%D0%BD%D1%82 塔什干],/ru.wikivoyage.org</ref> 在被併入俄羅斯之前,塔什幹是一個中等貿易城市。它沿運河有一層兩層的泥房,並被劃分為mahallas(自治自治區),最初是在專業基礎上形成的:鐵匠mahalla,制革廠mahalla等。 1865年後,[[俄羅斯]]政府開始在舊運河的另一端錨泊運河的另一側建造一座帶有放射狀環形佈局的新歐式城市。此佈局已保留在中心廣場的周圍。 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工業化和農民剝奪統治之後,塔什幹的人口迅速增長。在戰爭年代,隨著撤離的企業和來自俄羅斯中部的難民的到來,這座城市的發展進一步加速。在蘇聯,塔什幹是俄羅斯第四大城市,僅次於莫斯科,聖彼得堡和基輔。[[納沃伊大道]](Navoi Avenue)上保存完好的斯大林主義建築帶有一些當地風味。 1966年4月26日的地震給城市的徹底改組提供了動力。它的規模很小:在這座有50萬人的城市中,只有8人死亡,許多石製建築倖存下來,而在地震當天Pakhtakor體育場的比賽甚至沒有取消。然而,數以萬計的土坯房被摧毀,取而代之的是建造了現代高層建築。這實際上消除了塔什幹新舊部分之間的差異。 == 參考文獻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