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绣

增加 8,7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47年夏,与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靠租平板车生活。解放后,因有立功表现,刘被解除管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年仅44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文绣
=生平经历=*成为皇妃 文绣乳 蕙心 大秀,生于宣统元年农历十一月初八,即公元1909年12月20日。1917年文绣8岁时,到北京私立敦本小学读书 天资颇为聪颖。她当时学名 傅玉芳。文绣的家世,是满州八旗中的鄂尔德特色蒙古族,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的镶黄旗。祖父名锡珍。父亲名端恭,曾任内务府主事。文绣为端恭的继配汉族蒋氏的长女,其妹名文珊。1924年联同皇帝溥仪及皇后婉容离开紫禁城,前往天津张园暂住。她在1931年申办离婚手续,正式离开溥仪。离婚后,前清的旧臣力劝溥仪褫夺对文绣的封号。[[ File:T0115ecdb2b7997fcf3.jpg|缩略图|左|250px|[https://p0.ssl.qhimg.com/t0115ecdb2b7997fcf3.jpg 原圖鏈接][https://www.360kuai.com/pc/96e0dabd42f7e1295?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来自快咨询]]]  文绣自入宫之后,并未获得溥仪的宠幸。她每天早上梳洗完毕,就先到溥仪的寝殿问安,再到婉容皇后和四位太妃的寝宫中依序请安,之后回到她所居住的长春宫并关上宫门,过著简单朴素的日子,她或刺绣或教导长春宫的宫女认字,四位太妃和宫中仆役都对文绣的娴静有礼赞誉有加,但这并未能改善溥仪对她的冷落,相反的,不论是在紫禁城、或于民国十三年随溥仪岀宫之后,她和溥仪九年的婚姻,可以说是一段灰惨黯淡的岁月,在1925年天津,溥仪下榻在张彪的私人花园中的一幢三层楼的白色小洋房里,他跟婉容住在二楼,而把文绣抛在楼下,在一个农历除夕的晚上,溥仪与婉容在寝宫嬉戏,这时,有宦官奏报淑妃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溥仪生气地说:“她惯用这伎俩吓唬人。谁也不要理她!”而这件事也造成日后“刀妃革命”的导火线。
国籍*刀妃革命 1931年8月23日,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向溥仪要求离婚,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仪对她的冷落,和宫 的不自由。这件事情对逊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还有溥仪本身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这可以说是对旧式文化的一种挑战,之后的两个月,淑妃文绣坚持自我的想法,不顾家族的反对和指责,也不理睬溥仪聘请的律师所提出的和解方案,坚决的向天津地方法院要求和溥仪离婚。
民族满族当时,文绣诉溥仪离婚案中溥仪的代理律师为林棨和林廷琛,文绣的代理律师为张绍曾、张士骏、李洪岳。双方律师寻求庭外和解,于1931年10月22日达成离婚协议。
出生地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文绣的族兄文绮为此写了一封信,并将之登在报上指责她:
蕙心二妹鉴: 顷闻汝将与逊帝请求离异,不胜骇诧。此等事件,岂我守旧人家所可行者?我家受清室厚恩二百余载,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且漫云逊帝对汝并无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应耐死忍受,以报清室之恩。今竟 此,吾妹吾妹,汝实糊涂万分,荒谬万分矣<ref>[http://www.sohu.com/a/254215439_100104125 末代皇妃文绣一首20字的诗,预示了她一 日期1909年12月20日逝世日期1953年9月17日的不幸]搜狐网,2018-09-16</ref>!
