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漓江

移除 1 位元組, 4 年前
河道走向
历史上对漓江的发源地,有三种说法:(一)《水经注》称:“漓水亦出阳海山”,“湘漓同源,分为二分,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称:“湘漓二水,皆出灵川之海阳,行百里,分南北而下。北曰湘……,南曰漓,……”。(二)清·[[乾隆]]五至八年任[[兴安]]知县的[[黄海则]]说,漓水发源于县南之[[双女井]]。(三)[[唐兆民]]在《灵渠文献粹编》的《引言》中说:“……离水(漓水),实际上就是源出今兴安县西的[[严冈]],上游称[[源江]]、中段称[[石龙江]]、下游称[[清水河]]、水流三十多里的一条溪河,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澪水“(零水)”。“可知澪(零)水即是离(漓)水”。各说所指均系灵渠的水源,并非今天的漓江<ref>[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8-11/23/c_137626398.htm “醉美”的河流 世界的漓江],新华网,2018-11-23</ref>。
 
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四百里越城岭山脉的最高峰)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米(黄海基面)的[[老山界]]南侧。四周群山环抱,竹海茫茫,漓江主源[[乌龟江]]和[[砂木江]]在山脚下[[高寨村]]区域的[[十里峡谷]](猫儿山十里峡谷)相会,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汇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汇合,始称漓江。漓江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段全长164公里。平乐镇以下称桂江。河流继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