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徐

移除 5,8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同义词 清徐一般指清徐县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208国道、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4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92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4万。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中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家马泉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葡萄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全县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4个、市级6个。清徐县基本形成了以清洁能源、绿色食品、高新技术、精密铸造、新型建材、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新格局。 [1]
 
2018年10月22日,清徐县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3]
 2018 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3.66亿元,同比增长14.3%;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6.88亿元,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36亿元,同比增长2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8亿元,同比增长4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4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6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07元,同比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43元,同比增长7.6%。 [4]  
中文名称 清徐县 外文名称 Qing Xu County 别 名 梗阳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山西省太原市 下辖地区 1个街道、4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 清源县城湖东大街34号 电话区号 0351 邮政区码 030400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部 面 积 609.5平方千米 人 口 34万(2013年) 方 言 清源话,徐沟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宝梵寺、清泉寺等 火车站清徐站 车牌代码 晋A 特 产 食醋、葡萄 行政代码 140121 县委书记 王琳玉 [5]
目录1 建制沿革2 ==''' 行政区划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4 人口5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6 社会事业▪ 科技▪ 教育▪ 文化▪ 体育▪ 卫生▪ 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 荣誉7 交通8 文化遗产9 民俗风情10 名优特产11 风景名胜12 著名人物建制沿革编辑清徐县清徐县(4张)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县城在东湖街道。 [6] 据马峪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在清源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的文物有灰陶和红陶器的沿、底、带耳、鸡冠耳及角、盖、足等,还发现有石环、纺轮、石斧等,是典型的新石器仰韶文化。在尧舜时期,唐尧初都在太原,并建唐城,清源就属唐。实际上的尧都就在今尧城村,并在此立四时八节。夏分九州,清源属冀州。周代,冀州又分为幽、并二州,清源属并州。公元前629年秋,晋国在清源检阅军队,建立五军去抵御狄人,赵衰为卿。《永乐大典》记载,清原即清源。公元前555年秋,中行献子见梗阳之巫皋。后来,梗阳又成为祁氏之食清徐县夜景清徐县夜景邑。公元前514年秋,晋国魏献子为政,将祁氏之田分为七县,梗阳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梗阳成为县城的开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梗阳属赵。公元前288年(赵惠文王十一年),秦取梗阳,地入于秦。公元前247年,秦灭赵国,设太原郡,梗阳属太原郡。西汉郡国并行,梗阳属韩国。公元前196年,汉高祖设代国,都晋阳,封其子刘桓为代王。此时,梗阳属代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首创十三州刺史部,梗阳降为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榆次县的乡。自此时起,西汉、东汉、三国、晋,梗阳一直为榆次县的西境。公元448年(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撤销榆次县,梗阳随之并入晋阳县。公元500年,北魏景明元年,恢复榆次县,梗阳又随之归属榆次县。公元582年,隋初,梗阳又归属并州晋阳县。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析晋阳和榆次的部分地区新建立清源县,在梗阳城北新建县城,因城西北有清源水而得名,此为清源称县之始。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又废清源县而并入晋阳县。清徐县城清徐县城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又恢复清源县。从此开始,唐、五代、金均为清源县。公元1220年(金兴定四年),清源置晋州,辖徐沟、太谷、祁县三县。元代废州,仍为清源县。元、明、清均为清源县。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源降为乡,隶属徐沟县管辖。公元1912年(民国二年),恢复清源县建制。公元1915年(民国四年)又降为镇,属徐沟县。公元1917年(民国六年)又恢复清源县。公元1952年7月,清源、徐沟合并为清徐县。行政区划编辑清徐县地图'''== 清徐县地图
1998年底,清徐县辖13个乡、镇,9个居委会、195个村委会,211个自然村。
 