职业而文绣也不甘示弱地回了一封信给文绮: 淑妃文绮族兄大鉴: 妹与兄不同父,不同祖,素无来往,妹入宫九载未曾与兄相见一次,今我兄竟肯以族兄关系,不顾中华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及三百二十五条之规定,而在各报纸上公然教妹耐死。又公然诽谤三妹,如此忠勇殊堪钦佩。惟妹所受祖宗遗训,以守法为立身之本:如为清朝民,即守清朝法;如为民国民,即守民国法。逊帝前被逐出宫,曾声明不愿为民国国民,故妹袖藏利剪,预备随逊帝殉清。嗣因逊帝来津,做民国国民一分子,妹又岂敢不随?既为民国国民,自应遵守民国法律。查民国宪法第六条,民国国民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妹因九年独居,未受过平等待遇,故委托律师商榷别居办法,此不过要求逊帝根据民国法律施以人道之待遇,不使父母遗体受法外凌辱致死而已。不料我族兄竟一再诬妹逃亡也、离异也、诈财也、违背祖宗遗训也、被一般小人所骗也、为他人作拍卖品也... ...种种自残之语不一而足,岂知妹不堪在和解未破裂以前不能说出之苦,委托律师要求受人道待遇,终必受法律之保护。若吾兄教人耐死,系犯公诉罪。检察官见报,恐有检举之危险。理合函请我兄嗣后多读法律书,向谨言慎行上作工夫,以免触犯民国法律,是为至盼。
毕业院校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这封义正辞严的回信,和“皇妃与皇帝离婚”一事传开后,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刀妃革命”。淑妃文绣的妹妹文珊,是她家族中唯一一位支持她与溥仪离婚的人。
在经过两个月的双方律师签 蕙心和谈的结果是;淑妃文绣和溥仪皇帝完全断绝关系,溥仪必须支付五万五千银元作为赡养费,而文绣终身不得再嫁,双方互不损害名誉。
自号*晚年生涯 文绣在离婚后所拿到的赡养费,支付了律师费用和期间种种支出之后,用所剩不多的钱办了一所小学(四存中小学)并任教于该校,她把整个身心的 都献给了孩子们,抗战胜利后,与一个名唤刘振东的军官结婚,一直到她在1953年9月17日夜晚,因心肌梗塞逝世,年44岁,葬于北京安定门外义地。同时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担任过教职的皇妃。= 生平经历=成为 溥仪 皇妃=文绣乳名大秀,生于[[ 宣统]] 元年农历十一月初八,即公元1909年12月20日 。1917 。1916 年文绣8岁时,到[[ 北京]] 私立敦本小学读书,天 姿 颇为聪颖。她当时学名傅玉芳 <ref>[http://www.chinanews.com/zhuanzhu/2001-06-07/594.html 末代皇妃文绣]中国新闻网</ref> [[File:T010a9086de41731f40.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0.ssl.qhimg.com/t010a9086de41731f40.jpg 原圖鏈接][https://www.360kuai.com/pc/96e0dabd42f7e1295?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文绣 的家世 与婉容来自快咨询]]]  1921年 是满州八旗中的鄂尔德特色蒙古族 溥仪15岁 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的镶黄旗 将届“大婚”之年 祖父名锡珍。父亲名端恭 他虽早已宣告退位 曾任 但仍留在紫禁城 务府主事 ,过着皇帝生活,照例要选后选妃 文绣为端恭 按照清朝制度,皇帝挑选后妃必须从满蒙王公大臣 继配汉族蒋氏的长 儿中挑选。这时 其妹名 珊。1924 绣12岁,家世合乎条件, 联同皇帝溥仪及皇后 龄又合适,就被选中,居 婉容 离开紫禁城 之下称妃。1922年12月1日 前往天津张园暂住。她在1931年申办离 溥仪结 手续 正式 文绣被娶进宫内,这个13岁的小姑娘,从此 离开 母亲的怀抱,进入深宫,同外界隔绝,过起形同幽禁的生活<ref>[https://www.360kuai.com/pc/9845af66d85e62898?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54 文绣和婉容同一时期嫁给了末代皇帝 溥仪 。离婚后 前清的旧臣力劝 为何 溥仪 褫夺对文绣的封号 更喜欢婉容呢]快咨训</ref>
