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漓江

移除 1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阳朔县境,自[[杨堤乡]][[官岩村]]流入县境。入本县境流经杨堤、[[兴坪]]、[[福利]]、[[阳朔镇]]、[[城关]]、[[普益]]、接纳[[山背河]]、[[土岭河]]、[[大源河]]、[[樟桂河]]、[[双月河]]、[[田家河]]、[[双桥河]]等支流,至[[普益乡]]马草坪入平乐县境,共长69公里,占漓江干流(通常称兴安至平乐河段为漓江,全长164公里)的42%,为流经各县境最长的一段。
在平乐县境<ref>[http://www.sohu.com/a/331749676_120206867 桂林平乐桂江:梦幻桂江,​令你恍如置身天河梦境!] ,搜狐网,2019-08-06</ref> ,[[荔江]][[荔浦河]]、[[漓江]]、[[茶江]](恭城河)三江在平乐镇相汇称[[桂江]],往南流入[[昭平县]]>
==主要支流==
==航道航运==
[[ 秦始皇]] 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史禄]] 凿成的灵渠,不仅是全国南来北往最早的内陆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航道,也是境内最早的主要航道。此航道北自[[ 界首圩]] 起,经[[ 唐家司]] [[ 县城]] [[ 严关]] [[ 溶江圩]] [[ 灵河止]] ,全长约60公里。古时灵渠航道沿途建有36个陡,陡与陡之间距离最长为2.5公里,最短为200米,一般为1公里 ; 均设有陡卒负责管理。[[ 高塘]] [[ 界首圩]] 一段,则有田产,供沿途村民拉纤之用。沿途河滩,由船民临时修整,或雇工修整,由通行的船主支付工钱。但因通航条件差,常误船期。[[ 清代]] 以前,每年春季南来北往的民船较多,到冬季水浅时,南来的船只能在唐家司停靠,货物采用人力挑运到[[ 大溶江]] 后,再装船转运至桂林。民国17年 (1928 (1928 ) 、27年,[[ 桂黄公路]] [[ 湘桂铁路]] 相继建成通车后,水路运输逐步由陆路运输取代。解放后,50 ~60 ~60 年代,灵渠航道仅在[[ 南陡口]] 至县城一段有少数农船通行。70年代停止使用。80年代,随着开放旅游,有部分游船载客通行。1984年,交通部批准[[ 湖南]] [[ 广西]] 两省区在[[ 灵渠航道]] 的基础上开发[[ 湘桂运河梯级航道]] 规划。但由于资金问题,到1990年此规划尚未实施。
除灵渠航道外还有由[[ 溶江圩]] [[ 司门前]] [[ 大溶江航道]] ,长8公里,水旺时还可上溯至[[ 华江]] 的六洞升坪 ; [[ 河口]] [[ 松江口]] [[ 小溶江航道]] ,长10公里,此两条航道,皆曾有民船通行,运输竹木、柴炭、土纸、茶叶、香菇、玉兰片及其它各种山货顺[[ 桂江]] [[ 桂林]] [[ 柳州]] [[ 梧州]] 。自60年代后期,陆路交通进一步发展,金石、华江公路通车,航运逐渐废除,只有水上排筏由[[ 金石]] 和华江运出山区竹木。
漓江[[ 灵川]] 段,流程45公里,上段 ([[ ( 灵河口]] [[ 董家巷]])33)33.5公里 ; 下段 ([[ ( 大圩]] 至阳朔县境 )11)11.5公里。1990年上段河宽平均200米;下段河宽平均150米。有6座堰坝,26条滩。水深1米至4米。南宋时可 " 渠通万斛船 " 。民国27年 (938) (1938) 因抗日军运需要,曾进行疏浚。1958年后,因上游修建水库和植被破坏等原因水位逐渐低落。60年代初,曾采用 " 民工建勤 " 疏浚。1987年至1990年从[[ 青狮潭水库]] 共调水入漓江4亿立方米,保证了[[ 桂林]] [[ 阳朔]] 的旅游船运行。
[[ 甘棠江航道]] ,原为县境西部主要航道,全程66公里。1990年[[ 潭下圩]] 以上河宽55米,以下至[[ 三岔 尾]]150 尾150 米,水深2米。可航行5吨位船舶。历史上[[ 公平]] [[ 蓝田]] [[ 青狮 潭]]3 潭3 乡所产的竹、木、土纸、蓝靛等土特产品,均由此江运往桂林。1960年,因青狮潭水库截流,水位下降,航道缩短至45公里,其运输功能也为公路所代替。
[[ 潮田河航道]] ,是漓江主要支流。长44公里。50年代河宽20 ~60 ~60 米,水深1 ~3 ~3 米,滩浅水急。70年代以后因水位降低,只在春夏水涨时可放木排。
[[ 青狮潭水库航道]] [[ 大坝]] [[ 蓝田堡]] ,航程17公里 ; 大坝至[[ 公平]] ,航程12公里。终年可航行5 ~20 ~20 吨位船舶。
==旅游开发==
[[File:漓江风光3.jpg||有框|右|漓江风光[http://www.gjlysy.com/upload/image/20180906/15362290903511579.jpg 原图链接][https://itbbs.pconline.com.cn/dc/54119414.html 来自太平洋电脑网网 图片 ]]]
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 四胜 " 之誉。从[[ 桂林]] [[ 阳朔]] 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华,还有 " 深潭、险滩、流泉、飞瀑 " 的佳景,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 "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之感。
1982年11月 “[[ " 桂林漓江风景区]]” " 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要求重点保护。1991年12月漓江风景区在[[ 国家旅游局]] 公布的 "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 名单中名列第二。1996年11月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1997年4月,桂林-阳朔航线被广西交通厅评为 " 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 " 。1998年5月,桂林--阳朔旅游航线获自治区 " 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 。1998年7月被确定为首批 " 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区示范点 " 。1998年12月,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桂林至阳朔航线为 " 广西文明航线 " 。2000年12月交通部授予桂林-阳朔航线为部级 " 文明航线 ”; "; 授予[[ 磨盘山码头]] 部级 " 一级文明客运站 " ,授予[[ 竹江码头]] 部级 " 三级文明客运站 " 。漓江游览景区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 " 。2001年1月被誉为 " 黄金水道 " [[ 漓江航线]] ,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水路客运旅游管理委员会评定为 " 部级文明航线 " 。2002年4月以[[ 桂林市交通局]] 为管理主体的漓江旅游管理一举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OHSASI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
为保护漓江环境,桂林将投入3.14亿元实施桂林市区段漓江 " 一江四岛 " 保护性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将对漓江风景名胜区桂林市区段 ([[ ( 南洲大桥]] [[ 净瓶山大桥]]) ) 进行生态修复及保护性开发,全长13.5千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伏龙洲生态修复工程、漓江东岸生态慢行步道建设项目、漓江沿岸慢行步道改造工程 ( 含西岸延长线段 ) ,漓江城市段沿岸绿化美化工程及旅游设施等。
==漓江景点==
==刘三姐相关传说==
相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怀仁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视频==
 
===<center>有关漓江的视频</center>===
 
<center>城市形象宣传片-桂林漓江</center>
 
<center>{{#iDisplay:q0804zbq6fn|650|480|qq}}</center>
 
 
<center>漓江迷人山水真是让人醉啊</center>
 
<center>{{#iDisplay:y0797zycm0y|650|480|qq}}</center>
 
<center>央视直播桂林——世界的漓江</center>
 
<center>{{#iDisplay:k0807wxoped|650|480|qq}}</center>
35,704
次編輯