2000年,清徐县辖4个镇、9个乡:清源镇、东于镇、孟封镇、徐沟镇、马峪乡、西谷乡、集义乡、吴村乡、王答乡、高花乡、杨房乡、柳杜乡、碾底乡。
 
2001年,碾底乡并入马峪乡,吴村乡并入清源镇,杨房乡并入孟封镇,高花乡并入徐沟镇。调整后,清徐县辖5乡4镇。
截至2014年3月,清徐县辖1个街道、4个镇、5个乡:东湖街道、清源镇、徐沟镇、东于镇、盂封镇、马峪乡、柳杜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 [1]
==''' 地理环境 编辑'''==  === 位置 境域===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北部。总面积609.5平方千米。
© 2019 Baidu - GS(2018)5572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清徐县 === 地形地貌=== 
清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陡向东缓展布,依次分为中低山区、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和冲击平原,山区和平川分别约占总面积的1/3和2/3;没有明显的丘陵区;土壤分为山地褐土、草甸土两个类型。境内海拔差异较大,山区800米以上,北部最高点庙前山高达1841米,平原780米以下,南部最低点汾河出境口常丰一带仅753米,相对高差1088米。
=== 气候特征=== 
清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为2577.5小时,日照率达58%;无霜期183天;年平均气温随地势而有差异,平川为9.6℃~10.2℃,边山为10.4℃~10.6℃,山区为3.8℃~9.1℃;年均降水量为462毫米。
==''' 人口 编辑'''== 
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4676人,其中:城镇121603人,乡村233073人,男性181123人,女性173553人,性别比为104.36。城镇化率为34.29%,比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625人,人口出生率10.24‰,死亡率6.03‰,自然增长率为4.21‰。 [7]
==''' 经济 编辑综述清徐县葡萄'''==清徐县葡萄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4.4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 === 第一产业 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4.2%;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7.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1%;房地产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下降2.8%。===三次产业比例由2016年的11.1:52.3:36.6调整为9.6:56.1:34.3。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增加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786元,同比增长6.4%。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041美元。(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7518)。 [7]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25.9%。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88.5%;地税部门完成2.59亿元,同比下降4.9%;财政部门完成1.53亿元,同比下降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87亿元,同比下降6.9%;教育支出4.12亿元,同比下降5.5%;科学技术支出0.015亿元,同比增长2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2亿元,同比增长21%;医疗卫生支出1.76亿元,同比下降32.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4亿元,同比下降0.7%;节能环保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19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22.6%。 [7] 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59元,同比增长6.2%;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9元,同比增长6.3%。 [7] 第一产业
农业产值: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26.543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农业现价产值完成17.7074亿元,同比增长2.83%;林业现价产值完成0.4728亿元,同比增长18.82%;牧业现价产值完成7.2240亿元,同比下降2.67%;渔业现价产值完成0.2146亿元,同比增长3.46%;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完成0.9250亿元,同比增长0.54%。
 
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50.9公顷,同比下降3.95%。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8674.5公顷,同比下降4.84%;蔬菜播种面积9907公顷,同比增长2.55%;油料面积24.7公顷,同比下降21.5%。年末果园面积2658.9公顷,同比减少1.94%。其中,苹果园面积119.6公顷、葡萄园面积1250.1公顷、桃园面积300.9公顷、梨园面积650.9公顷。 [7]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0.3561万吨,同比下降0.52%。其中:夏粮产量0.0135万吨,同比下降0.7%;秋粮产量10.3426万吨,同比下降0.52%。全年水果总产量5.6615万吨,同比增长7.95%;蔬菜产量68.6577万吨,同比增长3.55%;油料产量50.3吨,同比下降18.21%;棉花产量5.6吨,同比下降30%;果用瓜产量1848.2吨,同比增长116.7%。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当年出栏大牲畜6410头;当年出栏肉猪190691头;当年出栏羊157765只;当年出栏家禽1937650只。畜禽主要产品产量:当年肉类总产量22285吨;奶类总产量8400吨;禽蛋产量7112吨。年末大牲畜存栏5231头;猪年末数107136头;羊年末数103424只;家禽年末数782778只。
林业生产:全年造林面积7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00公顷,省级通道及两侧荒山绿化工程200公顷,四旁植树16900百株。本年育苗面积827公顷,木材采用1387立方米。
渔业生产: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84公顷,水产品产量1402吨。
农机及化肥施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4.4657万千瓦,同比减少3.4354万千瓦,同比下降19.19%。全年农用柴油使用量6645.89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313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98.45吨,农药使用量475.73吨,农村用电量20016万千瓦时。 [7]
=== 第二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7.55亿元,同比增长25.08%。分行业看:炼焦行业98.06亿元,同比增长46.5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01亿元,同比下降0.1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8.63亿元,同比下降65.91%;食品制造业14.16亿元,同比增长1.0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05亿元,同比增长6.1%。分行业看:炼焦行业9.26亿元,同比下降1.8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1.34亿元,同比下降16.1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83亿元,同比下降65.23%;食品制造业3.66亿元,同比增长1.45%。
 
新兴接替产业: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9.98亿元,同比下降13.2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23%。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6578.5万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 [7]
 
传统产业:传统行业增加值28.07亿元,同比增长41.89%,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77%。其中:炼焦业增加值92552.2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32%,同比下降1.81%。
 
经济效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200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36.87%;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43%;利税总额35.58亿元,同比增长447.95%;利润总额27.69亿元,同比增长761.1%;亏损企业亏损额3.54亿元,同比下降40.2%。
 
用电:全社会用电量21270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76%,全县全社会工业用电总量18108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2.2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电总量117223.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81%。
 