文绣自入宫之后 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 并未获得 溥仪 的宠幸 于11月5日被逐出皇宫 她每天早上梳洗完毕,就先到 文绣随着 溥仪 的寝殿问安,再 先移 婉容皇后和四位太妃的寝宫中依序请安,之后回到她所 醇王府 居住 的长春宫并关上宫门 过著简单朴素的 又托庇于 子,她或刺绣或教导长春宫 本驻北京 宫女认字,四位太妃和宫中仆役都对文绣的娴静有礼赞誉有加,但这并未能改善溥仪对她的冷落 公使馆 相反的,不论是在紫禁城、或于民国十三年随溥仪岀宫之 ,她和溥仪九年的婚姻,可以说是一段灰惨黯淡的岁 ,1925年2 月, 在1925年 离开北京到了 天津, 溥仪下榻在 初居 彪的私人花 中的一幢三层楼的白色小洋房里 他跟婉容 继迁静园。在天津 在二楼 了6年 而把文绣抛在楼下,在一个农历除夕的晚上,溥仪 婉容在寝宫嬉戏,这时,有宦官奏报淑妃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 溥仪 生气地说:“她惯用这伎俩吓唬人。谁也不要理她!”而这件事也造成日后“刀妃革命”的导火线。=溥仪皇妃=文绣乳名大秀 相处 生于宣统元年农历十一月初八,即公元1909年12月20日。1916年文绣8岁时,到北京私立敦本小学读书,天姿颇为聪颖。她当时学名傅玉芳 落落寡欢
1921年,溥仪15岁,将届“大婚”之年。他虽早已宣告退位,但仍留在紫禁城内,过着皇帝生活,照例要选后选妃。按照清朝制度,皇帝挑选后妃必须从满蒙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这时,文绣12岁,家世合乎条件,年龄又合适,就被选中,居婉容之下称妃。1922年12月1日,溥仪结婚,文绣被娶进宫内,这个13岁的小姑娘,从此离开母亲的怀抱,进入深宫,同外界隔绝,过起形同幽禁的生活。
=与溥仪离婚=
文绣出生于满洲上三旗中的镶黄旗的贵族家庭,可惜在她的父亲端恭病逝不多时日,大清朝灭亡,满族地位也丧失,端恭家族自此落败。
1921年春,末代皇帝溥仪选后,文绣被五叔华堪哄去照相参加皇上选秀。溥仪在呈上来的几张照片里,圈了文绣。其实文绣并不好看,远不及同时参加选秀的婉容,但溥仪不知为什么看她特别顺眼。结果,他也是做不了主的,端康太妃为他拟定了姿容美丽、家世较好的婉容,而文绣最终被定为淑妃。只是皇后与皇妃之差,但文绣在入宫后即开始了她不幸的生活。
进宫后,婉容因与文绣争风吃醋,平日对她很排挤。文绣也从未曾得到溥仪宠幸,加之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心内郁闷无法排解。好在,她自幼喜读诗书,于是独居长春宫内,与书为伴。溥仪虽不曾宠幸她,还是为她请来英文老师以及名儒传授英语、四书五经、诗词格律。可以说,在深宫的几年,文绣从书本上受益很多。可惜这样的日子也没有维持多久,[[ 冯玉祥]] “逼宫事件”发生,溥仪与宫中人被逐出皇宫,暂居北京醇亲王府。
出宫后,文绣很想改善先前在冷宫的处境,与溥仪保持平等身份。她也为溥仪献计献策,但溥仪却一心投靠日本人,希望借此复辟清帝王业。文绣不愿溥仪与日本人勾结,力劝几次,很让溥仪反感,竟日渐对她冷淡。在他们举家迁至天津日租界之后,溥仪对文绣就更不好了。以前他对文绣只是冷淡,还不至于反感,现在他是真烦她了,甚至打骂她。以后吃饭上街就更没文绣的份儿,他与婉容去逛大百货公司,乘汽车去兜风,去跳舞溜冰,而文绣这时与溥仪已经情感恶化到极点。那时溥仪与婉容住二楼,文绣住在楼下大厅南边的一间房里,平日无事已不再来往,陌生得如同路人。
离婚后,文绣回到北平。虽已开始平民生活,宫中一些习惯还保留着。请了四个佣人,打理家务。她每天换衣,洗手必要洗三道,一次的水要比一次热,最后一盆水还不能烫手。如果不合适,是要被她骂的。在清贫中,还是有点小小的奢华,而那笔七扣八扣所剩无几的生活费,很快让她坐吃山空。她在家读书的日子也告一段落。
