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淞沪铁路

增加 116 位元組, 5 年前
保护纪念
==保护纪念==
[[ 虹口区 ]][[ 民革虹口区委 ]] 建议,能否在 [[ 东江湾路 ]] [[ 宝山路 ]] 交界处——原淞沪铁路的 [[ 天通庵站旧址 ]] ,竖立一块纪念性标记牌,以纪念在此牺牲的抗日烈士。
同时结合 [[ 虹口足球场 ]] 综合交通枢纽的改造工程,在原 [[ 天通庵站 ]] 出口广场上,竖立座由铁轨与车轮组合的纪念性雕塑。而在 [[ 江湾镇 ]] 尚未拆除的路段,在原站台位置建座永久性,开放式场景博物馆,布置老式蒸汽机机车与候车站景,使它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建成开放 [[ 上海铁路博物馆 ]] ,已经收藏淞沪铁路的诸多珍品遗物。
===先导号===
上海铁路博物馆馆里一台以1:1的比例复原的“ [[ 先导号 ]] ”火车头模型,为淞沪铁路通车时开行的机车,一段从淞沪铁路上拆来旧钢轨,工龄有一个多世纪。此外,博物馆中还珍藏着一段珍贵资料片,正是日军侵华轰炸 [[ 上海火车站 ]] 真实影像资料。
===再现昔日风采===
一段铺着砾石的铁轨、一个老式火车头、一座车站小屋———“ [[ 吴淞火车站 ]] ”经宝山区有关部门按原貌修建,又重新矗立在当年淞沪铁路 [[ 吴淞镇站 ]] 旧址。“吴淞火车站”自10月中旬免费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四百余人。
====钟楼====
====老古董====
铁轨上,一个重达上百吨的蒸汽机车引人注目。为保护这个“老古董”不受日晒雨淋,车头停放在硕大的玻璃房内。一些参观者饶有兴致地绕玻璃房一周仔细观看,还不时拍照留念。“站长” [[ 张志辉 ]] 介绍道,这是1956年 [[ 波兰 ]] 制造、上海最早用于工业生产的机车,尽管不是当年淞沪铁路上的“过客”,但也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候车室====
木板房式候车室、吴淞站站牌、隔离木栅栏……65岁的俞老伯边看边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从市区到吴淞,就乘淞沪铁路的火车。花四十五分钟就能从位于现今 [[ 东华路 ]][[ 虬江路 ]] 附近的起始站到达吴淞镇站,单程一角五分钱。步入车站,看到微开的“售票处”窗口,俞老伯惊叹:“真的和当年一模一样!”
===设立纪念性标志===
淞沪铁路的前身 [[ 吴淞铁路 ]] ,是从 [[ 吴淞码头 ]] [[ 上海 ]] 的窄轨铁路,因 [[ 吴淞江 ]] 蜿蜒流过得名。该铁路由 [[ 英国 ]][[ 怡和洋行 ]] 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修建,1876年建成通车,全长14.5公里。翌年清政府赎回拆除。20年后(1897年), [[ 清政府 ]] 以官款再建淞沪铁路,线路大体循原来走向,终点延至 [[ 河南北路 ]] ,全长16.09公里,1898年恢复运行。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淞沪铁路,沿线曾是上海军民顽强抵抗日军入侵的战场。然而随着运输功能的逐渐丧失,它也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2005年是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民革虹口区委调研后递交提案,建议为淞沪铁路建立纪念性标志和场景博物馆,让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历史,铭记在心。
2005年8月17日下午,记者在明珠线江湾站附近,寻到了一段地图上已无标识的淞沪铁路。空旷的轨道卧在高高矮矮的民房中。记者在道口等了约1个小时也未见到火车经过,颇显萧条。
[[ 虹口区 ]] 政协金委员告诉记者,据查阅的史料记载(申报、江湾镇志等)淞沪铁路的前身是我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此后的100多年间,淞沪铁路见证了上海开埠后的荣辱兴衰,也经受了淞沪会战炮火的洗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上海城市交通的发展,这条中国铁路的“前辈”,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记者从虹口区了解到,2000年明珠线开通后,原淞沪铁路南段(老北站———江湾)和北段(何家湾———吴淞大桥)已拆除。只有中段江湾———何家湾部分作为沪宁铁路的支线,仍在“发挥余热”。
[[ 政立路 ]] [[ 逸仙路 ]] 两旁的居民小区,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中年居民,是否知道这条是淞沪铁路。居民或是摇头不知,或是一脸茫然。
相比之下,政立路道口的工作人员卢师傅则显得格外激动,他甚至掏出笔记本,向记者大声朗读起淞沪铁路的历史来。然而问及这条铁路的现状,卢师傅的眼神黯淡下来。他告诉记者,而今的淞沪铁路,承担的只是少许支线货运任务,多的时候每天也仅有五六趟列车经过。随着 [[ 浦东铁路 ]] 的建成,这段铁路的运输功能将进一步衰落。听说在未来的五年内,淞沪铁路可能会彻底废弃掉。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