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下降12.8%。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单位21个。建筑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下降2.4%,竣工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万平方米。 [7]
=== 第三产业=== 
全年邮政完成业务总量2383万元,其中邮件类完成2517件,包裹类完成135852件,特快专递类完成4839件,汇兑业务完成337笔,报刊业务完成270836份,邮政储蓄业务完成10.6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0189万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69亿元,同比增长8.8%。从划分标准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7.41亿元,同比下降6.7%;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完成53.27亿元,同比增长11.4%。从地域看:全县城镇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67亿元,同比增长7.34%;乡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01亿元,同比增长10.2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5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57.1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6.25亿元;广义政府存款9.22亿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6.9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1.7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5.15亿元。
全年财产保险承保11600笔,保费收入7455.19万元,支付赔款总额6191.88万元,赔付率83.92%,人寿保险保费收入6499.75万元,赔付支出157.49万元,综合赔付率57.22%。
 
2017年共接待游客72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78.17亿元。 [7]
==''' 社会事业 编辑'''== === 科技=== 
截止2017年底,全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1件,小微企业专利拥有量为64件。截至年底,全县经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市级、省级众创空间的认定工作,促进众创空间的建设和运营更加规范。2017年,新建省级众创空间1件,全县已建成省级众创空间4家。水塔醋业已建成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老陈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认定了两批太原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共有17家企业通过了认定,其中2017年新认定了12家。 [7]
=== 教育=== 
2017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9所(含有民办普通高中2所,民办初中1所),其中,公办小学73所,教学点23个,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生21598名,小学专任教师1597名,小学五年巩固率99.5%;初中生10647名,初中专任教师1079名,初中三年保留率100.47%,同比增长0.06%;高中生6668名,专任教师648名;职教中心在校生1739人,专任教师91人;特教学校学生47人,专任教师11人;幼儿园127所,幼儿教师1239名,幼儿11266名,学前幼儿入园率92.5%。 [7]
=== 文化=== 
我县建有集文化馆、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八馆合一的文体中心一座,是全省最大的县级文体活动中心,占地面积69.8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图书馆总藏书量12万册。民办剧团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4个。全县188个行政村完成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场所100%全覆盖。电视台1座,自办节目2组(新闻1组,专题1组),联办节目3组(林业、水务、计生),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截止2017年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省级保护项目11项、市级保护项目3项、县级保护项目10项。 [7]
=== 体育=== 
全县登记注册的体育协会5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人。 [7]
=== 卫生=== 
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60所,其中县级医院4所,卫生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13所(含撤乡并镇的4所),民营医院3个(侬民医院、五洲医院、振祥骨科医院),村卫生所192所,个体诊所及门诊部46所。共有编制床位86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97人,注册医生685人,注册护士585人。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74所。 [7]
=== 社会保障=== 
全县参加失业保险1506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710人,其中:企业21553人,机关事业单位1215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8943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572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300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1335人,参加工伤保险19079人。
 
城镇新增就业3915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1718人。44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6%。转移农村劳动力3705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00人,户数781户,发放城市低保金691.802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低保对象3938人,户数2517户,发放农村低保金1964.8536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城镇低保由上年的525元/月调整为555元/月,农村低保由上年的400元/月调整为430元/月。 [7] === 环境保护=== 
全年县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189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51。县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2.8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4.2分贝。
 
城市公共供水280万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日均处理生活污水1.22万立方米。全社会用水量1.58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09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0.885亿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水0.427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114亿立方米,其他用水0.046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58.02方/万元,同比下降4.73%。 [7]
安全生产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比上年下降9.77%,死亡人数比上年上升33.33%,受伤人数比上年下降5.51%。 [7] === 城市建设=== 
基础建设:2017年共更新改造道路面积3.39万平方米,县城煤气新铺设管道4.5公里,煤改气铺设管道110公里,新增煤气用户1010户,煤改气用户7500户。液化气供气总量180吨,储气能力达50吨。
 
县城集中供热面积329.83万平方米,供热管网183公里,新增供热管网7.6公里,县城集中供热能力达234兆瓦,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6%。全年共安装改造各类灯饰255盏,控制箱7台,铺设电缆2698米,各种路灯灯饰正常率达到98%以上。
 
城市绿化:全年公园绿地88.8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2.5平方米/人;绿地面积295.91公顷,绿地率36.17%;绿化覆盖面积336.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9%。 [7]
=== 荣誉=== 
住建部公布了新一轮3675个“全国重点镇”名单,清徐县徐沟镇、东于镇名列其中。
 
全国重点镇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龙头,国家有关部委将研究制定加强“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重点镇”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和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此次确定的“全国重点镇”,是对2004年公布名单的增补调整,原先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有关部门将把“全国重点镇”作为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努力将其打造为既能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压力,又能增强农村活力的小城镇建设典范。 [8]
==''' 交通 编辑'''== 
清徐县境内有208、307两条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2012年清徐县公路密度为215公里/百平方公里,2012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拥有量8589辆,公路旅客营运车辆拥有量5辆。2013年清徐县升级改造公路16条共28.8公里,总里程达到1315.6公里,新开通3条县乡公交线路。
==''' 文化遗产 编辑'''==
2006年,山西省清徐县申报的“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入选第一批
清徐县醋业博览会
4,1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