  文绣改回傅玉芳的名字,去北平市私立四存 小学校做了国文与图画课的老师。这似乎是新生活的开始,文绣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而学生也很喜欢她。她 轻,嗓音清亮,学识渊博图画得那么好。文绣真觉得快乐。这是属于一个平民百姓的快乐,是拥有自由的快乐。然而这样的好日子还没来得及细品,有好事者发现傅玉芳原来就是末代皇妃文绣,这下热闹可来了,除了本校的,外面人也每天堵在门口,好奇地窥视这个“沦落”了的皇妃。文绣本想应对过去,但后来连记者也拥来,这让文绣每天过得非常狼狈。在无奈之下,文绣含着眼泪离开了学校。 从学校出来后,文绣失业。以前的家也不能住了,搬到刘海胡同的四合院隐居起来。虽是隐居,也不得安宁,来求婚的、骚扰的很多,文绣那年才24岁,却遵守离婚时永不再嫁的约定,把所有人都回绝了。 这样的日子又捱了四年,带在身边的珠宝首饰也卖得差不多,文绣辞退佣人,卖了房产,仅留一间住着。经济上已现危机,她只好重操挑花旧业。这还是她在年少帮母亲养家时所学的手艺。没想到时光流转,她皇妃也做了,还会重操这项手艺。挑花赚不了多少钱,文绣只得投靠娘家的表哥。 在亲戚家,文绣糊过纸盒,还去做过挑灰、递砖之类泥瓦工才干的粗活,甚至被迫去街上叫卖香烟。在街上叫卖香烟时,又受到记者围堵,她惊慌地逃回家里。好在经人介绍,文绣很快找到一校对的工作,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是由此开始。 抗战已胜利,文绣不再履行永不 再嫁 的约定,她要为自己余日着想。国军军官刘振东这时闯入她的生活。刘振东四十多岁,还没结婚,与文绣开始相处时,文绣是犹豫的。毕竟溥仪给她心灵上留有阴影,她不能确定再婚是否明智。相处了五个月,她被刘振东的细心体贴以及感情上的专一打动,两个人在北平结婚。 婚礼在当时有名的“东兴楼”举行,仅鱼翅席就摆了十桌,非常隆重,而刘振东也把二十多年积累的官俸拿出来给文绣用。婚后,刘振东开了个小平板车行,靠租平板车为生。文绣初次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她辞掉校对工作,家里雇了个老妈子,打理杂务,她看书作画,日子过得十分安宁。 文绣是希望日子一直这样下去的。她做了时髦的卷发,穿漂亮的旗袍,偶尔也唱几段花旦青衣的戏。她与刘振东在晚上去吃馆子,去听戏,不再提宫中往事。[[File:T015fe7dcfd2bcd0b3a.jpg|缩略图|左|250px|[https://p0.ssl.qhimgs4.com/t015fe7dcfd2bcd0b3a.jpg 原圖鏈接][https://www.360kuai.com/pc/9845af66d85e6289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溥仪,文绣,婉容来自快咨询]]]  这样的和睦生活,维持了两年。时局动荡,刘振东车行破产,他们苦心经营的白米斜街的新家失去了。八辆板车换得一张船票。还没来得及南逃,北平城就被围困起来。刘振东不知该怎么办,反而是文绣给他带来莫大的慰藉。她说不管怎样,我们都在一起的。 刘振东向人民政府交代了历史问题,因表现好,在西城区的保洁队找到工作,虽然收入少,却能维持生活。文绣和刘振东的日子过得清贫,住在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文绣自己打理家务,买菜烧饭,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两个人的感情虽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文绣身体却日渐不好,两年后的一天(1953年9月17日),文绣在家里做事,忽然地,她就倒了下去,那一刻,她什么意识都没有了。 文绣心肌梗塞去世,死时43岁。安葬很简单,四块木板打成的一口棺材,连墓碑也没立,曾经的末代皇妃就这样被掩埋了。 文绣一生悲凉,幸福的日子有限得可数。这个落魄的贵族女,这个遭冷落的末代皇妃,就是做一个平民也如此不易。她一生向往自由的生活,又何时拥有过自由?自由对她而言,也许在进宫那日起,就永不再来。 =离婚始末='''舆论交锋 文绣爆出自己是处女''' 舆论界的声势已远远超过案件本身。天津的《大公报》、《益世报》、《华北新闻》等报刊上,都赫然醒目地刊登此事。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也纷纷转载或发表关于此事的文章。转瞬间,举国皆惊。 封建卫道士们因此事的激发,突然间都从地下钻了出来,对文绣出走大加鞭挞。这些人熟谙攻击手段,并善于戴上虚伪的面具。文绮更是借“族兄”这一冠冕堂皇的帽子,对文绣指手画脚。他在文绣出走后的第三天,便以公开信的方式规劝“族妹”赶紧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文绮此信一出,马上得到同道们一片赞誉声。紧跟着,攻击文绣的文章纷涌而出,直欲置文绣于死地。 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文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但她并不屈服。当双方律师再一次见面谈判时,文绣也到了现场。溥仪的律师林廷琛尽量想以委婉的口气劝说文绣,文绣则掩面啜泣道:“我到现在还是一个老处女,素常受尽虐待,现在唯有请张律师等依法保障我应享的人权罢了。 ”态度坚决,但流露出无限的伤痛。 文绣姐妹俩拿起民国的法律做武器,便不惧封建卫道士的舆论压力!何况,以溥仪为首的那股势力自有他们自身致命的弱点。 '''调解搁浅 双方均不让步''' 双方的谈判仍在继续进行。溥仪一方的阵容已越来越大。上海的遗老们专门就此事在哈同花园集会,推举出代表刘春霖北上,协助溥仪处理此事。一位名叫“左安法隐”者则给“满洲”遗老金梁写信,要求其“执鞭随诸君子后也”。北平的尹群在撷英番菜馆宴请《世界日报》《北平晨报》和《益世报》等报的主编,希望他们不要报道有关溥仪虐待淑妃(文绣)的消息……几乎全国各地的遗老们都出动了,参与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讨妃”行动。 实质性的进展是在双方律师间进行的。 在双方律师的交涉过程中,文绣坚持的条件是:一、与婉容分居,分居后溥仪每月至少要与文绣同居两次;二、拨给文绣生活费50万元。 溥仪对第一个条件没有异议,但却遭到婉容的强烈反对。 第二个条件的谈判仍在继续进行中。谈了好多次,赡养费由50万降到15万,但溥仪仍不接受。最后,郑孝胥向溥仪建议:可以给文绣5万元,但只能每月取息为主,不能提本。同时要文绣先接受三个条件:不得改嫁;住在娘家不住别处;不得做有损皇室名誉之事。文绣通过律师接受了三个条件,但要求一次付给10万元。 '''族人调停 文绣对溥仪仍有眷恋''' 溥仪的叔父载涛被召到静园,商量对策。载涛说:“按理,文绣不会像律师们说得那么绝情。我们一直在与律师打交道,但文绣是不是真的这个意思,我们不清楚。总得设法见文绣一面才行。 ”众人一听,均表赞同。于是,载涛以族人的名义出面调停,会见了文绣。 文绣其实不像外界传言那么决绝。 她对溥仪仍有很多的留恋,说:“我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我从未想过再嫁人。涛七爷,您就跟皇上说,让我好好过日子,给我那笔钱吧。 ” 载涛看着憔悴的文绣,告诉她王公们的意思:“以后由皇上每年支付生活费用6000元,让文绣寄居于北平太妃处。但文绣如欲寄居天津,则另由溥仪在日租界为其觅选相当住所。文绣的一切日用器皿、衣服、首饰等物,均交文绣管有。 ” 文绣听后,断然拒绝。载涛无功而返。 '''离婚协议 在1931年10月22日签订'''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1931年10月份,文绣的律师们觉得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征得文绣的同意,于10月15日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调解离婚的请求。溥仪在当月20日接到天津地方法院发来的“调解传票”,这使他感到了“颜面受损”的威胁。他心烦意乱地吩咐律师:“我已没时间耗下去了,尽快私下解决此事。只要不上法庭,一切都好说。 ” 1931年10月22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与淑妃文绣正式签订《离婚协议书》。 几天后,天津地区不少报纸刊登出“宣统皇帝”的“上谕”:“谕淑妃文绣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宣统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离婚后,文绣回到北平居住。她深居简出,埋首读书,后用傅玉芳的名字到一家私立小学教国语,把精力献给纯洁的孩子们。她还一度在华北日报社任校对员,过着平凡的生活。文绣通过华北日报社社长张明伟的介绍,和一名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她再也不用守活寡了。 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终年44岁。 =中年再嫁= “房漏偏逢天连雨”,文绣身边惟一的亲人三妹文珊又病逝了,她更觉得形只影单,凄苦无比。虽然还有一位同父异母的“黑大姐”,可是,自入宫后便与这位姐姐断了来往。她只有重操童年旧业,二十多年前文绣曾为读书而拼命地挑花活儿,二十多年后文绣又为吃饭而拼命地挑花活儿了。
马锡五先生这时也来看望过文绣,他述说看到的情景道:“她(指文绣)搬家了,住在一个小院内。她破落了,只住两间小屋,家具简陋;几年不见,她显得苍老了,身穿一件蓝布旧旗袍。她对我感慨地说:‘你看我还像个样子吗?落到这步田地,都是命……’我转达了全家对她的问候,并赠给她一个红纸包(钱),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收下了。临走时,她流着泪对我说:‘这里的保甲有时找我的麻烦,求七兄弟和他们说说,关照关照。’”
婚后,刘振东在北平西城白米斜街租了三间平房,摆设了新添置的家具,还雇佣一个老年女仆做饭、打杂,文绣也把《华北日报》的校对职务辞去,一变而为国民党的军官太太。
文绣又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家,她最不愿意再提宫里的往事。每天料理家务,并不轻易出门,得闲有暇还是看书习字,手不离管。文绣喜欢京剧,嗓音还相当清亮,有时能操琴的族侄来看她,一时兴起便要唱几段花旦、青衣戏,还真够味儿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e0dabd42f7e1295?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文绣和溥仪离婚后,改嫁河南小伙,其中有何难言之隐?]快咨询网,2019-11-12 </ref>
白米斜街离前门大栅栏也不算远,文绣常和丈夫一起到那儿看戏、下馆子,也度过那么一段吃喝玩乐的好光阴。她梳起时髦的卷发,身着漂亮的旗袍,打扮得很讲究。
中秋节过后,时局突现紧张状态,李宗仁副总统的副官长李宇清已经撤到台湾去了,刘振东也想卖掉家当投奔李宇清,可文绣却舍不得她苦心经营的这个白米斜街的新家。
白米斜街的家终于被卖掉了,八辆平板车换回一张船票钱,全套家具又换回一张船票钱,可正当刘振东和文绣准备前往天津购买船票的时候,传来天津解放的消息,继而北平城及城内二十余万国民党军队又被铁桶般地围困了起来。刘振东这才放弃南逃的念头,把船票钱换了白米,与文绣两人守在没有家具的空房中,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静待命运的安排
文绣改回傅玉芳的名字,去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学校做了国文与图画课的老师。这似乎是新生活的开始,文绣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而学生也很喜欢她。她年轻,嗓音清亮,学识渊博图画得那么好。文绣真觉得快乐。这是属于一个平民百姓的快乐,是拥有自由的快乐。然而这样的好日子还没来得及细品,有好事者发现傅玉芳原来就是末代皇妃文绣,这下热闹可来了,除了本校的,外面人也每天堵在门口,好奇地窥视这个“沦落”了的皇妃。文绣本想应对过去,但后来连记者也拥来,这让文绣每天过得非常狼狈。在无奈之下,文绣含着眼泪离开了学校。
从学校出来后,文绣失业。以前的家也不能住了,搬到刘海胡同的四合院隐居起来。虽是隐居,也不得安宁,来求婚的、骚扰的很多,文绣那年才24岁,却遵守离婚时永不再嫁的约定,把所有人都回绝了。
这样的日子又捱了四年,带在身边的珠宝首饰也卖得差不多,文绣辞退佣人,卖了房产,仅留一间住着。经济上已现危机,她只好重操挑花旧业。这还是她在年少帮母亲养家时所学的手艺。没想到时光流转,她皇妃也做了,还会重操这项手艺。挑花赚不了多少钱,文绣只得投靠娘家的表哥。
在亲戚家,文绣糊过纸盒,还去做过挑灰、递砖之类泥瓦工才干的粗活,甚至被迫去街上叫卖香烟。在街上叫卖香烟时,又受到记者围堵,她惊慌地逃回家里。好在经人介绍,文绣很快找到一校对的工作,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是由此开始。
抗战已胜利,文绣不再履行永不再嫁的约定,她要为自己余日着想。国军军官刘振东这时闯入她的生活。刘振东四十多岁,还没结婚,与文绣开始相处时,文绣是犹豫的。毕竟溥仪给她心灵上留有阴影,她不能确定再婚是否明智。相处了五个月,她被刘振东的细心体贴以及感情上的专一打动,两个人在北平结婚。
婚礼在当时有名的“东兴楼”举行,仅鱼翅席就摆了十桌,非常隆重,而刘振东也把二十多年积累的官俸拿出来给文绣用。婚后,刘振东开了个小平板车行,靠租平板车为生。文绣初次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她辞掉校对工作,家里雇了个老妈子,打理杂务,她看书作画,日子过得十分安宁。
文绣是希望日子一直这样下去的。她做了时髦的卷发,穿漂亮的旗袍,偶尔也唱几段花旦青衣的戏。她与刘振东在晚上去吃馆子,去听戏,不再提宫中往事。
这样的和睦生活,维持了两年。时局动荡,刘振东车行破产,他们苦心经营的白米斜街的新家失去了。八辆板车换得一张船票。还没来得及南逃,北平城就被围困起来。刘振东不知该怎么办,反而是文绣给他带来莫大的慰藉。她说不管怎样,我们都在一起的。
 
刘振东向人民政府交代了历史问题,因表现好,在西城区的保洁队找到工作,虽然收入少,却能维持生活。文绣和刘振东的日子过得清贫,住在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文绣自己打理家务,买菜烧饭,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两个人的感情虽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文绣身体却日渐不好,两年后的一天(1953年9月17日),文绣在家里做事,忽然地,她就倒了下去,那一刻,她什么意识都没有了。
 
文绣心肌梗塞去世,死时43岁。安葬很简单,四块木板打成的一口棺材,连墓碑也没立,曾经的末代皇妃就这样被掩埋了。
文绣一生悲凉,幸福的日子有限得可数。这个落魄的贵族女,这个遭冷落的末代皇妃,就是做一个平民也如此不易。她一生向往自由的生活,又何时拥有过自由?自由对她而言,也许在进宫那日起,就永不再来。
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溥仪于11月5日被逐出皇宫。文绣随着溥仪先移到醇王府居住,又托庇于日本驻北京的公使馆,最后,1925年2月,离开北京到了天津,初居张园,继迁静园。在天津住了6年,与溥仪相处,落落寡欢。
溥仪皇妃
文绣乳名大秀,生于宣统元年农历十一月初八,即公元1909年12月20日。1916年文绣8岁时,到北京私立敦本小学读书,天姿颇为聪颖。她当时学名傅玉芳。
1921年,溥仪15岁,将届“大婚”之年。他虽早已宣告退位,但仍留在紫禁城内,过着皇帝生活,照例要选后选妃。按照清朝制度,皇帝挑选后妃必须从满蒙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这时,文绣12岁,家世合乎条件,年龄又合适,就被选中,居婉容之下称妃。1922年12月1日,溥仪结婚,文绣被娶进宫内,这个13岁的小姑娘,从此离开母亲的怀抱,进入深宫,同外界隔绝,过起形同幽禁的生活。
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溥仪于11月5日被逐出皇宫。文绣随着溥仪先移到醇王府居住,又托庇于日本驻北京的公使馆,最后,1925年2月,离开北京到了天津,初居张园,继迁静园。在天津住了6年,与溥仪相处,落落寡欢。
[[Category:清朝妃]]
5,7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